搜索到50 篇“ 右上肺静脉 “的相关文章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上 肺静脉 双连接的部分型肺静脉 异位引流1例 2025年 部分型肺静脉 异位引流(PAPVC)是指至少1支肺静脉 血流未回流入左心房,而引流入体循环静脉 系统或直接流入右心房的先天性心脏病,较为罕见。本病例为1例51岁中老年女性患者,因心前区不适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右上 肺静脉 双连接的PAPVC,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症状缓解,心脏结构功能逐渐改善。笔者通过对该病例的认识,结合既往文献,对此疾病的病理生理、超声诊断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提醒超声医师重视肺静脉 异位引流疾病的排查,有效提高对PAPVC的诊断,从而有效降低漏诊率。 冯凡 刘丽文 马慧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静脉异位引流 右上肺静脉 上腔静脉 肺 癌合并右肺 上叶气管性支气管及右上 肺静脉 异位1例并文献复习2024年 目的报道右肺 上叶气管性支气管(TB)合并右上 肺静脉 异位的肺 腺癌1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类变异分型及解剖学特点、围术期管理策略等。方法病例系列报道。回顾分析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1例合并右肺 上叶TB和右上 肺静脉 异位的71岁女性肺 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支气管CT三维重建发现右肺 上叶移位型TB,术中发现右上 肺静脉 异位于右肺 动脉干后方,行胸腔镜手术成功切除了右上 肺 ,并进行了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效果满意。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中,以"气管性支气管/tracheal bronchus""肺静脉 解剖异常/variation of the pulmonary vein"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23年5月前有关TB合并肺静脉 解剖位置异常的相关文献,共纳入5篇(5例)英文文献。结合本例患者的病例特点和治疗过程,总结该类变异的分型及解剖学特点、围术期管理策略等。结果本例肺 腺癌患者结合文献报道的5例,共纳入6例TB合并肺静脉 解剖位置异常的患者,其中女5例、男1例,年龄39~71(56.5±11.4)岁;右肺 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 肺静脉 (V1+V2+V3)3例,右肺 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 肺 尖段静脉 (V1)1例,右肺 上叶移位型TB合并异位右上 肺 中心静脉 1例,右肺 上叶发育不全型TB合并异位右上 肺静脉 (V1+V2a+V2b+V3)1例。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胸腔镜肺 叶切除术4例、胸腔镜肺 段切除术2例,对于异位右上 肺静脉 的处理,术者均采用了先解剖离断肺 叶或者肺 段动脉,待肺静脉 充分显露后再行离断的策略。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期间恢复良好。结论TB合并右上 肺静脉 解剖位置变异较为罕见,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在肺 部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中发现,不同的分型解剖特点各异。对于胸外科医生而言,术前了解这些变异、术中正确处理,对保证手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周少 朱潇 李小军 唐震 张雷关键词:肺肿瘤 气管性支气管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一种经右胸-右上 肺静脉 的腱索修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右胸‑右上 肺静脉 的腱索修复装置,包括:夹在二尖瓣上的夹持组件以及固定在乳头肌上的固定组件;夹持组件和固定组件之间通过绳索连接;为了方便输送夹持组件和固定组件到达指定位置,还包括柔性推杆以及套接在柔性推杆... 吴杰 邹艳强 周诚 夏家红右上 肺静脉 异位引流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儿男性,1岁7个月。因“咳嗽、咳痰3日,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侧心影增大”就诊。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憋喘、心慌、心悸等症状。体格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心脏超声检查(图1a,1b)显示心脏右房、右室内径增大。房间隔连续完整。左侧可探查到左上、左下两支肺静脉 ,均开口于左心房后壁。 杨雪崴 梁皓关键词:肺静脉异位引流 超声心动图 基于多层感知器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法超声测量的准确性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采用多层感知器评价经胸超声对"术中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压管值对选择封堵器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残缘为软缘、发育菲薄或合并房间隔瘤的中央型ASD患者460例,年龄(34.32±18.84)岁,男性129例,女性331例。记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的ASD大小,以及术中TTE测量经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后所得的ASD压管值大小。以手术最终选择的封堵器大小作为因变量,分别将术前和术中超声测量值作为协变量。将所有患者按照5∶2∶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导入多层感知器,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调整权重,分别进行10次运算,计算相对误差平均值,评价两种超声测量方法对封堵器选择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超声测量的ASD大小为(15.26±5.33)mm,术中压管值为(23.83±6.39)mm,术后封堵器大小为(25.14±6.55)mm。术前、术后及封堵器大小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450,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运行10次多层感知器,获得基于术前TTE和术中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后TTE测量的ASD压管值预测封堵器大小的训练模型。其中采用术前TTE获得的模型在验证集的相对误差为(16.55±0.02)%,术中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后TTE测量的ASD压管值获得的模型在验证集的相对误差为(4.81±0.01)%,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85,P<0.001)。结论:ASD封堵术中使用右上 肺静脉 鞘管压迫法、经胸超声测量ASD压管值的大小,对ASD封堵器的选择更加准确。对于ASD后缘、下缘、后下缘残缘为软缘,且发育菲薄或合并房间隔瘤的ASD患者封堵器的精确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周洁丽 韩冬 刘丽文 司瑞 李寰 张诗倩 胡运关键词:多层感知器 房间隔缺损 右上 肺静脉 起源房性心动过速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主要位于心房内的一些特殊解剖部位。本文报道一例起源于右上 肺静脉 房性心动过速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体表心电图、腔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消融治疗情况。 郑杰 李库林 刘晓宇 党时鹏 张常莹 陈明龙 王如兴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轴支撑消融导管在猪右上 肺静脉 标测和消融的操控性研究 2017年 目的在左房内精准有效操控消融导管是保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高效成功的技术关键。我们根据圆规画圆原理设计了新型轴支撑消融导管,本实验拟验证其是否具有精准有效的操控性。方法将同一实验动物先后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轴支撑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轴支撑组)和非轴支撑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非轴支撑组)进行右上 肺静脉 标测/消融操作。将轴支撑导管的轴支撑钢丝撤回钢丝腔内即成为非轴支撑导管。采用EnSite Velocity^(TM)心脏三维标测系统重建左房及右上 肺静脉 。实验内容包括导管在右上 肺静脉 邻近区域的贴靠标测及标测消融两部分。结果 8只动物中,房间隔穿刺致2例动物心包压塞,1例死亡,7例动物完成实验程序。在贴靠标测实验中,轴支撑组完成环肺静脉 间断贴靠、环肺静脉 连续贴靠和肺静脉 前庭放射状线性连续贴靠的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分别显著少于非轴支撑组(P均<0.001);在标测消融实验中,完成环肺静脉 消融和肺静脉 前庭放射状线性消融的操作时间和曝光时间分别显著少于非轴支撑组(P均<0.001)。在左房操作过程中,轴支撑组不经意退回右房的次数显著少于非轴支撑组[(0.7±0.8)次vs(5.1±1.3)次,P<0.001];轴支撑组从原房间隔穿刺孔再进入左房的时间显著少于非轴支撑组[(1.0±0.2)min vs(5.0±0.9)min,P<0.001]。动物解剖未见留置在肺静脉 及左房内的导引钢丝表面及导管钢丝腔开口有血栓附着,右上 肺静脉 内膜未见划痕、撕裂和血栓附着。结论轴支撑消融导管的操控性能明显优于非轴支撑导管。轴支撑导管的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易于控制,到位精准,贴靠标测稳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龚辉 彭飞 张和细 刘磊 张弩 胡建强 赵学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导管 右上肺静脉 消融 右上 肺静脉 -房间隔-右心房径路行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被引量:1 2016年 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治疗通常采用右心房一房间隔径路行瘤体切除术,但当术中出现肿瘤巨大,肿瘤位于左心房顶或左心房后壁等一些不典型位置时,往往需要扩大切口,延长体外循环时间。我们采用右上 肺静脉 -房间隔-右心房径路行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范小平 郑丁文 黄劲松 郑少忆 范瑞新 熊卫萍 彭继海关键词:左心房黏液瘤 瘤切除术 房间隔 体外循环时间 右上 肺静脉 异位引流、房间隔缺损合并右上 腔静脉 缺如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永存左上腔静脉 (persistentleftsuperiorvenacava,P15-VC)是先心病患儿的常见血管畸形。但是永存左上腔合并右上 腔静脉 (rightsuperiorvenacava,RSVC)缺如非常罕见,约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0.07%~0.34%。右侧上腔静脉 缺如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常在检查或手术中被发现。 马良龙 张泽伟 朱雄凯 俞建根 孙柏平 高展 李建华关键词:右上腔静脉缺如 房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窦房结脂肪垫对犬右上 肺静脉 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刺激窦房结脂肪垫(SANFP)对右房(RA)及右上 肺静脉 (RSPV)的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探讨SANFP对房颤发生维持的作用。方法6只犬麻醉后经右侧开胸暴露RSPV及SANFP,以0.6~2,5,8mV三种不同电压强度水平、60ms频率刺激SANFP,同时以S1S2刺激观察三种水平下RA游离壁远、中、近端及RSPV远、中、近端ERP的变化;同样方法刺激SANFP以S1S1和S1S2程序刺激诱发房颤,测定房颤的诱发率。结果以5mV电压刺激窦房结脂肪垫RSPV近端ERP较基础时明显缩短(90±24msvs109±16ms,P<0.05),其房颤诱发率50%;以5,8mV电压刺激SANFP时RA游离壁近端、中端ERP变化较基础时明显缩短(96±20msvs117±14ms,65±20msvs117±14ms,P均<0.05),其房颤诱发率100%。结论窦房结脂肪垫可能在肺静脉 起源的房颤的诱发和维持中起了重要作用。 张小琴 侯月梅 娜几娜 孙娟 马丽关键词:电生理学 右上肺静脉 心房颤动
相关作者
高连君 作品数:402 被引量:893 H指数:1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 林治湖 作品数:325 被引量:910 H指数:1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电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动过速 杨延宗 作品数:559 被引量:2,574 H指数:21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射频消融 张树龙 作品数:463 被引量:955 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电图 肺静脉 心房颤动患者 李世军 作品数:126 被引量:227 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肌 复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