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63篇“ 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章
- 正确认识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 2024年
-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种痛比一般的疼痛程度更加剧烈,常常让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约有400万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且,因为疼痛剧烈,病程又长,很多人常常夜间无法入睡,久而久之,便引起了睡眠障碍,不得不服用安定类药物维持睡眠,但是对于高龄老人来说,长期服药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还有些人更是因为长期遭受疼痛的困扰而造成了心理抑郁,严重者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正确认识,以及如何进行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 马丽夏建华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长期服药安定类药物高龄老人心理抑郁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矩阵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均被认为参与了PHN,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脑网络结构和功能尚未完全阐明,限制了临床镇痛药物及其他干预策略的研究。近年来,疼痛矩阵相关脑网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疼痛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但PHN疼痛矩阵的研究报道较少。现就近年关于PHN疼痛矩阵的研究进行综述,回顾性分析疼痛相关具体脑区的功能及结构变化,旨在为探索高效靶向的镇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刘秋平刘涛张雪竹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脑区中枢神经系统疼痛综合征
- 皮肤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病位在皮部,主要累及肝、脾二脏,久则及肾。其发生涉及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有年老体弱、素体亏虚、正气不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外因则与外感火毒湿热时邪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种,实为肝经湿热火毒蕴积与血气搏结,造成局部气血凝滞,经脉瘀阻不通,脏腑气机不畅则痛;虚为正气虚弱,无力抗邪,外感火毒之邪后,余邪未尽日久化火,耗伤阴血,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肤经脉,不荣则痛。故该病治疗需要兼顾内外虚实,以扶正祛邪、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皮肤针治疗PHN可因势利导、诱邪外出,既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又可振奋经气、调节脏腑,常用治疗方法有:皮肤针放血、皮肤针联合普通针刺、皮肤针联合灸法、皮肤针联合中药、皮肤针联合西药等。皮肤针治疗PHN,临床叩刺部位选择主要为局部叩刺,其次是阿是穴、夹脊穴的穴位叩刺。目前,皮肤针治疗PHN的临床研究仍存在以下问题:观察的样本量较小,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疗效评价以观察性指标为主,缺乏实验室指标观察,实验结果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真实性;临床应用型研究多,基础理论型研究少;PHN易复发,病程迁延时间长,部分临床研究仅关注近期疗效,缺少后期随访;治疗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缺乏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建议加强皮肤针治疗PHN的基础研究,注重客观疗效标准,同时注意后期随访及心理疏导,设计更为严谨的科研方案。
- 罗银香李瑞雨徐丛丛张雪竹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皮肤针阿是穴夹脊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损部位持续性剧烈疼痛,严重时疼痛可持续数年,甚至可伴随终生。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简、验、廉、便的特点,患者接受程度高,治疗各种疼痛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PHN上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 张文婷邹永玲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中医外治法
- 针灸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针灸辅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间隔时间缩短(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10、IL-1β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治PHN可提高疗效。
- 邱景张楷利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对照治疗观察
-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一则
- 2024年
- 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表现、中医发病机制、针刺治疗方法。方法: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最严重的后遗症,疼痛或者皮肤异常感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和身心健康。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若使用西医手段进行干预,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治愈疾病,并且不良反应多,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针刺治疗。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预后良好,病情不易反复,为首选治疗方法。
- 王霞孙远征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治疗验案
-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为带状疱疹最常见并发症,病情缠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对治疗本病有其特殊优势,本文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针刺治疗,并对中药内服、外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原铭赵惠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治疗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概况及优势
- 2024年
-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治疗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在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主要的学术观点有从肝论治,从毒邪、本虚、血瘀论治等,标本兼顾,临床疗效确切。除此之外,中医治疗优势还包括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治病求本和治未病思想的应用等,充分发扬了中医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及治未病的思路,体现了中医药的广大应用前景。近几年来,中医对治疗PHN效果显著,因此本文系统搜集相关病因病机、辩证论证及中医治疗优势,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及诊疗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 丁玉洁祝劲松彭颖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治疗治病求本辨证论治治未病
-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亦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以异常性疼痛为主,如自发性、持续性灼痛、深在性跳痛、刀割样疼痛以及感觉过敏或难以忍受的瘙痒等。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其疼痛症状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产生痛苦。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因就医观念的偏颇、医疗知识欠缺等原因导致失治、误治,从而错过的治疗最佳时机,令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将日渐上升,故而寻找更加有效、安全、便廉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近年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归纳总结出针灸对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改善明显,副作用少等优势。
- 许凯强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疗法针法灸法
- 刺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探讨络脉络病理论指导下刺络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96例PH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平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络脉络病理论指导下刺络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清神经递质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症候积分,VAS评分,DLQI评分,PSQI评分,血清神经激肽-1(NK-1)、β-内啡肽(β-EP)、神经递质P物质(SP)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候积分、VAS评分、DLQI评分、PSQI评分,血清神经递质NK-1、β-EP、SP水平及Th1/Th2细胞因子(IL-2、IL-6、IL-10、IFN-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改善幅度(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刺络疗法治疗PHN可有效缓解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和免疫功能。
- 周丽芳王慈吴吉婷汪存洲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刺络疗法神经递质
相关作者
- 吴波

- 作品数:440被引量:42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寻常型银屑病 穴位埋线 果酸 急性湿疹
- 路永红

- 作品数:535被引量:6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 银屑病 皮损 儿童
- 刘兰

- 作品数:279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果酸 疗效观察及护理 寻常性痤疮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邱玲

- 作品数:113被引量:70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膝骨关节炎 针灸治疗 针灸
- 倪家骧

- 作品数:377被引量:2,180H指数:2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研究主题:疼痛 三叉神经痛 慢性疼痛 CT引导 疼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