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篇“ 呋噻米“的相关文章
温阳利水方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 临床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温阳利水方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3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阳利水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情况、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LVEF和BNP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方联合能够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王磊李怡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呋塞米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
口服介入时间对18F-FDG PET/CT膀胱肿瘤检出率的影响
背景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男性相对女性多见,临床上早期症状大多数以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为常见,70%的患者为浅表性肿瘤,约30%的膀胱癌浸润性肿瘤。因此早期诊断膀胱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变的复发...
张伟峰
关键词:呋噻米脱氧葡萄糖PET/CT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联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治疗的NS患者94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1个月近期疗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IL-1、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及皮疹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NS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细胞因子水平,且其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力金春
持续微量泵注射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护理
2018年
目的探索持续微量泵注射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QOL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症状缓解时间5.9±0.4d,住院时间21.5±1.6d,QOL评分89.5±2.6分,护理质量评分89.5±2.6分;对照组患者平均症状缓解时间7.8±0.5d,住院时间16.5±1.3d,QOL评分76.5±2.7分,护理质量评分85.2±1.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微量泵注射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肾综合征的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评分,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贾颖
关键词:呋噻米多巴胺
与^(18)F-FDG同时注射对PET/CT诊断泌尿系统及盆腔病变显示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取将同时注射法(即注射18F-FDG后即静脉注射的方法)与常规分次注射法(即先静脉注射18F-FDG 1.5 h后再静脉注射)进行对照,探究两种方法 PET/CT对泌尿系统及盆腔病变显示的影响,总结出达到最佳诊断效能的注射方法。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行介入的PET/CT全身显像的患者,依据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泌尿系统及盆腔病灶图像上的差异,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两组方法对病变促排有效率均为100%;为达到诊断目的,同时注射组和分次注射组进行常规、双时项、三时项显像者分别占59.4%、37.5%、3.1%和0、92.1%、7.9%;同时注射组和分次注射组患者平均检查总时长分别为2.8和4.6 h。两组患者膀胱及周围组织病灶(包括子宫及附件、直肠、输尿管)SUVmax与尿液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静脉注射的方法较常规分次注射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简化检查的流程,减少机位占用、患者检查以及工作人员受放射性照射时间,减少患者CT辐射剂量。18F-FDG与同时注射的方法比常规分次注射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和用更大病例样本的验证。
李林娟尹吉林赵菁周文彬王瑞敏全江涛张俊王欣璐
关键词:呋噻米PET/CT脱氧葡萄糖
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探讨
2017年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2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6%,与对照组患者的61.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氮、24 h尿量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TBil、ALB、24 h尿量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刘平田园丁姜曼莉
关键词:多巴胺呋噻米腹腔注射肝硬化腹水
6%羟乙基淀粉130/0.4和在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联合静脉推注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注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尿量、并发症、恢复指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尿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指标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和静脉推注可降低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平均住院床日,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
丁一春冯卢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羟乙基淀粉呋噻米血细胞压积
肝硬化腹水采用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22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卧床休息、限盐饮食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螺内酯联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多巴胺联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48例,显效率为43.63%,有效54例,有效率为49.09%,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患者显效41例,显效率为37.27%,有效50例,有效率为45.4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腹腔注射可迅速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极为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李井华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多巴胺呋噻米临床疗效
持续微量泵注射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护理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微量泵注射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多巴胺通过使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有20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50%。结论:持续微量泵注射多巴胺是治疗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同时完善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缩短病程,促进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康复。
唐宁娟刘俊伟袁衬香张福秋钟国秀梁国如
关键词:微量泵呋噻米多巴胺心肾综合征护理
对急进高原大鼠血气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急进4300 m海拔条件下对大鼠血气的影响。方法实验Wistar雄性大鼠40只,分为A组(平原对照组)、B组(高原对照组)、C组(高原组)及D组(高原乙酰唑胺组)4组。在各处标准饲养3 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气。结果各组血气结果有不同程度的改变。C组与B组相比,PO2、HCT、K+、ctHb、CB及ctO2均下降(P<0.05);SatO2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机体有一定程度的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结论在4300 m海拔低氧低气压条件下机体的血气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应用能一定程度改善大鼠缺氧状态。
王延玲王荣谢华李文斌马骏陶锐鹿辉贾正平
关键词:血气呋噻米低氧血症

相关作者

胡卫建
作品数:167被引量:58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研究主题:地震救援 地震 医疗救援 汶川地震 救治分析
周平
作品数:66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预后 降钙素原 脓毒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羟乙基淀粉
陈友岱
作品数:61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 羟乙基淀粉 胰腺 静脉注射
董芸
作品数:93被引量:299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血清 降钙素原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急性中毒
冯卢
作品数:18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羟乙基淀粉130 羟乙基淀粉 急性胰腺炎 呋噻米 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