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06篇“ 周济“的相关文章
周济院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指明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
2025年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于12月2日-5日在重庆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在大会开幕式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技术路线》的主旨演讲,深入解读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路径。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制造业创新主旨演讲制造强国
体用参互:周济词学正变观探微
2024年
滥筋于北宋的词体正变观念,在后世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理论,不过多数情况下缺乏实质性内涵,而改变这一理论面貌的学者则是周济。在词学史上,周济第一次真正立足文本讲求正变,依托词选,建立起互为体用的正变学说,思力极深。自中年编纂《词辨》开始,周济的词学正变观就已摆脱风格泛论,直承诗教传统,将词从总体上定义为文学之“变”;词体内部的正变关系,表现为“以正律变”与“由变达正”,蕴含对词体的人文德性提升,核心是技法问题。他晚年所辑《宋四家词选》,是《词辨》的延续与深化,虽不直言正变,但其词学门径的本质精神在于正变循环,呈环形图式,因此王沂孙、吴文英二人在“宋四家”中的位序才会倒置,这是留待后学体察的高明独见。
闵丰
关键词:周济
周济《晋略》的生成、构造与传播
2024年
《晋略》始撰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历经三度修改,最终刊行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该书虽主要取材于房玄龄《晋书》,却又以取代《晋书》为目标,并为达成此一宏愿,一则采用小字夹注与正文分列相配的编纂体例,二则注重宣扬政教义理。但即便如此,《晋略》终究未能成为文省事增的佳构,更不曾威胁《晋书》的“正史”地位。光绪二年(1876年)重刊本的问世,不仅弥补了《晋略》印本无多且原板被毁的缺憾,而且助推了周济此书的广为流传。辛亥革命后中外学者对《晋略》的评述,既有所侧重又各有理据,但仍有部分点评并不理性。
唐燮军
关键词:成书时间文化传播
周济论李后主词“粗服乱头”的词学史解读
2024年
清代常州词派的周济用“粗服乱头”评论李煜词。后世就“粗服乱头”之说展开讨论,或赞同或批评,亦有误解。从词学史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周济之说,还是后世的讨论,皆有深刻的思想观念背景,值得探研。
孙克强
关键词:常州词派词学史李煜词周济
周济《宋四家词选》及词论研究
清朝词学兴盛,词派林立,其中,常州词派继浙西词派而起,对晚清民国影响深远。周济是常州词派的中坚词人,道光十二年(183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选取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王沂孙作为领袖一代的宋四家词人,其余46名词...
李楠
关键词:常州词派周济
周济词论寄托说中的读者思想
2023年
周济是清代常州词派代表作家,具有丰富的词学批评实践。对周济词论进行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其中的寄托说包含的读者思想有两大内涵:一是词具有再生性特征;二是读者通过词的形象层期待视野和词的意蕴层期待视野发挥能动作用。周济词论寄托说中的读者思想与常州词派张惠言、谭献的读者接受思想存在明显差异,在常州词派读者思想发展过程中起调和作用。西方文论的接受美学亦重视读者、承认作品存在待填充的空间及推崇含蓄蕴藉的作品,但不认可作品的独立性,读者地位高于文本地位。
陈嘉欣宋巧燕
关键词:周济词论寄托说
周济:智能制造要培养三类人才三支队伍被引量:2
2022年
“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特别表现在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上,这是我们的‘短板’和‘劣势’。”在2021年12月8日开幕的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指出,人才是智能制造发展的第一资源。他提出智能制造要培养和造就三方面高质量人才,即智能制造高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支工程技术队伍,即主力军制造工程技术人员队伍,骨干力量企业专业队伍,生力军系统建设专业队伍。
周济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技能人才
周济清真词“钩勒”说及其阐释研究
本论文以周济评清真词“钩勒”说为研究对象,围绕周济的词论、清真词的艺术特征以及后世各家对“钩勒”意义的阐释展开论述。  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对周济的词学思想进行整体考察,包括周济以“出”“入”说来改造张惠言的“寄托”说,...
王丽红
关键词:清真词周济艺术特色
文献传递
常州词派的词学“寄托”说--以张惠言、周济为中心被引量:1
2021年
作为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继承了《诗经》和《离骚》中的"比兴"手法与"香草美人"的批评手法而于词学中开拓出"寄托"理论。在《词选》中,张惠言将温庭筠作为以"寄托"作词的旗帜来揄扬,将"词"这种文体的意蕴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词选》中可以看出,张惠言的"寄托"理论具有穿凿附会的比附以及将词体美感限于单一意义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常州词派的周济以"寄托有无"和"寄托出入"的论题加以发展,使"寄托"说与王国维的"境界"说并驾齐驱,成为传统词学的两大说词方法之一。从现代诗学的视域考察",寄托"说的要义在于通过重建诗歌与历史的关系,以政治性和道德性的文学批评来阐发作品的思想意义。
景旭锋
关键词:常州词派《词选》周济
读者之心:论周济“词史”思想在清季的实现被引量:1
2021年
晚清词坛同时存在两种"词史"观念:第一种以谢章铤为代表,借鉴"诗史"传统,强调"纪事"功能;第二种以周济为代表,建立在"低徊要眇以喻其致"的常州词学思想的基础上,强调"由衷之言"。《江南好词》在读者群中引起的反应佐证了周济"词史"观的合理性,它也是将作品"词史"意义的建构权让渡于读者的先声。随着常州词学影响力的增长,"词史"观念的普及,以及"读者之心"意识的强化,周济"词史"思想成为主导"词史"写作的基础。《庚子秋词》正是这一进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读者之词史"形成潮流。
莫崇毅

相关作者

周济
作品数:415被引量:1,074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超材料 低温共烧陶瓷 光子晶体 铁氧体 片式电感
周济
作品数:371被引量:2,611H指数:25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CAD CIMS CAM 专家系统 面向对象
周济
作品数:101被引量:5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CAD 机械设计 CIMS 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周济
作品数:19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
研究主题:自然科学 可持续发展 自然科学史 思想渊源 生态学
周济
作品数:18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遗传算法 同步发电机 多媒体 并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