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商河油田“的相关文章
商河油田基于单点高密度资料滚动勘探潜力研究
2023年
商河油田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商河构造带上,被区内东西走向的三级断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命名为商一区、商二区、商三区和商四区,商河构造勘探面积约470km2。商河油田共完钻探井175口,见油气显示井106口,共发现Ng、Ed、Es1、Es2、Es3、 Es4共6套含油层系,累计上报探明储量9605万吨,其中沙三段上报各类储量6633万吨,由于该区沙四段和沙三中下亚段为低渗透储层,储量动用率低,沙三上亚段埋深浅,单井产能高,是商河油田近期增储增产的重要层系。
孔燕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油气运移
商河油田商三区低渗透油藏井网优化及挖潜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前商河油田商三区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遭到破坏,水驱控制程度大幅下降,水井注不进,油井低产低液,开发遇到困难。本文针对商三区低渗透油藏特点,选取商13-60块沙二上和商13-58块沙三上为研究对象,在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研究和井网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潜力,研究挖潜技术,制定挖潜方案,提高开发效果。
贾悦腾
关键词:低渗透井网优化采收率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三上亚段辫状沟道储层构型剖析被引量:1
2019年
商河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关系极为复杂。为进一步理清地下油水分布规律,提高采收率,在对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及岩心资料,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储层进行构型研究,将辫状沟道储层构型界面共划分为5级,其中五级界面为洪泛泥岩,四级界面为沟道砂体沉积间断面,三级界面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研究认为,区内辫状沟道侧向识别标准共有3种,分别为沟道砂体顶面高程差异、侧向微相变化和侧向边界泥岩层。通过对研究区辫状沟道厚度、宽度和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辫状沟道定量预测模型;通过对区内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指数关系;通过对研究区二、三砂组孔渗关系及宽厚、长厚比的关系研究,发现砂体较厚的小层其平均长度、平均宽度也较大,在物性特征方面,二砂组物性好于三砂组,但差异性不明显,在整体上依然属于中孔低渗储层;通过对小层构型的期次的划分,发现每小层砂体一般由1~2期砂体叠置而成,根据不同期次差异性可以分析出该小层沉积时期的分布范围和物源变化趋势。
国景星符鹏展姚秀田
关键词:储层期次划分沙三段商河油田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结合储层物性测试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结果,对商河油田一区沙二下亚段储层开展非均质性分析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 储层发育正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三种韵律模式,层内夹层较发育,以泥质夹层、钙质夹层为主,横向稳定性较差,储层层内非均质较强;小层间渗透率最大差异可达87 ×10?3 µm2,综合比较各单砂层渗透率、隔层发育规模等的差异,认为研究区层间非均质性较强;② 砂体形态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储层物性与沉积微相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主体砂体厚度大,平面连续性好,物性最好,其平面非均质性较弱;向河道侧翼及坝体边缘储层厚度减薄,泥质夹层增多,储层物性变差,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强;③ 沉积环境是影响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的根本原因,控制了砂体的发育规模及展布状态,并对储层物性起决定作用,压实、胶结及溶蚀等成岩作用导致储层的孔渗等发生不均一的次生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宋晓倩国景星高秋菊巴素玉师涛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商河油田惠民凹陷
商河油田中北部沙三上亚段单砂体识别及结构特征研究
商河油田中北部地区主要包括商一区及商二、商三区,研究区内断层数量较多,这三个地区由于受断层的影响,其沉积相类型、储层性质等均有较大差异,且前人尚未对该地区进行整体分析。本次研究的主要层位是沙三上,该层位在研究区内已经处于...
符鹏展
关键词:储层构型非均质性地层格架
文献传递
基于储层构型的流动单元划分——以商河油田商一区西部沙二下2、3砂组为例
2018年
商河油田商一区沙二下油气层在经历40余年的勘探开发后,目前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且研究区地下非均质性强,使得目前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为了搞清该区地下流体渗流规律,预测剩余油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沙二下2、3砂组进行构型单元解剖,通过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来识别渗流屏障,将研究区渗流屏障划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应构型界面的5级、4级、3级。选取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带指数(Flow zone index)等属性参数,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Ⅳ4类流动单元,对分类结果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了各类的判别方程。由油田动态数据与流动单元关系分析表明,剩余油分布与流动单元类型存在密切联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Ⅱ类、Ⅲ类流动单元内。
国景星刘文凯王霄霆
关键词:储层构型聚类分析商河油田剩余油
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储层地质建模
商河油田构造上处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临商帚状断裂之上,区内被多个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阶梯状断块,商二区位于北起第二个断块,其内部油水分布复杂。经过40余年开发,又由于内部沉积构造特征的复杂性和认识的阶段性,导致区内现阶段平...
陈铭
关键词:油田开发注采井网地质建模非均质性
文献传递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低渗透储层特征
2017年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三区断块较多,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Es2^L)砂体形态复杂,属于低渗透储层,基础地质研究薄弱。以小层为研究单元,在开展沉积相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化验分析等资料,对Es2^L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非均质性、敏感性和裂缝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及储层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商三区Es2^L属于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石英粗粉.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粒间溶孔为主,孔喉半径较小:具有弱敏感性;层内和平面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较弱。以沉积微相分布和孔、渗数据为评价依据,对商三区Es2^L储层进行分类和评价: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以河口砂坝为主;Ⅱ类储层物性较好,主要以远砂坝为主,河口砂坝次之;Ⅲ类储层物性最差,以发育支流间湾为主。其中Ⅰ类和Ⅱ类储层为主力层,主要分布在1+2砂组和3砂组。
杨志军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储层特征储层评价
商河油田二区沙三上亚段三维地质建模
商河油田自北向南依次分为一、二、三、四4个区块,其中,商二区的含油层系集中在沙河街组的第二、四段,在40余年的开发时间内对沙三上亚段重视不够,未做系统研究。本文综合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商二区沙三上亚段进行了地层细分...
杨琨
关键词:地质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一区河口坝储层构型精细剖析被引量:1
2016年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一区油气储层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搞清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充分利用研究区丰富的岩芯、测井等资料,对沙二下亚段三、四砂组河口坝储层的垂向级次划分、单一河口坝识别及发育特征、垂向演化规律等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坝储层发育5级构型界面,其中五、四级界面的成因类型分别为洪泛泥岩、砂体披覆泥岩,三级界面的成因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成岩钙质砂岩,并进一步细分为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3类;三级界面中泥质夹层的横向连续性好于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延伸距离为300~800m,沿河口坝进积方向,在坡折带处夹层倾角最大可达8°,至湖盆内部夹层倾角一般小于2°,沿垂直于砂体推进方向,夹层倾角一般低于1.5°;储层顶面高程差异、坝间沉积、坝缘侧向交错叠置、曲线形态及砂体沉积厚度差异是单一河口坝侧向边界的4种识别标志;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沉积砂体间叠置关系,决定了河口坝砂体的沉积厚度及储层物性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商河油田及相似油田开展后期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国景星宋晓倩王思文郭云龙彭雪还
关键词:储层构型沙二段商河油田惠民凹陷

相关作者

国景星
作品数:73被引量:35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沉积微相 沙河街组 饶阳凹陷 断块 惠民凹陷
何幼斌
作品数:342被引量:1,846H指数:2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等深流 等深流沉积 内潮汐沉积 内波 奥陶系
王思文
作品数:11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储集层 商河油田 油气地质 勘探潜力 油气藏
熊敏
作品数:3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商河油田 精细油藏描述 地质模型 油水层识别 储层非均质性
杨晶
作品数:29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临盘油田 剩余油 提高采收率 小折射 微测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