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23篇“ 嗜酸粒细胞性“的相关文章
- 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及A20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鼻腔鼻窦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嗜酸粒细胞性CRS术后的复发率可接近50%,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较明显,与核因子κB(NF-κB)通道激活有关。本文综述锌指蛋白A20的结构特征、生物功能及与炎症、肿瘤相关疾病的关系,认为其作为NF-κB的负性调控因子参与了多种炎症及肿瘤疾病,发挥抑制炎症和肿瘤疾病的作用,为高复发率的嗜酸粒细胞性CRS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江青山余静唐洪波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嗜酸性粒细胞核因子ΚB炎症肿瘤
- 267例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eosinophilic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EGID)的临床表现、内镜下改变、病理组织学改变、治疗及预后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7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267例EGID患儿资料,观察其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下改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267例EGID患儿中,临床分度以轻度(164例,61.4%)和中度(96例,35.6%)为主。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期儿童(178例)为主。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呕吐、呕血,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呕吐、便血,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血常规示近一半(49.4%)患儿出现血小板升高,但轻、中、重度EGID患儿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ID患儿消化道内镜下无显著特异性改变,组织病理亦无特异性结构损伤。其中85.0%(227例)予以抑酸治疗,34.5%(92例)予以饮食回避,20.9%(56例)予以抗过敏药物治疗,少部分(24例,9.0%)使用泼尼松治疗。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3例以消化性溃疡为表现者停药后症状出现反复。结论儿童EGID以轻、中度多见,内镜下改变无明显特异性,饮食回避及抑酸、抗过敏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 詹春雷游洁玉李小芹汪勇梅贤琴万盛华
- 关键词:儿童
- 布地奈德用药方式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疗效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布地奈德用药方式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至2023年广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CRSwN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喷雾剂喷鼻治疗,观察组予以鼻腔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鼻部症状、生活质量[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评分]、鼻窦CT检查评分、鼻腔黏膜转归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疼痛、鼻塞、流涕、嗅觉损失评分、SNOT-20和鼻窦CT检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鼻腔黏膜形态转归各阶段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纤毛传输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鼻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更好地治疗ECRSwNP,减轻临床症状,促进鼻黏膜转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周敏侯寿尧汪志平冯桃包燕萍王晖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嗜酸粒细胞性布地奈德
- 温肺方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 2024年
- 目的:观察温肺方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白介素(IL)-13、IL-33、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92例肺气虚寒型ECRSwN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行鼻内镜手术后,对照组予西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温肺方。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鼻内镜积分、相关炎性因子含量变化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鼻内镜积分、相关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方通过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鼻腔黏膜及纤毛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降低ECRSw NP术后患者复发率。
- 夏雪园孙麦青张甜甜张康洁曹会云卫岚靳晓静
- 关键词: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E临床疗效
- NPY-Y1信号通路调控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大鼠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NPY-Y1信号通路调控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ECRS)大鼠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机制。方法72只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每组各12只,包括对照组、ECRS组、空载组、神经肽Y(NPY)干扰组、低拮抗剂组和高拮抗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卵清蛋白致敏+细菌毒素法构建ECRS大鼠模型,空载组和NPY干扰组分别尾静脉注射siNC和NPY siRNA质粒进行干预,低拮抗剂组和高拮抗剂组分别腹腔注射20、50μg的BIBO 3304干预。末次刺激结束后处死大鼠,取鼻腔黏膜组织,进行HE染色和嗜酸粒细胞(Eos)计数;RT-PCT法检测鼻黏膜中NPY、IL-4、IL-5、IL-13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NF-κB p50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PY、NPY1受体(Y1R)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鼻黏膜组织结构完整有序,ECRS组、空载组细胞排列紊乱,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拮抗剂组中细胞结构得到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相对于低拮抗剂组,NPY干扰组、高拮抗剂组中细胞结构及炎性细胞浸润改善情况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ECRS组和空载组鼻黏膜Eos计数,NPY、IL-4、IL-5、IL-13 mRNA,NF-κB p65、NF-κB p50蛋白及NPY、Y1R细胞染色相对强度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ECRS组和空载组比较,NPY干扰组、低拮抗剂组、高拮抗剂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NPY干扰组和高拮抗剂组低于低拮抗剂组(P均<0.05);ECRS组与空载组、NPY干扰组和高拮抗剂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CRS大鼠存在鼻黏膜Eos异常浸润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PY-Y1信号通路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及效应蛋白表达有关。
- 王佳艳徐明王伟贾旭锦
- 关键词:鼻窦炎鼻黏膜炎症
- 儿童非食管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国际联合指南解读
- 2024年
- 2024年欧洲和北美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发布了"儿童非食管嗜酸粒细胞性胃肠道疾病国际联合指南",详细阐述了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为该病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对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 朱莉王颖刘沁橘李其泽彭杨毅江米足
-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流行病学食管诊治方法
- IL-25及IL-33在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伴或不伴哮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因素预测分析
- 张冰冰
- 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一例
- 2024年
-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相对于血液透析(HD),PD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居家治疗的独特优势,尽管近年来透析装置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逐渐加强,但是PD患者在并发症上面仍面临着挑战。其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D)被认为是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而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EP)是一种罕见的非感染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随着PD使用的增加,EP患者总数可能仍会上升。近年来,随着PD技术的发展及实施,EP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但国内鲜有报道。我院于2021年5月收治1例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粒细胞性腹膜炎,经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 夏心敏田铭杨芦蓉魏思琪
- 关键词:腹膜透析
- 腹膜透析相关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 2024年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较严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感染性的PDAP,多在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阴性的腹膜炎病例中发生,其病因及病理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主要被认为是腹膜对异物的过敏反应,但也可以在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阳性的腹膜炎发作后发生。近年来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推广及发展,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的临床报道有所增加,但国内报道相对较少。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腹膜透析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总结报道,并对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进行详细的文献综述,以期减少临床误诊及漏诊。
- 刘静王兴华高玉伟胡秀红崔红蕊徐保振杨洪娟王涛
- 关键词:腹膜透析液临床误诊腹膜炎过敏反应
- 小青龙汤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及药理分析
- 2023年
- 分析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小青龙汤的使用效果。方法 基于上述研究确定对象为患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人,一共纳入小组中60例,时间上都保证了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分组上选用随机数字表法,据此形成经由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各组都有30例。按照上述分组后的情况,在后续跟进中得到各项与临床效果相关信息,整合并对比分析。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各项相关指标指标比较中,并未发现明显的组间对比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再度对比中,虽然两组各项指标数值都有降低,但明显观察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影响,经处理缓解/自行消失。结论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使用可加快患者机体状态的改善速度,而且安全性也较高,促使整体治疗效果提升,很有使用价值。
- 朱明艳
- 关键词:小青龙汤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药理分析
相关作者
- 赖克方

- 作品数:368被引量:3,175H指数:3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咳嗽 咳嗽 气道炎症 哮喘 咳嗽敏感性
- 罗炜

- 作品数:190被引量:1,429H指数:22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慢性咳嗽 气道炎症 诱导痰 咳嗽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 钟南山

- 作品数:1,146被引量:10,716H指数:48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 研究主题:哮喘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咳嗽 气道炎症
- 许丹媛

- 作品数:30被引量:1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 气道炎症 糖皮质激素 不同疗程
- 刘宝娟

- 作品数:25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呼出气一氧化氮 慢性咳嗽 气道炎症 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