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29篇“ 固定法“的相关文章
- 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跟骨内固定法对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收的86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43例)和参照组(4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石膏外固定法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跟骨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开始锻炼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足踝功能、复位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粉碎性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跟骨内固定法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足踝功能,提高其复位质量。
- 李战锋田高杰左传勇
- 关键词:粉碎性跟骨骨折并发症生活质量
- 兔耳固定法在牙齿缺如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兔耳固定法在牙齿缺如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牙齿缺如且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工”形胶带固定,给予观察组采用兔耳固定法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导管移位及脱落发生率、气管导管吞管率、口腔黏膜溃疡及面颊皮肤受损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气管导管脱落、气管导管吞管情况。观察组气管导管移位发生率、口腔黏膜溃疡及面颊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牙齿缺如患者采用兔耳固定法进行气管导管固定,可以降低气管导管移位的发生率,以及面颊皮肤受损和口腔黏膜溃疡发生率,提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卓新凤庞玉雁黄雪丽张伟林古嫱芳韦勋宇韦梦茹
- 关键词:气管插管导管固定
- 胡氏夹缚固定法治疗三踝骨折并韧带撕裂伤
- 2025年
- 全国名老中医、著名骨伤科学家胡黎生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60载,对骨伤科外固定用具改革创新颇多,胡氏系列夹板及夹缚固定法独具特色,疗效理想。胡氏夹缚固定法治疗踝部骨折及韧带损伤,经手法整复后将患足踝置于中立位,超踝关节外固定。固定效果稳妥可靠,不仅能有效地保持踝穴的正常解剖位置,而且早期进行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能对踝穴有效模造,使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在距骨的塑形模造下进行,防止关节粘连僵硬,更使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同步恢复。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胡氏夹缚固定法符合生理解剖特点,对于踝部骨折及合并韧带的损伤,在无应力状态的外固定中,更有利于韧带的修复,是踝关节骨折及韧带损伤理想的夹缚固定法。
- 胡文昕刘丹胡文虎胡妍
- 关键词:三踝骨折韧带撕裂
- 22G针头导引固定法在皮肤入路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眶隔脂肪弓状缘释放,22G针头导引固定眶隔脂肪瓣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收治的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的患者资料。对患者采用离断泪槽-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弓状缘释放眶隔脂肪,经22G针头导引,于骨膜上固定眶隔脂肪瓣以改善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irmand标准对泪槽凹陷进行分型(无泪槽凹陷,Ⅰ级,Ⅱ级,Ⅲ级)和对下睑袋分度(无下睑袋,轻度,中度,重度)评估手术效果;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满意度(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64个眼睑),男2例,女30例;年龄31~62岁,平均50.2岁。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下睑退缩、瘢痕增生、复视等严重并发症,4例出现轻度睑球分离,2例出现结膜水肿,均于1个月内恢复;眶隔脂肪膨出、泪槽凹陷畸形、下睑皮肤松弛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满意22例,非常满意10例,总满意率100%(32/32)。结论采用22G针头导引固定眶隔脂肪瓣矫正下睑袋合并泪槽凹陷畸形简单可行、术后效果良好。
- 李庆华高琼曾光伟黄新建徐永飞陈爽任永强
- 关键词:下睑袋下睑成形术眶隔脂肪
- 加压交叉锁定克氏针固定法治疗指(趾)骨颈双髁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加压交叉锁定克氏针固定法治疗指(趾)骨颈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到2023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5例指(趾)骨颈双髁骨折患者资料,均应用加压交叉锁定克氏针固定法治疗。男13例,女2例;年龄(43.4±11.0)岁;手部9例,足部6例,其中骨块骨折线完全位于侧副韧带止点(髁侧隐窝)以远2例。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手部患者的手指总活动度(TAM)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4±3.0)个月随访。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VAS评分为0(0,0)分。术后3个月仅2例手部患者轻微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2分)。随访12个月时1例足部患者仍有轻微疼痛(VAS评分为1分),余5例足部患者负重无疼痛,正常行走步态。术后4、6、8周X线片结果示1例环指中节指骨关节内骨折不愈合,伴有骨质吸收,关节僵硬,未进一步处理。其余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1±1.9)周。末次随访时8例手部患者采用手指TAM评分系统评估:优6例,良2例。无骨折移位、克氏针松动退针和针道感染发生。结论加压交叉锁定克氏针固定法治疗指(趾)关节内双髁骨折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侵入性小、稳定性佳、便于术后早期康复等优点。
- 杨继国顾仕林刘冲
- 关键词:指骨趾骨
- 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与呼吸机配套固定帽固定法对早产儿CPAP预后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与呼吸机配套固定帽固定法对早产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预后效果。方法: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早产儿为对照组,通气管道使用呼吸机配套的固定帽进行固定;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58例早产儿为研究组,采用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进行固定;比较两组48 h内鼻塞在位、通气管在位、通气压力达标情况,皮肤损伤情况及鼻中隔损伤率,每日睡眠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预后指标(包括需进行有创通气、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肺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48 h内鼻塞在位、通气管在位、通气压力达标情况及预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皮肤损伤情况较对照组更轻(P<0.05),鼻中隔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1)。结论:相比于呼吸机配套固定帽固定法,改良式通气管道固定法能增加早产儿CPAP患儿睡眠时间,增强固定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脱管次数,对皮肤及鼻中隔损伤也较小,能改善早产儿预后,且操作简便、通气良好、舒适度高。
- 邱佩煌郑海璇张燕如
- 关键词:早产儿
- 评估固定法与思乐扣固定法在白血病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对比评估固定法与思乐扣固定法在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200例留置PICC的白血病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每周1次的PICC维护,对照组使用思乐扣+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导管,观察组使用评估固定法:无菌透明贴膜常规固定导管,每日评估贴膜固定质量并指导患者自我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脱出、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成本效果、维护耗时、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脱出、接触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维护耗时、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评估固定法与思乐扣固定法在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脱出和接触性皮炎的发生上无明显差异,但评估固定法在降低患者维护成本,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士工作效率上有明显优势。
- 张建刘艳霞闫泷泽洪键雄张慧敏
- 关键词:白血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在预防鼻黏膜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对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8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8例需要留置鼻胃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60例)。两组的鼻胃管材料、型号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胶带固定法,干预组采用改良鼻胃管固定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鼻部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导管移位、脱管、自行拔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鼻胃管固定法可有效预防鼻黏膜压力性损伤,减轻鼻部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降低导管移位、脱管和自行拔管发生率。
- 王小春樊利妮张洁常利
- 关键词:改良固定法
- 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法对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情况,以明确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有效性,及对其髋关节功能、围术期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骨科为研究地点、2022.01~2023.08为研究时限,参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组: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解剖钢板固定治疗为甲组、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为乙组,各43例,对比疗效。结果 ①围术期指标:与甲组手术时间(72.45±6.31)min、术中出血量(51.29±4.17)mL比较,乙组(41.21±5.09)min、(33.31±3.19)mL缩短/减少(均P<0.05);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乙组18.60%>甲组2.33%(P<0.05);③Harris评分:乙组(80.41±6.21)分、甲组(82.15±7.03)分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经皮微创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围手术期质量更高,可获得与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解剖钢板固定类似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但术后存在较高风险的并发症,需加以高度重视。
- 韦奋
- 关键词:髋关节功能
- VATS辅助内部手术固定法通过影响P53/EZH2/ROS/STING/TIPE2介导的炎症及成骨分化从而加速肋骨骨折愈合的机制研究
-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外伤之一,由外来暴力导致,如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中的撞击或直接打击胸部等。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后,通常通过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包括插...
- 李喆
- 关键词:内固定法VATS炎症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相关作者
- 刘玉杰

- 作品数:541被引量:3,141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肌腱移植
- 王志刚

- 作品数:219被引量:1,31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肌腱移植 膝关节
- 李众利

- 作品数:268被引量:1,56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骨关节炎
- 周密

- 作品数:82被引量:39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嵌压固定法 前交叉韧带 肌腱移植 关节镜检查
- 蔡谞

- 作品数:133被引量:6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人工关节 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