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篇“ 国会选举“的相关文章
韩国国会选举,执政党惨败被引量:1
2024年
4月10日,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落幕,45个政党争夺共计300个议席,计票结果显示执政党阵营共获得108个议席,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及其卫星党获得175个议席,如果再加上祖国革新党、进步党、新未来等进步左派势力14个议席,以及由国民力量党退党人士组成的改革新党的议席。
王俊生
关键词:在野党进步党执政党韩国国会选举
“朝小野大”的延续:韩国国会选举与政治外交动向
2024年
在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中,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遭遇惨败,第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几乎重演了在2020年国会选举中胜利的一幕。分属保守派和进步派的两个主要政党继续掌控国会,国会两大党制进一步巩固。选举结果显示,“政权审判论”压倒了“在野党审判论”,准联动型比例代表制并没有带来小党的广泛政治参与。从政党博弈与主要政党差异化的政策主张看,新一届国会将继续牵制尹锡悦政府的政策实施,或将推出一系列特检法案对政府施压。在持续的“朝小野大”格局下,韩国可能经历“失去的五年”。
董向荣
关键词:国会选举
匈牙利执政联盟赢得国会选举被引量:1
2022年
4月3日,匈牙利举行了四年一度的国会选举。根据匈牙利国家选举办公室公布的初步统计,欧尔班领导的青民盟—基民党联盟获得53.49%的选票,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席,赢得压倒性胜利。这就意味着欧尔班取得了第五个、同时也是连续第四个总理任期。欧尔班政府长期与欧盟关系紧张,2019年以来匈反对派又咄咄逼人欲取而代之,近期又是俄乌冲突爆发。
徐刚贺婷
关键词:国会选举执政联盟反对派选票
韩国国会选举制度与“代表性危机”
代议制民主国家的“代表性危机”是指由代议机关代表性不足引起的政治危机。韩国国会的代表性危机具体体现为大量低得票率代表当选、政党在国会中获得远超其得票率(或远低于其得票率)的议席两个方面。本文采用调查法,系统性地收集韩国2...
姜大卫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
2020年国会选举与新加坡政治生态的嬗变
新冠疫情的肆虐让世界面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些对新加坡民众的生活、生计和未来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且这些影响直接作用在选民身上。危机下的大选,各种因素的交织更加复杂,使大选的结果在预料之中又出...
朱玉苑
关键词:政治生态
政治极化与2020年美国国会选举:背景、过程与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政治极化是当代美国政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极化程度不断加深,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内部在意识形态、政党归属、公共政策等政治领域的分歧日益增强。经过特朗普四年任期的发酵,政治极化的程度在2020年美国大选前达到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政治极化与2020年美国国会选举的互动进行研究,指出从意识形态、政党归属、公共政策这三个因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来看,政党归属总体上最为重要;意识形态与政党归属呈正相关关系,但产生的影响不如政党归属显著;公共政策则与国会选举"选择性"相关,部分议题的重要性明显大于其他议题。随着政党忠诚度的提高,选民在普选中的投票行为更多是基于意识形态与政党立场的选择,而非候选人的个人能力。就选举结果而言,两党之间由于席位差距缩小所带来的结构性僵持,国会议员在立法过程中基于意识形态立场的投票,以及选后两党内部分歧的凸显等因素,都将使美国政治极化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程度。
信强余璟仪
关键词:美国国会
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实践的考察与分析——以国民党湖南支部的竞选活动为中心
2021年
中国人对选举政治的探索即使不从"乡举里选"起算,从清末设咨议局而后至今也已过百年,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制度试验。但时至今日不能否认的是,在建设现代选举制度的进程中我们依旧在路上,衡阳、辽宁等地相继爆出的大规模贿选案也一再证实了这一点。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求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认识、总结经验。由此而言,将目光投诸历史,重审中国曾经的探索实践,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寻当下的出口,可能是个值得一试的选择。
李立敏
关键词:起算以史为鉴竞选
委内瑞拉国会选举乱局透视
2020年
2020年1月5日,两场分庭抗礼的国会主席选举使委内瑞拉的混乱形势再度成为媒体焦点。而在一年之前,反对派成员、国会主席瓜伊多自封为"临时总统",使这个国家凭空多出一位"领导人"。乱象频生的背后是委内瑞拉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马杜罗政府将在其第二任期(2019~2025)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鹏
关键词:国会选举政治经济形势第二任期反对派
一个俱乐部是如何操纵民国国会选举
2020年
安福俱乐部成立于1918年3月,位于北京安福胡同,是依附于皖系军阀的政客集团活动场所。在民国史上,它可谓声名狼藉,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跟这个俱乐部有关的国会,在选举方面有太多的污点。
张鸣
关键词:国会选举俱乐部民国史
日本国会选举制度的四维演进:历史与模式
2020年
尽管目前已经存在一些研究日本国会选举制度的学术作品,但由于其要么偏重历史梳理,要么只涉及1945年之后的部分内容,我们很难在政治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一些最为基础的规范维度对其进行条分缕析且前后贯通的定位与评价。因此,为尝试真正回答“日本国会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迁历程而如今又位于何处”,本文通过完善达尔的“竞争一参与”二元框架,从更为整合的包容化、竞争化、直接化、理性化四个维度出发,分别考察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会选举制度在这四个方面的演进情况。本文发现,日本国会选举制度遵循一种规制理性化保障下的“直接化一包容化一竞争化”逐次递进的发展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无疑使日本的政治民主化成功,但其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可能还需要更为慎重的理论与实证考量。
钟本章
关键词:政治民主化

相关作者

熊秋良
作品数:51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清政府 国民党 国会选举 公司法 孙中山
董向荣
作品数:70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韩关系 政府 朴槿惠 卢武铉 美韩同盟
徐世澄
作品数:193被引量:2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拉美 社会主义 拉美国家 查韦斯 国会
刘倩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国会选举 投票 国际媒体 还政于民 政治走向
宋清润
作品数:72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研究主题:民盟 中缅关系 昂山素季 缅甸大选 执政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