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45篇“ 国家主权“的相关文章
国家主权被引量:1
2018年
主权是现代国家立足于国际社会的基石,而国家主权原则则是国际法和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权不断受到挑战乃至侵蚀,在学术界、政界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特别是网络主权之争更是不绝于耳。系统梳理、了解国家主权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对国家主权的争议和分析国家主权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翻译了丹尼尔·菲尔波特(DanielPhilpott)教授的“国家主权”(Sovereignty)一文。此文虽然没有跳出西方中心论的思维陷阱,也没有涉及网络主权问题,但仍值得一读。其一,此文既具知识性,又十分严谨;其二,此文对西方国家主权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较为系统、全面;其三,此文除注释外还附有不少参考文献目录,极具参考价值。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和进一步研究,我们将文后注改为页下注,并保留了全部参考文献目录。
丹尼尔·菲尔波特一苇
关键词:国家主权原则西方中心论国家主权理论国际社会国际秩序
国家主权
王沪宁著
关键词:主权
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互动
2024年
在全球化与国家权力的交织演进中,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进程得以推进。全球化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权力的格局,重新诠释了主权的某些核心要素,迫使主权的理念与实践范围进行适应性调整。国家权力在应对全球化冲击时,自身也在发生变革,既顺应全球化趋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其走向。随着全球化趋势中出现的反向趋势,对主权存废的争论逐渐平息,国家权力的影响力似乎有所回归。全球化进程中,国家主权呈现出弹性波动的发展规律,这反映出国际关系的本质仍然是国家利益的角逐,同时受制于国际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新兴局势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主权认知,以洞察全球化与国家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机制。
张南燕
关键词:国家主权主权让渡全球秩序
大模型时代的复合平等与国家主权——从沃尔泽出发的思考
2024年
无论是在国内政治还是在国际政治中,大模型都会成为一种全新的重塑性力量,给国内和国际政治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对大模型的整体性发展要进行整体性思考。沃尔泽的社群主义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沃尔泽强调分配物品的社会意义,分配本身就是社群创造善的过程。从国内政治来看,在大模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更为合理的分配,并在分配中创造新的善变得至关重要。大模型时代分配的关键是要创造团结,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分配内容和分配方式。沃尔泽提出的复合平等主张,提醒我们在大模型的发展过程中要避免形成支配,而要走向一种复杂的多元均衡。在国际政治方面,如果大模型被用作实现新帝国主义目标的工具,便可能出现新型的干涉主义。此外,未来由于大模型的应用,在国际政治领域可能出现新的竞争模式。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一种内在的联合,形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身利益、知识生产以及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大模型力量。
高奇琦
关键词:沃尔泽国家主权
全球共有事务中的国家主权规制研究——基于对日本核污水排放问题的分析
2024年
日本政府罔顾国际环境法相关规定,将核污水直接排放入海,是对国际环境法体系的公然挑衅和破坏。国际环境法体系却无力对这一国家行为进行强有力的规制,由此暴露出国际环境法对主权国家行为规制无力的问题。国际法体系具有长久的国家意思自治传统,“弱规制”本是国际法的基本特点之一,但是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的行为,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审视国际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规制不力的严峻后果。国际环境法具有与其他国际法领域截然不同的特性,国际环境问题的治理是“全球共有事务”,对国际环境问题的治理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穿透绝对主权的“神圣性”,国际环境法必须谋求对国家主权更为有力的约束。
王栋苏建
关键词:法律约束力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视角下的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
2024年
针对统编教材中的教学重难点,中学教师应该在加强自身专业阅读和训练的基础上去找寻抓手,从核心概念出发去破解和稀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发展是选择性必修1第12课的难点内容,作为反映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本质内容——国家主权的诞生背景、内涵演变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的重要突破点。围绕国家主权的材料解读,帮助学生梳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发展的背景过程重要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进而在落实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架构历史进程的线索,启迪学生感悟历史发展的脉络。
于少华
关键词:国家主权民族国家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国家主权理论与实践
本书将新时代中国国家主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全书按照历史—理论—实践的逻辑,对国家主权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国家主权的基础理论内涵,并从海洋主权、信息主权等多个方面对国家主权的当代实践进行了...
高德胜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中国国家主权安全与国际法规则
2024年
中国国家主权安全是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安全,需要统筹好对外安全和对内安全,以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等。中国的传统安全领域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均涉及一系列国际法的原则或规则。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应善于通过运用国际法规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并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有关国际法规则的塑造和发展。
宋知原李毅
关键词:国际法非传统安全
“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国家主权债务水平的影响——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检验
2024年
本文基于2011-2019年54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主权债务占GDP比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了参与该倡议非洲国家外债流量占GDP的比重,且该结论通过了多种形式的稳健性检验,包括时间异质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等;对于多样化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债务占GDP的比重下降更多;“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经济增长、出口、投资、基础设施等中介效应,降低非洲国家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
王珊珊黄梅波
关键词:双重差分
本轮发展中国家主权外债危机的形成机制与我国风险应对
2024年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发展中国家再次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潮,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持有发展中国家主权债权规模快速积累,集中度风险上升,计价币种高度依赖美元,债权规模统计存在低估,处置地位和债权人身份不匹配,处置机制亟待完善。本文系统回顾了历史上四次发展中国家主权外债危机,对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主权外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此轮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对发展中国家主权债权风险管理和风险处置的政策建议。
中国银行研究院课题组陈卫东
关键词:主权债务债务危机

相关作者

刘凯
作品数:23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国家主权让渡 国家主权 必然性 党员组织关系 党建工作机制
刘健
作品数:55被引量:216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国家主权 国际人权公约 《罗马规约》 让渡
蔡高强
作品数:114被引量:313H指数:9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法 国家主权 航天 法律机制 法律保护
杨泽伟
作品数:94被引量:745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研究主题:国际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联合国宪章》 国家主权 能源安全
江河
作品数:78被引量:2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国际法 人类命运 共同体 大国政治 国际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