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土城子组“的相关文章
冀北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恐龙足迹群沉积环境
2023年
笔者等在冀北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共发现足迹5000余个,行迹80余条,出露总面积达30000 m^(2)(贠杰等,2022)。野外调查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恐龙足迹群的沉积环境,为恢复恐龙动物群的生态环境面貌提供重要依据。
高尚张运强贠杰张亚光周正柱谷文杰刘洪章
关键词:沉积环境土城子组
冀北滦平-赤城盆地土城子和西瓜园沉积演化及其火山活动响应
葛鹏程
河北宣化土城子恐龙足迹化石新发现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报道了新近发现于河北宣化地区土城子的恐龙足迹化石及沉积环境。为确定足迹化石的地质年代、土城子的沉积环境及足迹化石属种,本文在对恐龙足迹化石层及其上、下地层进行剖面测制、沉积相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化石层上覆凝灰岩层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并对保存较好的足迹化石进行了测量和对比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土城子底部为冲积扇扇中沉积环境,足迹化石上、下地层则表现为河流相沉积环境,而足迹化石的赋存层位形成于滨湖相沉积环境,发育暴露构造并含有大量裸子植物碎屑化石。凝灰岩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2.3±0.3 Ma(MSWD=0.00106),说明化石层位于土城子一段,时代属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Kimmeridgian)中晚期。已发现的足迹化石以兽脚类三趾型足迹为主,包括跷脚龙足迹属(Grallator)、安琪龙足迹属(Anchisauripus)和实雷龙足迹属(Eubrontes),其次为一些疑似蜥脚类恐龙足迹,是华北北缘土城子中群落丰富度最高的恐龙足迹点,其中一处或许为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恐龙足迹点。因此,我们认为宣化-下花园盆地土城子一段以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为主,当时裸子植物繁茂,恐龙动物群庞大,偶尔存在火山喷发活动。新发现的宣化恐龙足迹不仅填补了宣化-下花园地区恐龙足迹化石的空白,也丰富了燕辽地区土城子生物群的合面貌,为土城子内年代地层划分及陆相J/K界线的确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鞠书彬王旭日董颖刘义川季燕南季强
关键词:土城子组恐龙足迹沉积相晚侏罗世
河北宣化土城子恐龙足迹合:形态学,行为学与生态位
刘聿生
河北宣化南部上侏罗统土城子恐龙足迹新材料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冀北地区相继报道多处恐龙足迹产地(纪友亮等,2008;邢立达等,2009;Xing et al.,2011,2012;柳永清等,2012)。足迹体现出沿41°00'纬向线分布特征(图1a),自西向东分别由尚义小蒜沟产地、赤城杨家坟产地、滦平梨园产地、梨树沟门产地、承德县产地及承德骆驼沟产地成。2020年4月,笔者等在宣化一带发现大型恐龙足迹群③号产地(图1b)。因此,丰富冀北地区恐龙足迹规模及种属类型,为恐龙群落研究提供新材料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贠杰高尚赵力颖何立周明兴张亚光张运强鲁艳明李广栋康子林
关键词:上侏罗统群落研究
冀北滦平盆地三岔子剖面土城子和大北沟孢粉合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冀辽一带的土城子和大北沟对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划分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它们的时代目前还存在不同的看法,相关的孢粉地层学研究也比较粗略。本文研究了冀北滦平县井上村三岔子剖面土城子和大北沟的孢粉合,共观察统计到50属28种及若干未定种。土城子Classopollis–Cooksonites–Ephedripites合以Classopollis含量最为突出,同时含有白垩纪分子Cooksonites variabilis、Crybelosporites punctatus和Ephedripites(E.),其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大北沟Bisaccates–Foraminisporis合以松柏类两气囊花粉占绝对优势,见有Crybelosporites punctatus、Ephedripites (E.) crassistriatus、Foraminisporis wonthaggiensis、Jiaohepollis和Rugubivesiculites spherisaccatus等具有时代意义的分子,其时代为早白垩世Valanginian中–晚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土城子一段顶部的早白垩世孢粉合,提出了中国北方侏罗系–白垩系界线位于土城子一段内的新意见。孢粉合对比表明当前冀北滦平盆地大北沟Bisaccates–Foraminisporis合与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三段顶部及其上覆义县下部的孢粉合非常相似。因此,从孢粉植物群的发育来看,滦平盆地大北沟可能与金岭寺–羊山盆地土城子三段顶部至义县下部相当。
林妙琴李建国
关键词:孢粉土城子组大北沟组早白垩世
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孢粉合、时代及气候
2020年
北京千家店盆地土城子二段的孢粉合共计12属8种及6种未定种。化石合以克拉梭粉(Classopollis spp.)在合中占绝对优势(90%以上),另有一些松柏类的无肋双囊粉,蕨类植物孢子极少,属种分异度及含量远低于裸子植物花粉,仅占孢粉合的2.13%。当前孢粉合为Classopollis高峰合,时代应属晚侏罗世早期。另外,结合区内其他生物化石分析,认为土城子期在北方整体较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至少在该地区局部有湖泊气候的存在。
贺瑾瑞南赟郝春燕宋庆伟焦润成李良景冉淑红程素珍吴家悦
关键词:孢粉土城子组古气候
燕辽地区土城子古生物合与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代地层被引量:6
2020年
土城子是一套广泛发育于燕辽地区的陆相红色碎屑沉积岩系,为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J/K)界线研究的典型。由于陆相化石记录的不完备,以及生物地层划分与同位素年代学的矛盾,使该地层时代归属不定。该所含生物门类比较丰富,但化石层位较少,可以识别出叶肢介、介形类、孢粉等化石合,但是前人对其时代意见不一。国内外学者在土城子及其上下地层获得大量同位素测年资料,指示该年龄处于156-139 Ma之间,属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因此J/K界线就划定在土城子内部。尽管传统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积淀正被日渐积累的年代地层学数据引发各种挑战,但毋庸置疑的是,年代地层单元和地质历史的划分必然需要有可供区域对比的标志,生物演化始终是地球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在土城子生物地层研究精度尚待提高之时,本文尝试提出一粗略的J/K界线划分方案,以晚侏罗世叶肢介Pseudograpta-Monilestheria-Sinograpta(P-M-S)合、介形类Cetacella substriata-Mantelliana alta-Darwinula bapanxiaensis(C-M-D)合与早白垩世叶肢介Yanshanoleptestheria-Pingquania-Lingyuanella(Y-P-L)合、介形类Djungarica yangshulingensis-Mantelliana reniformis-Stenestroemia yangshulingensis(D-M-S)合为界线划分依据。近期孢粉的研究结果显示,J/K界线可以Cicatricosisporites-Lygodioisporites-Jiaohepollis合的出现为标志。根据化石合发育特征分析,J/K界线位置大致在土城子2段与3段之间,年龄为~145 Ma。建议将北票巴图营乡剖面作为对比标准。由此提出下白垩统底部"巴图营阶"的工作模型,为中国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的建阶工作提供参照。
万晓樵孙立新李玮
关键词:土城子组化石组合年代地层
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地层研究从90年代由海相地层开始在我国广泛开展。之后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研究也由我国南方向北方逐渐开展(陈祥云等,1997;潘良云等,1997)。辽西金羊盆地内土城子是中生代陆相红层发育较为广泛的层位,是研究陆相红层...
刘淼陈井胜李斌杨帆吴振
关键词:土城子组层序地层
文献传递
辽西金羊盆地土城子层序地层划分被引量:1
2019年
层序地层研究从90年代由海相地层开始在我国广泛开展。之后陆相地层的层序地层研究也由我国南方向北方逐渐开展(陈祥云等,1997;潘良云等,1997)。辽西金羊盆地内土城子是中生代陆相红层发育较为广泛的层位,是研究陆相红层的理想区域。本区前人对土城子做了大量工作,多集中于地层划分、对比、生物特征及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❶❷。
刘淼陈井胜李斌杨帆吴振
关键词:土城子组层序地层

相关作者

旷红伟
作品数:206被引量:97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早白垩世 新元古代 沉积相
丁秋红
作品数:90被引量:58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义县组 盆地 火山岩 中生代 早白垩世
许欢
作品数:46被引量:28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古地理 恐龙足迹 早白垩世 古生态 中生代
柳永清
作品数:204被引量:1,428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沉积环境 早白垩世 古地理 新元古代 晚中生代
焦润成
作品数:21被引量:13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遥感 土城子组 地质遗迹 角反射器 土壤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