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0篇“ 土壤发生特性“的相关文章
陕西黑垆土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黑垆土形成于森林草原向草原植被过渡的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是我国褐土带向栗钙土带过渡的重要一环,其多分布于地形平坦、侵蚀轻微的黄土塬面上,因此是黄土高原区古老的耕种土壤发生分类体系下黑垆土被划分为砂黑垆土、黑垆土和黏黑垆...
陈敏辉
关键词:黑垆土
罗浮山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解我国南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以罗浮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0个代表性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发生特性,确定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进行系统分类,并在高级分类单元级别上进行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之间的参比研究。研究表明:土壤干态色调主要为10YR,质地属壤土大类,粉黏比为0.42~2.62,多数剖面土壤粉黏比小于1.0;土壤酸性强(水浸提pH 3.69~4.94),CEC为4.43~25.68 cmol(+)kg^(-1),盐基饱和度(2.27%~16.25%)低,交换性酸(1.35~6.41 cmol(+)kg^(-1))以交换性Al3+为主,多数土层铝饱和度超过了80%;土壤矿质元素以Si、Al、Fe为主,黏粒硅铝率(Sa)、黏粒硅铁铝率(Saf)均小于2.0,各剖面B层Al、Fe、P、Ti在黏粒中富集明显,Fe富集率稍大于Al;在土壤垂直带谱上,湿润富铁土一般分布于800 m以下,常湿富铁土介于800~1200 m,常湿雏形土在1200 m以上。罗浮山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铁铝化特性,具有有机碳累积明显、酸性强、盐基饱和度低、铝饱和度高等特点;归属为2个土纲、3个亚纲、4个土类和6个亚类。
董玉清贾重建卢瑛唐贤王超邱竞驰
关键词: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祁连山北山林区的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祁连山北山林区土壤资源丰富,在支撑植物生长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北山林区缺乏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制约了科技信息的交流。本文以祁连山北山林区为研究区域,以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针叶纯林、阔叶纯林和针阔混交林等...
何宇
关键词:土壤学
文献传递
四川省盆周山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土壤系统分类已是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为了完善我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在国家基础性科技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编制”的支持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土壤系统分类研究。本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周边中低山区域土壤作为研究对象...
付宏阳
关键词:盆周山区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
文献传递
滇中高原主要森林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被引量:3
2019年
为明确滇中高原主要森林土壤系统分类地位,并为云南森林土壤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基础,研究了滇中高原8个典型土壤的剖面特征和发生性状,通过分析土壤发生特性,划分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土壤进行系统分类。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剖面发育层次较明显,且均发育有淀积层,土体颜色以暗棕色和紫色为主,质地为偏砂质黏壤土;砾石含量在0.7%~42.4%之间,粘化率在0.53~2.56之间,淋溶作用较强。有机质含量在32.87~208.14g/kg之间,CEC含量在4.75~49.36cmol/kg之间,盐基离子以Mg^2+、Ca^2+为主,盐基饱和度在6.27%~90.74%之间;铁游离度在41%~95%之间。土壤风化程度一般,大部分剖面处于脱硅富铁铝化阶段。8个土壤剖面具有2个诊断表层、3个诊断表下层和6个诊断特性。8个土壤剖面(黄棕壤、山地红壤、紫色土)在发生分类上划分为3个土纲分别为淋溶土、铁铝土、初育土。在土壤系统分类方案中检索出3个土纲,3个亚纲,3个土类,3个亚类,分别为铁质干润雏形土、粘化干润富铁土、简育干润富铁土、铁质干润淋溶土。
肖蒙何欢王营哲熊俊芬何忠俊
关键词:滇中高原森林土壤发育特征
川西北地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川西北地区地势高亢,地形起伏复杂,地貌以丘状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总体上年均温较低,干湿季分明,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使得该区域水源充足,河流水系众多。气候和植被随地形和海拔产生明显分异,在地势较高的高原面上植被以草甸植物为主...
张楚
关键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层川西北
广西猫儿山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
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是认识土壤以及土壤资源调查、制图和评价的基础,当前,对其定量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已经成为国际土壤分类的大趋势。本论文以不同海拔高度的广西猫儿山10个典型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理化性质及...
付旋旋
关键词:土壤资源诊断层
南方石灰岩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前中国逐渐从土壤发生分类过渡到系统分类,与同地带其他土壤相比,石灰岩土壤由于其本身发育的特异性,在系统分类中需衡量的属性更为复杂。笔者总结分析中国南方石灰岩土壤发育特性,综述其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提出未来南方石灰岩土壤分类需进一步加深了解石灰岩地区地质演变及生态环境过程,运用多技术综合分类对比检索、检验土壤分类系统。同时,由于岩溶区"人多土少",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尤其应加强人为土诊断特性和现象的精细辨识,最终为推动石灰岩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袁红谢红霞罗兰芳黄运湘张杨珠
关键词:石灰岩土壤
中国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解亚热带山地成土环境下土壤形成规律和分类现状,推动中西部山地土壤发生学研究和土系建立,为山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有关中国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发育特性及其系统分类的研究资料,包括中国亚热带山地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和成土过程特点,亚热带山地土壤分类的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以及高级分类单元的垂直分布规律,基层分类单元的主要诊断指标。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亚热带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值得重视的4个方面:(1)深入理解亚热带山地土壤的地球化学和成土过程;(2)建立中国亚热带典型山地土壤的代表性土族、土系,检验和完善现有基层分类单元的诊断指标体系;(3)强化山地土壤系统分类中分析指标和数据标准化意识;(4)重视薄片微形态、现代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
盛浩周清黄运湘廖超林张杨珠
关键词:土壤分类土壤形成过程土系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
土壤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土壤分类是农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冀北地区土壤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应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明确了该区域内典型土...
李军
关键词:冀北土壤发生特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常庆瑞
作品数:376被引量:4,622H指数:3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GIS 陕北农牧交错带 黄土高原 叶绿素含量
安韶山
作品数:166被引量:3,099H指数:3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 植被恢复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郭琳娜
作品数:3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发生特性 富里酸 腐殖质特性 腐殖质 胡敏酸
齐雁冰
作品数:85被引量:1,124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高寒地区 荒漠化 土壤有机质 人工植被恢复 土壤
何忠俊
作品数:98被引量:919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滇重楼 锌 氮 养分含量 生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