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205篇“ 地学“的相关文章
煤炭开发推动地学研究发展被引量:2
2024年
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理论和技术对推动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煤炭开发技术与地学研究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煤炭开发地质保障技术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煤炭开发推动地学研究的科学内涵。认为,智能开采、深部开采、绿色开采对地质保障技术发展的需求,促进了“透明地质”“数字地质”以及“宜居地质”的技术进步,有利于地学学科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精度、拓展研究尺度。
王双明王双明谷超孙强耿济世王生全师庆民
关键词:煤炭开发地学研究地质保障
试论地学哲学的理论支柱
2024年
本文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地学哲学进行了通俗解读,强调地学哲学理论是大量地质工作实践的总结、升华、提炼。新中国大规模的地质找矿实践,产生了地学哲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一个是纵向研究深度最高的就矿找矿理论,另一个是横向适用范围最广的阶梯式发展理论。据此,本文阐述了就矿找矿理论和阶梯式发展理论的内涵,厘清两个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阐述了两个理论对于地质矿产工作的指导意义,以及对于地学哲学的内容丰富。论述了地学哲学理论与国际和历代有关哲学理论的关系,体现了地学哲学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以理论指导地质工作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地质工作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学哲学视角下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地质矿产工作发展阶梯下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对应的发展建议,探讨了地学哲学在战略性矿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运用,以期为新时代地质矿产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徐荣强胡魁
关键词:地学哲学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储上产
地学专业岩矿鉴定技能培养策略探讨
2024年
地学专业是一种高度实践导向的专业教育领域,其理论教学必须紧密地与实践或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成果。在最近的几年中,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地学专业的教育更多地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地质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岩矿鉴定这一基本技能,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进行岩矿鉴定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
于淑艳任乐雨于淑静
关键词:地学专业岩矿鉴定
地学知识图谱引导的遥感影像语义分割被引量:2
2024年
尽管深度语义分割网络有效提升了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性能,但其效果远未达到人类领域专家的目视解译水平。原因是人类视觉系统在进行遥感影像解译时,往往会综合运用视觉特征、语义信息和先验知识。然而,深度语义分割网络本质上是数据驱动的面向像素级损失反向优化的分类方法。这种基于像素级优化的深度语义分割网络,一方面受限于像素空间尺度,缺乏整体性目标线索挖掘;另一方面难以跨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知识之间的鸿沟,无法充分利用地学先验知识和空间语义信息。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地学知识图谱引导的遥感影像深度语义分割方法,运用从地学知识图谱中抽取的地物目标语义信息和地学先验知识构建实体级连通约束和实体间共生约束,引导深度语义分割网络训练。其中,实体级连通约束以连通域实体而非像素单元计算损失,得到实体级别的特征表示,使得分割结果更具整体性,边界模糊和随机噪声现象得到抑制。实体间共生约束将共生条件概率量化的空间共生知识嵌入到数据驱动的深度语义分割网络中,实现空间语义信息和地学先验知识对实体空间分布的约束引导和自动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在实体级连通约束和实体间共生约束的引导下,深度语义分割网络可以完成对实体级特征的学习并根据空间共生知识自动优化地物实体的空间分布,有效改善了遥感影像语义分割性能。
李彦胜武康欧阳松杨坤李和平张永军
一种基于多元地学的信息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边坡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元地学的信息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个传感器数据;对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压缩,获取数据压缩结果;对多个数据压缩结果进行融合,获取数据融合结果;根据数据融合结果,构建3D模型...
李灿刘京威单佳敏向籽霖李聚珍陈相史哲乐晨康又方王鹏斌
遥感影像地学分析的地理学原理及等级斑块建模框架
2024年
单纯借鉴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遥感地学分析问题。为此,以面向对象影像分析范式为例,剖析区域、尺度、格局与功能的地理学原理,将遥感影像地学分析视为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精细尺度下地理空间区域划分、等级结构表达、空间结构推断空间功能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等级斑块建模的循环迭代式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框架。该框架,首先由遥感影像与其它地理信息数据和知识共同构建能够表达地理空间的等级斑块模型;然后,依托等级斑块模型的上下层次关系和遥感影像特征,协同实现对象的精准识别;进而,使用精准识别结果更新等级斑块模型,提供更为精准的上下层次关系特征,从而实现后续迭代过程中更高精度的识别。此外,还提出了实现该框架的10条建议,例如为不同地理要素构建不同的等级斑块模型。该框架提供了一种地学知识引导下的遥感大数据智能解译思路,有望实现地学知识自动积累更新和遥感智能解译精度提升的协同互促。
王志华杨晓梅杨晓梅刘彬张俊瑶刘晓亮孟丹郜酷曾晓伟丁亚新
关键词:地理信息科学面向对象分类对地观测斑块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漓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2024年
漓江流域是我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探究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漓江流域1990、2000、2010、2020年4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地学信息图谱、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演变及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2020年漓江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和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域和草地波动减少,未利用地小幅增加;土地利用转移图谱以林地与耕地、草地之间相互转移以及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主;1990-2000年主要图谱单元类型发生的变化最剧烈,涨势图谱中新增林地最大,落势图谱中耕地萎缩最大,各县区存在明显差异;经济活动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壮大是导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杨淮深胡金龙青果丘思程胡安妮
关键词:漓江流域地学信息图谱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科西河流域滑坡空间分异研究
2024年
以科西河流域滑坡为例,对滑坡信息图谱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研究,归纳滑坡信息图谱由条件图谱、编目图谱、风险分布图谱和风险管理图谱组成,提出滑坡信息图谱按表达内容和功能的分类方法。基于滑坡条件图谱与编目图谱,采用空间统计的方法,揭示了研究区滑坡垂直向和纬度向分布与演化的空间分异规律:滑坡在垂直向200~1 000 m的高程段内为数量高密度区,400~1 200 m和2 800~3 600 m高程段面积比例大,北纬26°42′00″N~26°48′00″N为数量高密度区,26°42′00″N~26°48′00″N和27°24′00″N~27°30′00″N滑坡面积比例较大;相比1992年滑坡,新增滑坡在垂直向200~1 000 m和2 800~3 600 m高程段数量密度高,在3 200~3 400 m高程段面积比例较大,北纬26°48′00″N~26°54′00″N和27°48′00″N~27°54′00″N为高数量密度区,27°24′00″N~27°42′00″N为高面积比例区。
张建强黄宇黄宇陈容
关键词:地学信息图谱滑坡垂直地带性
基于文献的地学研究热点提取与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文献的地球科学热点提取与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根据地学期刊文献构建文献引文网络;步骤2:基于引文网络对地学期刊文献进行聚类;步骤3:采用主题构建方法基于文本统计提取热点关键词;步骤4:采用文...
吴律文盛淑茜亓杰星丁家昕傅洛伊王新兵
高阶图结构驱动的大规模地学领域知识图谱更新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高阶图结构驱动的大规模地学领域知识图谱更新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学知识图谱;地学知识图谱包括知识图谱要素和要素的文本信息;知识图谱要素包括知识实体和知识实体间的关系;利用关系网络建模方法对知识实...
谢潇鄂超薛冰伍庭晨朱伟康豪杰张春箫曹蓓蕾

相关作者

高锐
作品数:432被引量:2,679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深地震反射剖面 青藏高原 深地震反射 岩石圈 青藏高原东北缘
赵鹏大
作品数:244被引量:2,27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地质异常 地质教育 地球科学 成矿多样性 矿产资源
诸云强
作品数:205被引量:1,48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据共享 元数据 大数据 地理 地学
宋佳
作品数:80被引量:41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据共享 地学 地球系统 数据汇交 资源共享
白屯
作品数:69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科学 地球 地学 知识经济 生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