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0篇“ 地方种质“的相关文章
甘薯地方种质资源普查;评价及离体保存技术规程
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鲜食大豆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研究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变异,深入解析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机制,为鲜食大豆种质创新及品质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来自东北大豆生态区、北方大豆生态区、黄淮海大豆生态区和南方大豆生态区的133份大豆地方种质,在2021年连江春季、福清春季和秋季3个环境下对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进行表型测定,结合82187个高质量SNP标记,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LM(Q+K)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并以显著SNP位点为中心,两端各扩展119.07 kb连锁不平衡衰减距离为候选区间,根据候选区间内基因的注释和组织表达信息预测候选基因。【结果】3个环境下,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范围为3.37—33.84 mg·g^(-1),遗传变异系数为24.59%—32.69%,可溶性糖含量遗传率为68.1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江春季、福清春季和秋季3个环境下分别检测到与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的SNP有6、8和22个,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2.43%—29.27%,以表型变异解释率较高的9个显著SNP位点所在的候选区间进行搜索,共获得86个基因,结合基因注释和组织表达信息,进一步筛选到9个候选基因,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糖蛋白家族和糖类合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其中,Glyma.01g016500、Glyma.13g042100、Glyma.16g131800和Glyma.16g155300在大豆种子及荚中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的最具潜力候选基因。【结论】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36个与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关联的SNP,进一步筛选出9个候选基因可能参与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其中,Glyma.01g016500、Glyma.13g042100、Glyma.16g131800和Glyma.16g155300可作为调控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关键目标基因。
张玉梅丁文涛蓝新隆李清华胡润芳郭娜林国强赵晋铭
关键词: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高粱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为依托,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20-2021年在河北省内普查收集的136份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15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844~1.9926之间,变异系数在4.69%~68.00%之间,千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形的变异系数最大;株高与穗部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36份高粱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3个类群无明显地域聚类特点。第Ⅰ类群在穗部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进行工艺用高粱资源选育;第Ⅱ类群株高较低,可筛选矮秆高粱资源进行种质创新;第Ⅲ类群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可作为粒用高粱育种材料加以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0.182%,株高、穗部与籽粒性状是高粱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136份高粱的综合得分范围在0.107~1.147之间,以综合得分排序,筛选出肃宁高粱、长穗高粱、笤帚高粱、落黍等排名前1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资源。本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新征集的河北省高粱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及评价,以期为高粱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牛雪婧王新栋王金萍孙娟郄彦敏王丽娜耿立格
关键词:高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综合评价
132份甘薯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研究以132份甘薯地方种质为材料,对其表型性状、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32份甘薯地方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5.84%,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为6.33μg/g,最高为59.90μg/g,SSR分子标记的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5、Shannon’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3,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的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这132份甘薯地方种质可分为5个亚群。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84%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16%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综上所述,中国的甘薯地方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种质之间的遗传变异主要集中在亚群内部。这对于中国甘薯地方种资源的保护和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陈伊航唐朝臣张荣姚祝芳金晶炜王章英
关键词:甘薯表型性状SSR分子标记类胡萝卜素含量地方种质
江苏大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2
2023年
大豆是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植物蛋白和油脂的重要来源。江苏省是大豆的主要产区之一。依托2016-2019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苏省35个县(市/区)收集到203份大豆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对203份资源的2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大豆地方资源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12个形态特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311~1.3800,13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3850~2.0155。聚类分析可将203份大豆资源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内材料均存在一定的表型变异,第IV类群在产量性状方面的综合表现最好。主成分分析将表型评价因子简化为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361%。203份大豆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范围为0.140~1.385,以综合得分排名的先后顺序,筛选出7份江苏省优异大豆资源。本研究多角度评价了江苏省大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的遗传多样性,为后续大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孟珊徐婷婷朱小品狄佳春朱银杨欣邹淑琼杨雪覃翠华颜伟
关键词:大豆综合评价
金华猪地方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和建议被引量:1
2023年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金华两头乌”以下简称两头乌猪作为浙江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猪种,位居中国四大名猪之首,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享誉世界的金华火腿正是因为采用了两头乌猪后腿腌制而成,驰名海外。两头乌猪的珍稀血统和极品肉质,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国育种研究和选配的对象。可以说,金华猪对中国乃至全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外来猪种的引入,与我国许多地方猪品种一样,两头乌养殖数量和规模持续下降,生长速度慢、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偏低等劣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两头乌猪种的保护和产业化发展。2022年3月,金华市政府将两头乌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纳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竞争立项类政策范围。为此,对两头乌猪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进一步调研。
鲍苗青
关键词:畜禽品种资源金华猪养殖数量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护
江苏省辣椒地方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2023年
辣椒在江苏已有近300年的种植历史,演化出长灯笼椒、羊角椒等不同类型的地方种质资源。先后3次的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和收集,在江苏省收集辣椒地方种质资源87份,其中南京早椒得到了高效利用。20世纪70年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以南京早椒作为母本培育出我国第1个辣椒杂交品种早丰1号;在此之后,多家辣椒育种单位对南京早椒进行创新改良,培育出苏椒、江蔬、赣丰、昌蔬等多个品牌的辣椒杂交品种,推进了我国辣椒杂交品种的更新换代。
潘宝贵王述彬刘金兵刁卫平郭广君龚成胜高长洲朱现威
关键词:辣椒地方种质资源杂交品种
江西赣南地区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3年
为探明江西省赣南区域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遗传特点,基于25个表型性状对该区域67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质的1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800~1.2972,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673~2.0302;除生育期外,其余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由此可知,67份赣南区域芝麻地方种质的表型变异较大,部分性状的遗传基础广泛,改良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为主茎蒴节数、主茎蒴果数;主成分分析得出供试种质的4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蒴果性因子、粒重因子和生育期因子。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长蒴果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产型种质资源,类群Ⅲ可作为潜在选育高粒重型亲本材料,类群Ⅳ可作为潜在选育矮秆多蒴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张祖清王郅琪范呈根欧阳卫卫颜廷献颜小文乐美旺孙建
关键词:芝麻地方种质资源
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的111份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南昌对其22个表型性状(14个质量性状和8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Ward法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法研究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111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的顶芽色主要为浅绿色和绿色,顶叶和叶片形状均主要为缺刻型,顶叶色主要为绿色,叶色主要为绿色,叶主脉色、脉基色、叶柄主色、柄基色和茎主色均以绿色为主,株型主要为半直立,薯形主要为纺锤形和不规则形,薯皮主色以粉红色为主,薯肉主色为桔红、淡黄、黄和白色。14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31~2.01,平均为1.20,其中以薯形、薯皮主色和薯肉主色的H′较大,均大于1.50,叶色的H′最小;8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15%~60.56%,以中薯率和单株结薯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大于50.00%,茎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小;8个数量性状的H′为1.38~1.50,平均为1.43,以大薯率的H′最大,节间长的H′最小。主蔓长与节间长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茎直径和基部分枝数显著正相关(P<0.05);大薯率与基部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单株结薯数和中薯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11份甘薯地方种质资源可分为性状差异较大的四大类群,并从中筛选出3份综合性状优异的种质及1份高干物率种质,分别为北关白心薯、石园红薯、周畲黄心薯和修水大白薯。【结论】江西甘薯地方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尤其是薯块性状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空间。甘薯地方种质资源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肖满秋兰孟焦吴问胜潘皓张洋侯隆英
关键词:甘薯地方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江苏张家港优质地方种质资源山北香丝瓜配套高效栽培模式
2023年
地方特色品种的优势是通过不断的选育留种,保持稳定的优势性状,且更适应本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具有一方水土特性,也代表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山北香丝瓜是张家港市一个极其优质的地方特色品种,早熟性突出,品质优,产量高。从1984年起,张家港大圩埭(现属金港街道山北村)部分菜农开始专门种植香丝瓜,到20世纪90年代,周边农户和村庄也相继开始种植,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发展到几百亩,种植专业户一度发展到46户。2002年,丝瓜种植合作社成立,形成了丝瓜种植、销售、运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袁建玉陶笑李刚张兴洪侯喜林
关键词:高效栽培模式地方种质资源

相关作者

荣廷昭
作品数:317被引量:2,622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 SSR
万正煌
作品数:97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种质资源 绿豆 绿豆象 蚕豆 选育
潘光堂
作品数:330被引量:2,256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 SSR
柏光晓
作品数:41被引量:293H指数:10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玉米杂交种 种质资源 抗旱性 贵单8号
吕学高
作品数:69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农艺性状 粟米 栽培技术 普通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