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篇“ 地震动模拟“的相关文章
- 考虑土体非线性山-谷耦合复杂场地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
- 2024年
- 采用考虑局部场地非线性地震波散射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对山-谷耦合场地的地震动进行定量模拟分析。非线性地震波散射效应基于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和等效线性土体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山体的存在会增大沉积内的地震动反应,对短周期的地震波的放大效应更为显著,增幅可达50%。相较于单一沉积谷地地形的沉积谷地外部,山-谷耦合场地中山体地震响应有所减小。相比线性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时,沉积谷地地震动强度较线性时的结果有所降低,反应谱峰值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但山体影响更为显著。不同山体形状对谷地影响不同,对于谷地内部分点位影响的差别可达40%。该研究为山-谷耦合场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
- 何颖尹奔驰刘中宪丁晓凡
- 关键词:地震动模拟等效线性化
-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随机有限断层三分向地震动模拟
- 2024年
- 2023年12月18日23时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_(S)6.2地震,震中附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基于不同数据和方法反演得到的震源破裂过程还有争议,为模拟此次地震的地面运动,分别采用SW倾向与NE倾向的震源破裂模型,利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三分向地震动。选取震中距约100 km内的57个触发强震台站,模拟其三分向加速度时程、速度时程及5%阻尼比拟加速度反应谱(PSA)。结果表明,模拟的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峰值地面速度(PGV)能够体现地震动峰值的衰减规律,NE倾向的震源破裂模型会导致更大的地震动。模拟与观测记录的幅值接近、谱形相似,其中SW倾模型的PSA残差更小。基于三分向模拟地震动给出积石山M_(S)6.2地震的仪器烈度分布,SW倾向与NE倾向模型极震区烈度均达Ⅷ度,其中SW倾向模型与应急管理部发布的烈度图更加接近。积石山M_(S)6.2地震的模拟说明随机有限断层法可用于计算三分向地震动,并验证模拟输入震源、路径与场地参数的可靠性。
- 毛岚石玉成卢育霞卢育霞
- 关键词:地震动模拟地震烈度强震记录
-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强地震动模拟研究
- 2024年
- 为满足数字化时代应急处置的新要求,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发展,利用青海门源地区地下三维速度结构的模型和v S30数据,通过逐步迭代射线追踪法、格林函数位移解析相位谱和有限断层法的联合计算,以青海门源6.9级地震为例,获得具有地表土层放大效应的强地震动模拟数据,进而绘制出研究区内PGA和烈度分布模拟图;并与实际台站记录的PGA和实地调查烈度结果相比,其烈度区划范围基本一致,同时也验证此联合计算方法可用于未来地震灾害的快速评估,并为灾后应急救援提供参考。
- 师涵博张元生
- 1970年通海 M s7.7地震中通海盆地地震动模拟
- 2024年
- 1970年通海M s7.7地震是云南省近百年来发生的震级最大且烈度最高的一次强烈地震。通海盆地在此次地震中出现了IX~X度烈度异常区,震害严重。基于通海盆地新生界厚度和浅层速度结构等资料,建立了包含1970年通海地震发震断层和通海盆地的三维计算模型。采用凹凸体位于断层面不同深度的多个震源模型和三维谱元法模拟通海地震的地震动场。根据模拟地表速度峰值(peak ground velocity,PGV)分布与烈度对比,以及盆地内剖面时程,分析了地震动分布及通海盆地烈度异常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通海地震近断层极震区的棒锤型分布,可能是由近断层的破裂方向性效应引起,断层地表迹线东北侧山峰对地震动有较明显的放大作用。通海盆地的显著放大区域主要位于盆地西南IX度烈度异常区对应的凹陷区域,不同震源模型在该区域模拟的PGV均明显大于盆地其他区域。凹凸体位于地下10~16 km的震源模型模拟的烈度异常区明显大于调查烈度,凹凸体位于地下2~8 km的震源模型则比较接近。烈度异常区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盆地内体波和面波的叠加所致。凹凸体的深度不同,引起的盆地放大主频和倍数差异显著,凹凸体较浅的模型引起的盆地最深处的放大倍数约为凹凸体较深模型的2倍。
- 王信博刘启方
- 关键词:地震烈度
- 一种基于三频段分解合成的断层区地震动模拟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频段分解合成的断层区地震动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工程场地特征选取断层区地震动,将断层区地震动分解为永久位移成分、动力脉冲成分和高频底波;对永久位移成分和动力脉冲成分进行人工模拟处理或者调幅处理或...
- 江辉曾聪李辰李新宋光松赵星燕
- 高陡岩质边坡的地震动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的地震动模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高陡岩质边坡的现场工点资料确定边坡模型的砌筑结构;利用岩质边坡块体制作装置制作边坡模型的砌筑结构所需的若干块体单元;在模型箱内砌筑所述块体...
- 邵珠杰刘先锋胡金山王通袁胜洋田士军于基宁
- 考虑地形效应的随机有限断层法地震动模拟研究
- 2024年
- 为在强地震动模拟计算中实现地震动的地形效应,采用地震动随机模拟中的有限断层法,依据山地中的局部场地条件和地形特征,提出在随机模型中构建局部场地放大项和高频衰减联合的场地效应项表征地形效应的方法,并以位处于张家口典型山地地形的崇礼冬奥会场址区为研究区,结合近场地震构造背景,完成场址区可能面临的强地震动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计算得到崇礼场址区潜在最大地震动强度可能会达到210 cm/s 2;②山地模型与平层模型的对比研究得到不考虑地形效应的平层模型会低估地震动特性在山地地形的真实性;③在随机有限断层法中采用相应的局部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因子组成的场地联合效应实现地形效应的表达途径是可行的,并且本方法在山体地形效应强度估计的准确性和地震动场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贾晓辉曹秀玲王晓山
- 关键词:地形效应
- 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非平稳地震动模拟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非平稳地震动模拟方法及装置,适用于人工合成地震动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非平稳地震动模型及其模型参数;识别出实测强震记录中与所述模型参数相应的数据集;选定所述数据集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基...
- 刘章军吕庆霞刘子心徐博航阮鑫鑫
- 一种长周期地震动模拟生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周期地震动模拟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匹配目标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实际长周期地震动记录;然后通过面波粒子偏振特性将上述实际长周期地震动记录进行面波和体波分离,得到面波分量和体波分量;其次对得到的...
- 姜言刘烁宇辛景舟彭留留吴凤波唐启智李双江
- 黄土高原两次历史地震强地震动模拟
- 2023年
- 强地震动模拟是合理开展历史地震震害机理研究的基础.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综合考虑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的影响,分别进行了1654年天水地震和1920年海原地震强震动模拟.结果表明:(1)天水、海原地震PGA的最大值分别为2600 cm/s^(2)和3700 cm/s^(2),PGA等值线沿发震断层对称展布,分布范围具有随PGA值增大而逐渐减小的趋势;(2)两次地震PGV的变化规律与PGA相似,等值线的疏密程度与断层距成反比;(3)天水、海原地震SI的最大值分别为150 cm/s和200 cm/s,等值线与PGA、PGV的关联性较强;(4)与现有等震线图相比,两次地震的II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吻合度.作为合理确定地震动输入的一种途径,本文可为历史地震强地震动(高频)的快速模拟提供参考.
- 席书衡李孝波宣雨童王天虎柳耀阔
- 关键词:地震动模拟黄土高原
相关作者
- 王宏伟

- 作品数:76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动 M 地震动模拟 强震动记录
- 俞言祥

- 作品数:190被引量:1,28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动 地震 汶川地震 反应谱 地震动参数
- 任叶飞

- 作品数:143被引量:4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 强震动记录 地震动 M 强震
- 梁建文

- 作品数:334被引量:1,487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散射 平面SH波 层状半空间 解析解 地震动
- 温瑞智

- 作品数:235被引量:90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强震动记录 地震 地震动 强震记录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