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97篇“ 基础生物学“的相关文章
-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从基础生物学到临床
- 本书引进自ELSEVIER出版集团,是一部以基础生物学和线粒体相关疾病为视角,系统介绍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的著作。全书共分四篇,回顾了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维持、拟核组成、表观遗传特征和遗传与分离...
- (意)朱塞佩·加斯帕尔
- 塞拉利昂近海黄条[鱼予]基础生物学特征研究
- 2024年
- 黄条[鱼予](Sphyraena guachancho)是塞拉利昂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种,为全面了解其基础生物学特征,本研究根据2019-2021年共6个科学调查航次(9月、10月、12月、1月、4月和5月)采样的2 135尾黄条[鱼予]样品,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及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体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等基础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条[鱼予]体长范围为50~845 mm,优势组为175~345 mm(占比74.52%);体质量范围为0.9~4 000.8 g,优势组为25~225 g(占比71.33%)。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3.339×10^(-5)L^(2.758),呈负向异速生长。雌雄比例为0.56:1,雄性明显多于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Ⅴ期和Ⅵ期个体占比均较少。雌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269.982±2.340) mm、(259.846±3.397) mm。摄食等级以0级为主,随体长增加,空胃比例基本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繁殖个体的摄食强度较低。肥满度范围为0.59~1.25,随体长增加,肥满度基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旱雨季体长、体质量分布呈现明显差异,且在旱季有较多补充群体组成,不同月份黄条[鱼予]体长、体质量分布和体长-体质量关系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体长极显著影响性腺成熟度、摄食强度(P<0.01),不同月份性腺成熟度和摄食强度差异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丰富了西非塞拉利昂沿岸海域黄条[鱼予]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该海域黄条[鱼予]资源评估、开发利用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 张港琛赵国庆黄洪亮李灵智
- 关键词:生物学特征
- 香港地区《新高中基础生物学》教材中实验的特点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
- 2024年
- 以香港地区教材《新高中基础生物学》必修部分为例,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实验,并归纳其特点。研究表明,该教材中的观察性实验主要侧重于解剖形态的观察,探究性实验形成系列并具有开放性的实验体系,而设计性实验则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实验步骤的描述言简意赅,操作简便高效,并设有视频和模拟实验以辅助学生理解;实验插图规范清晰,强调安全教育,并标注结构名称,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 方艺璇刘燕华王佳黄晓霞
-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
- 香港地区《新高中基础生物学》教材中习题的特点与启示——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章节为例
- 2024年
- 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章节为例,分析香港地区《新高中基础生物学》教材习题的特点。研究发现,香港地区教材习题栏目种类多样,功能侧重不同;题型以多项选择题和结构题为主;习题难度层次清晰,具有大学入学考试的试题特色,且清楚标注了考查知识点的出处。通过以上分析,对内地生物学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提供参考。
- 方艺璇刘燕华董立群
- 关键词:习题高中生物学
- 基础生物学实验
-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实验基础知识(分五节);第三章技能类实验(包括八个实验);第四章基础类实验(包括十九个实验);第五章综合类实验(包括七个实验);第六章设计类实验(包括十个实验)。具体内容包括:常用生物学...
- 李秀明
- 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024年
- 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一种寄生性天敌。为探究温度对粗脊蚜茧蜂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15、20、25、30、35℃这5个温度下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寿命、寄生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在15℃时粗脊蚜茧蜂雌、雄蜂寿命均最长,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当温度为35℃时存活不超过1d。温度对粗脊蚜茧蜂的性比无显著影响。成虫羽化率和产卵量均在25℃时最高,分别为95.0%和186.4粒;寄生率在20℃时最高,为74.5%。成虫羽化率、寄生率和产卵量3个参数在20℃和25℃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在35℃时均为0。表明粗脊蚜茧蜂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25℃。本研究为粗脊蚜茧蜂的规模化扩繁及田间蚜虫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王浩高江伟胡清美石萍丽史爱民刘子超
- 关键词:温度羽化率成虫寿命寄生率产卵量
- 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基础生物学与生物入侵被引量:1
- 2023年
- 生物入侵是继栖息地破坏之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驱动因素。近年来,原产于南美洲地区的斑纹小贻贝(Mytella strigata)在印度-西太平洋海区被陆续报道,而我国台湾地区、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份同样发现斑纹小贻贝,且其已经建立可自我维持的种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入侵生物,斑纹小贻贝尚未引起国内海洋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足够重视,亟待查明其在我国沿海的分布现状、扩散趋势和生态影响等,为斑纹小贻贝的检测、监测、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综述了斑纹小贻贝的基础生物学特征和全球生物入侵现状,发现国内的斑纹小贻贝源于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于2014年左右通过船舶压舱水或船体生物污损的形式侵入我国南方沿海并迅速扩散。此外,斑纹小贻贝在我国的生物入侵处于“引进-传播”阶段,即将大规模扩繁,因此亟需开展应急清除行动。
- 马培振左晨霞李厚梅王海艳王海艳张振
- 关键词:基础生物学生物入侵
- 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与生物育种被引量:1
- 2023年
- 饲草作物在保障国家大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饲草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布局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研究和生物育种科技战略。本文综述了主要饲草作物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和主要性状功能基因研究进展,分析了以设计“理想饲草”为目标的饲草生物育种需要深度解析饲草特化生物学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饲草驯化性状的分子调控,并借鉴粮食作物驯化研究的前沿进展实现饲草作物的从头快速驯化。建议发挥我国在饲草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引领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与生物育种领域的突破。
- 景海春张景昱金京波刘志鹏张保才付春祥程佑发林浩才宏伟梁承志周姚曹晓风种康
- 关键词: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生物育种
- “基础生物学实验”全校公选课成绩评定方法研究
- 2023年
- “基础生物学实验”公选课面对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其生物学背景知识不同,因此设计合理的成绩评定方法一方面可以精确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可促进学生对基础生物学实验内容的掌握。本文总结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22个实验内容及其11项评分标准,同时分析了2000—2021年来自于38个学院、188个专业的3116位学生的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及一般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检验了来自不同学院和年级学生的成绩差别。分析结果表明:①各个学院学生的课程成绩并无显著差异;②学生在一些属性相似的实验课成绩表现比较一致,比如虾、鱼和小鼠解剖实验的成绩相关性强。这说明本课程的实验设计充分排除了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差异带来的实验成绩干扰因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公平学习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的机会。本文借助于多年的实验成绩来探索适合于公选课的成绩评定依据,并通过成绩分析结果合理调整评分依据,减少了不同专业带来的评分差异,可以为生物类通识课程改革和设计提供参考。
- 金晓芳高东浩王华梅张琪毛歆谢志雄
- 关键词:公选课统计分析
- 一种便携式鱼类基础生物学性状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鱼类基础生物学性状测量及样品采集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和可折叠支腿,可折叠支腿的上端与工作台面底部连接;工作台面上设有用于测量鱼类全长、体长的刻度板,一个采集样品工具盒,以及放置天平的平台。本实用...
- 熊美华邵科朱滨李伟涛徐念董微微阙延福廖小林
相关作者
- 陈新军

- 作品数:1,154被引量:2,822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柔鱼 茎柔鱼 阿根廷滑柔鱼 鸢乌贼 渔场
- 陆化杰

- 作品数:173被引量:45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阿根廷滑柔鱼 耳石 鸢乌贼 西南大西洋 角质
- 管政兵

- 作品数:55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克氏原螯虾 漆酶 酶学性质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双向电泳
- 陈旭升

- 作品数:58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Ε-聚赖氨酸 链霉菌 食品防腐剂 补料分批发酵 L-赖氨酸
- 廖祥儒

- 作品数:262被引量:1,618H指数:20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漆酶 植物 发酵 酶学性质 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