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2篇“ 复方苦参汤“的相关文章
- 复方苦参汤及其活性成分槲皮素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苦参汤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调节肠道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和相关机制,进一步研究复方苦参汤中与此相关的活性成分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该种机制的具体作用。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复方苦参汤(CSD)治...
- 高菲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苦参汤槲皮素
- 复方苦参汤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复方苦参汤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先将中药进行煎煮提取,直接利用提取液进行乳胶化,通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多层组装实现复方苦参汤中药组分的负载,载药率高,稳定性好;所述复方苦参汤灌肠剂具有微纳...
- 范恒李森张丽娟王景博邓双娇朱凤袁余懿
- 加味复方苦参汤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亚急性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加味复方苦参汤加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亚急性肛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小样本临床观察,根据对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式,将门诊收治的单纯使用加味复方苦参汤坐浴的患者(中药组)、单纯使用曲安...
- 吴澎泞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 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及自噬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及自噬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美沙拉嗪组,每组5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予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7 d制备UC小鼠模型。同时在造模第1天开始,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均以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灌胃,复方苦参汤组与美沙拉嗪组分别予复方苦参汤(7.28 g/kg)、美沙拉嗪(0.52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每天记录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末次灌胃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肉眼观察肠黏膜炎症损伤程度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促炎因子IL-1β和IL-18,以及泛素结合蛋白P62(P62)分子表达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而抑炎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下降(P<0.05),Bcl-2同源结构域(Beclin1)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蛋白和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参汤组与美沙拉嗪组的DAI评分、CMDI评分、促炎因子IL-1β和IL-18,以及P62分子均表达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而抑炎因子IL-4和IL-10,以及Beclin1、LC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复方苦参汤组的CMDI评分增加(P<0.05),IL-1β、IL-18及P62的表达均升高(P<0.05),而IL-4、IL-10,Beclin1、LC3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结肠长度以及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邓双娇左冬梅陈倩云刘与进李华蓉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苦参汤自噬炎症因子中药研究
- SIRT1在复方苦参汤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损伤和炎性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在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灌肠),柳氮磺吡啶组(300 mg/kg,灌胃),复方苦参汤(12 g/kg,灌肠)+SIRT1抑制剂(5 mg/kg EX527,腹腔注射)组,造模当天开始连续给药7 d。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SIRT1表达,ELISA法检测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和试剂盒分别检测结肠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乙酰化核因子κB(Acetyl NF-κB)、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过氧化氢酶(CAT)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复方苦参汤各剂量组小鼠DAI评分和结肠病理损伤均得到改善(P<0.01),SIRT1、SOD2、CAT表达升高(P<0.05,P<0.01),而Acetyl NF-κB蛋白表达、TNF-α、IL-6、IL-1β、MDA水平和ROS、MPO活性则降低(P<0.05,P<0.01)。EX527减弱了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P<0.05,P<0.01)。结论 复方苦参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SIRT1信号通路有关。
- 林子栋席作武刘洪波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溃疡性结肠炎SIRT1炎症反应
- 复方苦参汤联合HP-Exos调节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
-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由遗传、免疫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导致肠道炎症性改变和免疫失调。有研究表明低氧(Hypoxic,HP)预处理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 朱凤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外泌体复方苦参汤低氧
- 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使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治疗,研究组接受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瘙痒、疼痛、红斑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研究组瘙痒、疼痛、红斑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愈及显效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化过度型足癣采用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瘙痒、疼痛、红斑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薛东运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临床疗效
- 复方苦参汤通过调节肠道Th1及Th17细胞分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损伤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汤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苦参汤组及美沙拉嗪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予以3%葡聚糖硫酸钠饮用1周复制UC模型,复方苦参汤组及美沙拉嗪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处理,对照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灌胃,连续给药7 d。第8天处死所有小鼠,评估结肠组织损伤情况;qRT-PCR及ELISA检测结肠组织IFNγ、IL-17A、TNF-α、RORγt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中IFNγ及RORγt表达阳性的CD_(4)^(+)T细胞占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严重,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升高,结肠长度缩短,结肠组织中IFNγ、TNF-α、IL-17A、RORγt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中IFNγ^(+)及RORγt^(+)的CD_(4)^(+)T细胞占比也显著上升;而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苦参汤组及美沙拉嗪组小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有所减轻,IFNγ、TNF-α、IL-17A、RORγt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Th1及Th17细胞占比降低。结论复方苦参汤可通过降低Th1及Th17细胞分化及肠黏膜相关促炎因子表达缓解肠道炎症损伤。
- 朱凤韦春珠范恒刘星星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TH1TH17溃疡性结肠炎
- 范恒教授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被引量:7
- 2021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现代难治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病变范围广、并发症多、可癌变、治疗手段有限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范恒教授在中医药辨证诊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临床经验颇丰,其分析复发病因和致病特点,认为湿热蕴结是急性活动期的关键病机,清热燥湿当为治疗大法,强调形神共治,擅用复方苦参汤加减辨证治疗,尤以中药保留灌肠为特色,疗效颇佳。
- 冷雪媛范恒陈倩云
- 关键词:肠痈复方苦参汤溃疡性结肠炎中药保留灌肠名医经验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苦参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挖掘复方苦参汤潜在活性成分及其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TherapeuticTargetDatabase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将复方苦参汤活性成分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匹配,所得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PPI网络,借助Cyto NCA插件计算节点信息,经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使用Cytoscape构建可视化"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复方苦参汤的潜在活性药物成分有233个,包括槲皮素、木樨草素、槐异二氢黄酮A等。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有180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靶点为AKT1、MAPK1、MAPK3、STAT3、JUN、HSP90AA1等。主要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为: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复方苦参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 刘畅吴慧范恒
-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靶点
相关作者
- 范恒

- 作品数:252被引量:99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乌梅丸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 复方苦参汤 Β-ARRESTIN
- 段雪云

- 作品数:81被引量:374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苦参汤 缬草 指纹图谱
- 康健

- 作品数:98被引量:44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PPH术 直肠前突 血糖波动 临床疗效 消痔灵注射治疗
- 吴松涛

- 作品数:17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复方苦参汤 溃疡性结肠炎 黄芪甲苷 抗凝作用 爵床
- 曹吉勋

- 作品数:66被引量:221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肛瘘 中西医结合 便秘 紧缩术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