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篇“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被引量:1
- 2003年
-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瘤细胞分布于粘液样背景中,瘤细胞分布疏密不一,构成多细胞密集区与少细胞疏松区,瘤细胞呈短梭形、星状、上皮样。多细胞区瘤细胞呈束状围绕在血管周围,间质有丰富的薄壁小血管或毛细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4例Vimentin、Desmin阳性,3例SMA阳性,S-100和CD34均阴性。结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为软组织粘液性肿瘤,好发于女性生殖道,起源于肌纤维母细胞或纤维母细胞,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 徐潮徐如君王盈胡正琴刘燕萍苏智峰孙杏红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外阴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 罕见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2024年
- 本研究报道1例罕见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病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外阴部出现无痛性肿块而就诊。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为外阴AMF。文中详细描述了肿物的形态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对该罕见疾病的深入认识和诊疗提供参考。
- 田芸李俊魁曾健庄国丽王滨李耀辉梅兴明
- 关键词: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罕见病例病理学特征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表现1例
- 2024年
-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产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9月23日。肿瘤标志物无异常。专科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阴局部可见硬结,右侧外阴区可触及一约4 cm×4 cm的肿块,活动度尚可,质韧,皮温正常。入院诊断:会阴部肿物。
- 刘佳林张皓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MRI)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MRI表现1例被引量:2
- 2023年
- 该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MRI表现为外阴边界清楚的孤立性肿块, 与周围肌肉相比, T1WI呈低信号,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DWI呈高信号, ADC图显示扩散不受限, 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不伴有邻近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 王子堂张凌霞庞善军柏天军王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复发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B)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复发性外阴AMFB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0岁,5年前因外阴肿物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AMFB。现因自觉外阴部肿物6个月,高度怀疑外阴AMFB复发入院。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下方可见肿物凸起,表面皮肤完整,肿物深部凸向直肠,与肠管界限不清,大小约为5.0 cm×4.0 cm×4.0 cm,形态尚规则,界限尚清,活动性欠佳,无明显压痛,无溃破和皮损。浅表超声显示左侧大阴唇处可见范围约5.0 cm×4.0 cm×4.0 cm的稍低无回声光团,其内可见多处团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行外阴肿物切除术,结合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外阴AMFB复发。结论:AMFB虽较少见复发及恶变,但应高度重视AMFB的术后随访,以减少复发并提高治愈率。
- 贾荣霞周旭石贽堃包美静王冠群褚雨晴金洋林杨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外阴免疫组织化学复发
- 妊娠期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 2022年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1]。AMF常生长于女性外阴和阴道,少数生长于宫颈、盆腔或腹膜后[2-3],少见于男性的阴囊和腹股沟区域[4]。AMF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5]。临床中易误诊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平滑肌瘤或其他间叶组织肿瘤[6]。目前国内外有关妊娠期AMF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妊娠期外阴AMF的诊疗过程,旨在提高妇产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许英杰吕洪涛荣风年
- 关键词:外阴肿瘤软组织肿瘤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 一例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挑战性的病例报道
- 2022年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B)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外阴、阴道、尿道和腹股沟区,也可发生于宫颈、阔韧带等。到目前为止,外阴AMFB的病例很少报道,这是一种良性生殖器间质肿瘤,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前庭大腺囊肿或腹股沟疝,因此AMFB的诊断困难且具有挑战性。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例外阴AMFB。一名57岁妇女8个月前在左侧外阴发现了一个肿块,在我院接受了左侧外阴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左侧外阴肿块)AMFB”。期望本病例报告对AMFB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 郭施江梅珍肖国宏李丽娜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外阴良性肿物
-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FM)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分析1例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及相关文献资料,总结AFM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女性外阴AFM超声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血流丰富的实性肿物;术前超声检查可有助于AFM与前庭大腺囊肿及脂肪瘤的鉴别;而边界清晰与否则是AFM与侵袭性粘液血管瘤(AAM)的主要超声鉴别点。结论:临床工作中,对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外阴的无痛的且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血流丰富的实性肿物应该考虑到AFM的可能。
- 唐恬恬陈铃
- 关键词: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
- 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 AMF)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以及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院收治的1例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合文献分析本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具有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浆细胞,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象罕见。病理切片特点为密集细胞和稀疏细胞交替分布,血管分布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明显。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Desmin,CD34,Vimentin,ER均阳性。结论: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的外阴部良性软组织肿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仍需复查。
- 邹新雨李佳伟车艳辞
- 关键词:病理肌纤维母细胞瘤
- 女性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报道被引量:3
- 2019年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属于纤维母细胞性和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的一类肿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外阴,临床容易误诊。本文对1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从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鉴别诊断、预后等方面进行报道。
- 袁风菊王宪伟丁兀兀孟红吴宁
- 关键词: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