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79篇“ 大港油田“的相关文章
大港油田:一甲子的荣耀
2024年
踏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铿锵步伐,在一个甲子的时光里,大港石油人无惧风沙雪雨,攻克艰难险阻,造就了一片发展稳健、贡献不凡的热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我国石油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飞张胜捷鄂耀国
关键词:大港油田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石油
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地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4年
为确保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安全,并最大限度提升钻井时效,从该地区已钻井发生的钻井复杂情况入手,分析引起该区域钻井风险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1)研究区新近系馆陶组地层埋深较浅,岩石结构松散,底部发育不整合面,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埋藏较深,原始地层压力高,气油比高,这些地质特征导致该区钻井风险较高;(2)研究区钻井复杂情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漏失型,主要是井漏,二是溢出型,包括气侵、溢流和井涌等;(3)研究区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馆陶组底部弱固结的砂砾岩及馆陶组底部的不整合面,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沙一段异常高压和丰富的含气量;(4)应对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排查馆陶组底部砂砾岩的空间分布,应对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测试地层压力,并据此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调整钻井液密度。该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地区及地质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的钻井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聂芬意姜宁宁李敏王博赵子豪何成山
关键词:地质风险溢流井控安全歧口凹陷
大港油田埕海海洋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研究
2024年
大港油田埕海区块是我国渤海湾海洋油气的重要产区,位于渤海湾西部沿海,属于地震高发区,因此,在该海域进行海洋工程设计建造时,必须根据工程场地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等动力学参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采用共振柱试验仪对大港埕海海域0~120 m不同深度的海洋土土样进行土体动参数测试与研究。研究发现埕海海洋土动剪切模量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而降低、阻尼比随着动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发现围压与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近似成线性关系等规律。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海洋工程场地的设计、施工及抗震分析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祁磊边锋姚志广邓海峰许浩李春
关键词:海洋土共振柱动剪切模量阻尼比
智能机器人在大港油田西二联站库巡检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4年
长期以来,油田站库主要以传统人工运维方式进行管理,该种管理方式暴露出巡检效率低下、巡检工作不到位及生产管理落后等问题,造成站库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置。为了进一步优化站库巡检制度、简化工作流程,在大港油田西二联站库搭建了站库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该系统代替了传统系统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人工巡检模式。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了站库工作效率、保障了站库安全生产,有效地提高了油田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为油田智能化生产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
张勇程琦曾济楚梁斌
关键词: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
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成因及其对剩余油的影响——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
2024年
为明确辫状河储集层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馆陶组三段Ⅱ砂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开发生产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段隔夹层定量识别标准,确定了隔夹层层次结构、成因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区隔夹层可划分为砂组间隔层、单砂体间夹层和单砂体内夹层,分别发育在7级、8级和9级砂体构型界面附近。砂组间隔层与泛滥平原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有关,厚度多为几十厘米至数米,对油气的垂向分隔作用强,开发过程中边水沿着地层优先推进,导致边部水淹严重,剩余油多分布在远离注水井的复合心滩坝及辫状河道的上部。单砂体间夹层与废弃河道和冲沟中的细粒沉积有关,厚度一般为0~2 m,局部阻碍流体垂向运移,侧向上控制着不同砂体间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形成废弃河道控制型和冲沟控制型2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单砂体内夹层主要与侧积泥岩、落淤层和河道间泥质沉积有关,层内夹层厚度可达几十厘米,可形成侧积泥岩控制型、落淤层控制型及河道间泥岩控制型3种剩余油分布模式。
李航李胜利周练武马水平黄晓娣韩波李宁
关键词:大港油田馆陶组隔夹层泛滥平原废弃河道剩余油分布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绿色发展纪实
2024年
50万亩碱蓬草灿若红霞,映衬着盐碱荒滩生态之变;片片光伏板汇成“蓝色海洋”,实现年发电能力1亿千瓦·时以上;69万平方米浅层地热群、11座地下储气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60年来,大港油田时刻牢记中央企业责任担当,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实施“五化转型”重大战略部署,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四宜”石油新城,绘就了一幅安全绿色、生态美丽的国企新画卷。
左博文王轶众
关键词:发电能力生态优先地下储气库浅层地热
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水基钻井液技术
2023年
千探1井是目前大港油田部署的最深风险探井,构造位置为千米桥潜山板深4构造高点,完钻井深6165.77 m,垂深5990 m。该井所在区块下部地层地温梯度高,完钻井底温度高达204℃,创大港油田井底最高温度纪录,三开地层易塌、易漏,四开井段高含H_(2)S,新勘探地层岩性未知,要求钻井液体系能够兼顾储层保护和井下安全的需要。千探1井三开井段优选BH-KSM体系,通过强化物理封堵,优化施工措施,解决了地层易塌、易漏等问题。四开钻遇泥页岩后,在现场小型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体系转为抗高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施工中体系抗温性能良好,被H_(2)S污染后易处理,封堵性强,平均井径扩大率6.59%,井壁稳定效果好,固井质量优质,机械钻速高达5.59 m/h,创潜山井段机速最高纪录。全井施工零事故,创多项油田、区块施工纪录,为大港油田深层潜山勘探积累了宝贵经验。
刘腾蛟王英博肖成才王禹尚旺涛王振旺马杰
关键词:大港油田钻井液防塌无固相抑制性
大港油田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
2023年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入研究;引入费歇尔数理判别方法,创新产能评价指标,建立一套以饱和度下限动态分析以及多参数聚类为核心的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测井资料的精细化分析,明显提高了测井评价精度,有效提升了油田老井挖潜的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
李进柴公权陈晓明侯秀川薛宝印龚守捍
大港油田对标一体化管理思考
2023年
对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会计方法。本文以大港油田为例,通过探究构建完善的油田对标管理方法体系,应用于“决策支持建模、高效运营管理、综合效益评价、精准考核激励”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要素资源的统一集中配置和科学高效利用,推动油田实现效率和效益转型升级。
王昊若
关键词:大港油田对标管理
大港油田驴驹河储气库注采渗流机理研究
2023年
为深入研究大港油田板桥地区储气库在多周期注采过程中气水两相流体的渗流规律,以该地区驴驹河储气库储层岩心为对象,开展储层流体相渗特征及储层注采模拟岩心渗流特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气水交互驱替实验后,出现气水相渗滞后现象,孔隙系统中部分区域孔喉微小,导致相渗滞后现象更为明显;建库储层在周期性注采过程中,气驱水纯气带受膨胀携液作用影响,储气空间增加;气水过渡带受气水互锁作用影响,气相渗流及动用率降低。该研究可为驴驹河储气库开发动态分析、预测、调整、提高采收率、设计库容参数以及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后期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奠定基础,达到准确评价与预测储气库产能的目的。
周春明施金伶叶萍杨金英李燕
关键词:储气库储层流体大港油田

相关作者

杨勇
作品数:567被引量:3,164H指数:2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水平井 鄂尔多斯盆地 数值模拟 计算机
王瑞和
作品数:559被引量:2,474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究主题:固井 数值模拟 超临界二氧化碳 井底 破岩
朱维耀
作品数:384被引量:1,725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数学模型 页岩气 渗流 页岩 微米
李建忠
作品数:365被引量:6,281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催化剂 致密 资源潜力 页岩气 油气勘探
刘芳
作品数:336被引量:2,855H指数:22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
研究主题:进化算法 遗传算法 克隆选择 神经网络 免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