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篇“ 失根“的相关文章
- 失根的兰花
- 2024年
- (1)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所大学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这里除了鸟语,没有其他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2)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一般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
- 陈之藩
- 关键词:失根校园
- 数学教学,谨防几种“失根”现象
- 2024年
-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学生需要的,不是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建构自己的数学。数学教学,要谨防重方法、轻溯源,重指令、轻建构,重外显、轻内隐等“失根”现象。
- 王晓晨
- 关键词:小学数学内隐
- 失根·寻根·扎根:移民电影中“代际家庭”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困境
- 2024年
- 古往今来,移民现象从未断绝,由此所产生的“代际家庭”的文化撕裂与身份焦虑也从未停止过。从历史文化到题材电影,移民叙事母题下的社会史和文明史也总是被映照和投射在文艺作品当中。因此,这项研究将以近两年奥斯卡提名和获奖影片《米纳里》《瞬息全宇宙》为研究对象,从东方主义、流散理论等视角来探讨移民电影中所蕴含的三重境况:失根、寻根、扎根,为移民影像研究注入新活力。
- 马亚楠
- 关键词:身份认同文化困境
- 从实践主体谱系看原则主义的缺陷及失根危机——兼论“立心”和“感性大我”之培养的紧迫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医学伦理的原则主义在实践中体现了工具化和无力性。区分生命需要和片面的生存性需要的基础上给出了人的实践主体谱系,即感性小我、纯粹理性大我和感性大我。其中,只有感性大我是由生命性意志这种自由意志推动的具有独立人格的道德主体。上述缺陷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性的道德哲学的失根危机,即失去了可以产生感性大我的人之存在与道德的共同基础,也即真正的“良心”。在崭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给出了此种良心的知识。当代巨大的科技力量急切期待真正的道德回应,由此凸显了“立心”从而培养“感性大我”的紧迫性,也即人类文明再启蒙的紧迫性。
- 蔡昱
- 关键词:立心
- 失根的“人”与寻根的“树”——评马金莲的《孤独树》
- 2022年
- 马金莲甫一写作便引起了文坛的关注,这个“80后”作家下笔有如沧桑老人,直抵人生在世的核心命题。她写西海固故乡,写那里的贫穷、饥饿、苦难,将那些仿佛与我们隔着一个世纪的“陈旧”现实笔力稳健地托出。多年前,我在读张承志的《心灵史》时,就领教过那“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和“刚烈苦难的内里”。马金莲笔下的西海固依然有苍凉酷烈,但也多了温暖喜人的物之肌理和诗意。关于她的题材和风格,她的“农事诗”“碎媳妇”“时间长河”“‘赫拉巴尔’式的底层与孤独”,都已经被评论家们准确地道出并赋予了文化地理学和女性主义诗学等意义,此不赘述。
- 曹霞
- 关键词:《心灵史》西海固文化地理学女性主义诗学农事诗
- 论《花桥荣记》“ 失根人” 群像及其二重困境
- 2021年
- 电影《花桥荣记》改编自白先勇同名小说,以平缓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以春梦婆等为代表的“失根人”群体被迫离乡的生活艰辛与精神困顿。影片中“失根人”群像有——被迫离乡而归乡不得的现实宿命、梦寻往昔而梦碎他乡的精神宿命——两大宿命表征。宿命之下的“失根人”群体面对二重困境:艰难的生存困境呈现为动荡的政治时局、贫苦拮据的日常生活、欲望横流的社会现实等方面;复杂的精神困境则表现为在“回不去的过往”与“到不了的明天”之矛盾下的迷茫与悲凉。
- 蔡浪王奕祯
- 新加坡电影中的文化混杂与失根焦虑:以陈哲艺导演作品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陈哲艺是当下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导演,他的作品将新加坡电影带上世界舞台。陈哲艺的影像创作延续了新加坡华语电影的家庭题材与文化认同议题,他的两部电影《爸妈不在家》《热带雨》,是全球化、现代化、后殖民共同作用下的文化混合体。但文化混杂并未带来文化包容,反而造就了不同族裔、阶级、性别间的剥削,移民社会带来的反而是认同的缺失。电影以家庭为叙事空间,并通过女性个体经历,展现现代化新加坡社会的复杂权力关系。电影中,传统的华人文化与华文教育,在新加坡遭遇危机与挑战;多元文化组成的移民社会存在多重阶级剥削,新移民难以找到身份认同;多元文化混杂的新加坡,始终是全球化后殖民时代下权力关系的载体,更隐藏着集体化的认同缺失与失根焦虑。
- 黄诗娴
- 失根的漂泊者:空间理论视域下《偶遇者》中的移民身份困境解读
- 纳丁·戈迪默(1923-2014)是用英语写作的南非犹太裔作家,善于通过平凡人物的生活经历反映南非的社会现状。在其小说《偶遇者》中,成长于南非都市的富有白人女孩朱莉在本土文化中陷入身份困境,毅然远走他国,并最终决定留在阿...
- 孙凯瑜
- 文献传递
- 浅析《台北人》中失根的族群
- 2019年
- 白先勇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照片内容深刻,含蕴丰富,包含民族历史是变迁、异地人的乡愁、性向的冲突等,写作时将爱与关怀结合小说技巧,并透过人物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产生动人的艺术能量,是他作品在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本论文将以其《台北人》中的人物为研究范围,分析探讨这类撤退来台北居住的人们的生活情况与内心转折.
- 颜文婷
- 关键词:青春
- 从失根到生根--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寻根”意识
- 20世纪以来,20-30年代有美国“寻根”潮流,50-60年代有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潮流,60-70年代有台湾“失根一代”写作,80年代中后期有大陆寻根文学潮流,可见,“根”的重要意义始终贯穿于整个20世纪国内外文学中,“寻...
- 王言
- 关键词:中国当代小说寻根文学民族文化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庄绪静

-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归根 呼唤 教育回归生活 现代性危机 失根
- 王飞

- 作品数:122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语文教学 文学作品 心灵 师生 阅读教学
- 金艳红

-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归根 教师生存状态 教师 失根 获取信息能力
- 刘彼德

-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 研究主题:原住民 香蕉 游子 社会结构 社会
- 赵耀

- 作品数:16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集体无意识 现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