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1篇“ 婺剧“的相关文章
婺剧
婺剧,是浙江省古老的多声腔剧种之一,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腔,它们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婺剧表演传统深厚,风格粗犷,“文戏武做,武戏文做”,有着诸如“移步坐车”、“踢剑入鞘”、“一身两人”、“空中甩珠...
洪波
关键词:婺剧
堪赞大圣齐天豪 翁国生导演新编婺剧《三打白骨精》之武戏创新
2025年
翁国生曾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省戏剧界屡获佳绩、艺震四方的京昆武生,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文华表演奖”和“白玉兰戏剧主角奖”获得者。在近50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艰苦跋涉、身体力行,出演了丰富多彩的舞台形象,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京昆人物形象,博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后,他又“演而优则导”,花了7年时间勤奋攻读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获得戏剧导演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至今已先后编导了130多部各种舞台呈现样式、不同戏曲剧种的优秀作品。
周子清
关键词:中国戏剧梅花奖翁国生戏剧导演婺剧
浙江婺剧缘何强势出圈出彩
2024年
“此次婺剧专场演出走进塞尔维亚,让我们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今年1月,在塞尔维亚的尼什国家剧院,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带来的“2024欢乐春节婺剧专场”,在海外起一股中国旋风。
孙菊红谢玲慧
关键词:专场演出婺剧剧目创作
立法搭台,唱响五百年婺剧新声
2024年
一台婺剧舞江南,一出好戏道传承。婺剧俗称“金华戏”,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享有徽戏“正宗”、京剧“祖宗”、南戏“活化石”之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浙江文化印记”。2024年3月底,《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通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浙江省首部戏曲保护类地方性法规,也是金华市自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首次对非遗项目进行地方性立法。
金余根朱炫琦
关键词:婺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53年婺剧赴上海演出述论
2024年
1953年,华东戏曲研究院为了办好次年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组织浙江婺剧实验剧团赴上海演出,《中国戏曲志·浙江卷》记录“首次赴沪演出……以剧目丰富、声腔优美、表演富于乡土气息而引起华东、上海文艺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①,这是婺剧首次由政府出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在上海演出。
蒋羽乾
关键词:观摩演出婺剧中国戏曲志乡土气息
婺剧与南戏场上关系考
2024年
婺剧高腔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温州南戏的密切关系。南戏作为成熟的戏曲形式,在角色体制、表演、剧本形式等方面都为后世戏曲形式的形成和兴起奠定了基础。民间地方戏曲南戏与地方剧种婺剧都具有极强的民间性,婺剧在戏俗、表演体制方面都具有南戏的遗存特征。婺剧高腔虽因时代的原因有所变化,但在较多方面还保留着南戏的形制。从当下的剧种形态探寻早期的南戏信息是一条可行路径,通过对南戏与婺剧的音乐、曲牌、剧目、行当及演出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比探讨,可以为婺剧与南戏的研究及发展提供新思路。
赵丹荣李欣如
关键词:宋杂剧
缙云婺剧传承与基层社会治理
2024年
文章以缙云婺剧的“非遗”传承为案例,从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探讨婺剧传承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首先,缙云婺剧的传承是在民俗语境、学校语境、群众文化等多元语境的整合中,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进行的整体性传承;其次,婺剧传承跳出了“非遗”自身的框架,在和乡村振兴、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协同合作中,发挥了“非遗”在重建乡土团结、文化养老、公共文化服务、儿童母语教育等方面的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再次,缙云婺剧的传承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扶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的有机结合,这种“缙云模式”是活态的、日常的、实践的,为非遗保护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传承经验。
孙焱
关键词:传承基层社会治理母语文化
浅析婺剧小戏《僧尼会》的艺术特点
2024年
婺剧小戏《僧尼会》是金华本土的婺剧剧目,以新颖独特的故事结构和精美绝伦的舞台呈现,成为婺剧舞台上的一颗耀眼明星。本文通过对婺剧小戏《僧尼会》的题材选择、人物关系设立、舞台呈现和表演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其中蕴藏的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与传统民间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以期为中国戏曲艺术研究提供借鉴。
王跃丰
关键词:中国戏曲艺术婺剧舞台呈现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手法小戏
传统婺剧戏服元素的文创用品开发研究
2024年
目前婺剧戏服文创产品开发不系统,特色不突出,存在较大空白,开发前景广阔。项目重点开发婺剧传统戏服文创用品,将脸谱、虎头靠、云肩等元素融入设计,探索传承和发展婺剧戏服非遗文化的路径,推动文化产业振兴。
韩美徐正烨张敏婧黄炅王晗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
婺剧“赏·拓·演”路径探析——以花脸技艺文化传承为例
2024年
婺剧作为中国戏剧代表之一,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戏剧代表。在表演形式上,婺剧以歌颂真善美为主,批判丑陋和险恶,教育观众要明辨是非。本文从“赏·拓·演”三个方面研究婺剧的保护路径,以此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雪应
关键词:婺剧传承

相关作者

钱兴地
作品数:32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婺剧 儿童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儿童形象
邓琪瑛
作品数:18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婺剧 影戏 校园 皮影戏
汪静一
作品数:27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传承 婺剧 非洲音乐 音乐研究 西方歌剧
索奕双
作品数:111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光探测器 微流体 生物样品 光学显微镜 注射泵
施维
作品数:10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研究主题:婺剧 伴奏 剧团 唱调 二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