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24篇“ 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增殖基因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增殖基因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杨凌示范区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将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患者设为预后不良组(43例),其他患者为预后良好组(81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比较。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增殖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Dl(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增殖基因表达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增殖基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肿瘤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中PCNA、cyclin Dl、CDK4的表达量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占比34.68%(43/124);预后不良组PCNA、cyclin Dl、CDK4的表达量分别为3.05±0.56、2.48±0.44、2.14±0.32,预后良好组分别为2.31±0.51、1.79±0.38、1.81±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增殖基因表达量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均P<0.05)。ROC表明,联合检测增殖基因表达量对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增殖基因表达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
郭玉格刘维帅马平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增殖基因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不良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MMP-7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组织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TEN、MMP-7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资料,统计组织组织中PTEN、MMP-7表达情况,并查阅患者术后随访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组(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特征、预后情况下PTEN、MMP-7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OX、列线图分析PTEN、MMP-7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组织、MMP-7阳性表达率高于组织(P<0.05)。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PTEN、MMP-7阳性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FIGO分期Ⅱ期、<1/2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未转移、病理分级G_3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更高,而FIGO分期Ⅲ期、≥1/2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G_2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MMP-7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预后不良组肿瘤FIGO分期Ⅲ期、≥1/2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G_3以及MMP-7阳性表达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Cox回归分析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可能与PTEN阴性、MMP-7阳性有关(P<0.05)。PTEN阴性患者术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100分,MMP-7阳性患者术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62.5分;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绘制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预后不良风险的C-index为0.745(95%CI:0.666~0.825),提示模型辨别度良好。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多呈阴性表达、MMP-7多呈阳性表达,且PTEN、MMP-7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关,PTEN阴性、MMP-7阳性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增加,应引起重视。
杨元元刘俊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基质金属蛋白酶-7临床病理预后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和SKAP1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神经纤维瘤基因(NF1)和激酶相关磷蛋白1(SKAP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进行全子宫切除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NF1、SKAP1信使RNA(mRNA)水平,以及NF1、SKAP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 mRNA水平与SKAP1 mRN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F1和SKAP1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NF1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SKAP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F1和SKAP1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SKA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 mRNA水平与SKAP1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253,P=0.017)。不同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栓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蛋白和SKAP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NF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NF1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SKA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SKAP1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表达下调,SKAP1表达上调,且二者呈负相关,并与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栓有关,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季晓云周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家族成员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96例EC患者、120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及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刮宫患者的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为EC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三组均随访至2023年3月28日。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TIPE2、Ki67表达水平,分析TIPE2、Ki67表达水平与EC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且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在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有转移患者中高于Ⅱ期、淋巴结无转移患者(P<0.05),EC组织TIPE2表达水平在Ⅱ期、绝经及ER、PR阴性患者中高于Ⅰ期、未绝经及ER、PR阳性患者(P<0.05);EC组织Ki67表达水平在p53阳性患者中高于p53阴性患者(P<0.05),且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69,P<0.05)。与不良预后组相比,良好预后组EC组织TIPE2、Ki67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TIPE2、Ki67表达水平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05显著大于单一检测的AUC(P<0.05),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87.88%,预测价值较高。结论EC组织中TIPE2、Ki67呈高表达水平,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EC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翟一阳马韵翼翟俊英钮红丽王颖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核抗原临床病理预后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SOX11表达和cyclinD1 CDK4 Ki-67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Muts同源蛋白6(MSH6)、错配修复蛋白1抗原(MLH1),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2(PMS2)、mut S同种组织蛋白2(MSH2)]和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1(SOX1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表达及与增殖标记蛋白(Ki-67)、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5例,收集手术中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组织石蜡标本,并以45例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随访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5个月,依照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13例)和存活组(32例)。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旁正常组织中MMR蛋白和SOX11、cyclinD1、CDK4的表达情况及与Ki-67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旁正常组织比较,微卫星不稳定(d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SOX11、CDK4、cyclinD1、Ki-67表达水平较高,微卫星稳定(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SOX11、CDK4、cyclinD1、Ki-67表达水平较低(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SOX11表达与CDK4、Ki-67、cyclinD1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SOX1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家族史、临床分期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MMR表达、SOX11表达、临床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与MMR、SOX11单项诊断相比,MMR、SOX11联合检测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MMR、SOX11、Ki-67、cyclinD1、CDK4表达水平较高,MMR、SOX11阳性表达与CDK4、cyclinD1、Ki-67表达均呈正相关。肿瘤家族史、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MMR表达、SOX11表达、临床分期均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丽燕郑旭旭
关键词:癌旁正常组织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基于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扩增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以分子分型为背景,分析不同p53表达模式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扩增情况、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行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EC患者28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患者术后石蜡包埋块切片肿瘤组织的HER2基因表达扩增情况,并确认p53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数据并追踪随访。结果HER2阳性患者与HER2阴性患者在发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化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及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HER2阴性患者(45.45%比95.16%、45.45%比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与p53突变型表达呈正相关性(r=0.409,P<0.01)。在p53野生型EC患者中,HER2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98.39%,HER2阳性患者为100.00%;在p53突变型EC患者中,则分别为58.05%、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四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50%、100.00%、60.20%及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组织中HER2阳性过表达与p53突变型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存在内在协同性;HER2阳性过表达是EC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存在HER2阳性过表达、p53突变型表达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较其他患者更差。
王磊磊王秀莹韩璐朱成功郭显厅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预后
子宫内膜癌组织CTGF、TWIST1、NCAPH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TWIST1和非平滑肌细胞凝聚素Ⅰ复合亚单位H(NCAPH)蛋白的表达,以及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68例(子宫内膜癌组)、不典型增生42例(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30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3组CTGF、TWIST1和NCAPH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CTGF、TWIST1和NCAPH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CTGF、TWIST1和NCAPH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组CTGF、TWIST1和NCAPH阳性表达患者的累积总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CTGF、TWIST1和NCAPH阳性表达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CTGF、TWIST1和NCAPH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三者可作为预测生存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丁其培卢红陆月梅薛晓玲陈薇章杨韦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TWIST1预后
子宫内膜癌组织NF-κB、STAT3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意义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子宫内膜癌(EC)组织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1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术中切除的新鲜子宫内膜癌肿瘤组织标本(肿瘤组)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调查患者的病理特征、随访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肿瘤组NF-κB、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8例患者中,不同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患者的NF-κB、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2023年6月1日,生存患者NF-κB、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F-κB、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影响预后中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多伴随有NF-κB、STAT3蛋白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情况都存在相关性。
梁伟华张海俊裴学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核因子ΚB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早期子宫内膜癌组织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2024年
目的筛查Ⅰ期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质,探索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期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确诊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组织及配对组织标本10对,运用蛋白质谱分析技术,寻找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挑选其中可能成为肿瘤标志物的蛋白质因子。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远端组织中共找到了差异表达的蛋白质62个,其中表达显著上调的有37个,表达下调的有25个,其中MGAT4A和FBXO44两个蛋白质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显著表达上调。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组织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MGAT4A和FBXO44蛋白质较正常内膜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有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王欣郭翕陈霞辉高雪王轶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分析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ratifi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ratifin(SFN)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比较55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N的表达水平。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癌组织96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6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SFN表达水平,并分析SFN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均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SFN表达水平在手术病理学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N低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SFN高表达患者(均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与手术病理学分期是影响患者DF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组织学分级与SFN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FN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左世凯王武亮王利君王璐郭依琳凡志祥刘琳洁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STRATIFIN病理特征临床预后

相关作者

张淑兰
作品数:539被引量:2,28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卵巢癌 卵巢肿瘤 宫颈肿瘤 表达及意义
马晓欣
作品数:189被引量:84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病变 中国专家共识 子宫内膜癌组织 表达及临床意义
徐红
作品数:133被引量:635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癌组织 腹腔镜 免疫组织化学
戴淑真
作品数:165被引量:633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PTEN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杨清
作品数:413被引量:2,920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宫腔镜 剖宫产瘢痕妊娠 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