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安宁河断裂“的相关文章
基于模拟高频GNSS数据的安宁河断裂强震滑动分布快速反演研究
2024年
为了探讨现有的高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连续台站在强震潜能较高的安宁河断裂未来强震发生时震级快速预估、滑动分布快速反演的可靠性与时效性,利用以震间闭锁模型为约束的运动学数值模拟方法,合成1100个Mw 6.5~7.5地震事件或破裂情景,模拟得到带有随机噪声信号的高频GNSS位移波形,结合最速下降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统计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GNSS连续台站能够在8 s左右反演得到初始震级(Mw 6.2),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或破裂完成之前反演得到准确的震级结果与滑动分布结果。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即将加密建设的GNSS连续台站,能够为区域内强震震级快速估计、滑动分布快速反演甚至断层破裂优势方向予以更加有效地刻画。研究结果证实了利用高频GNSS数据在安宁河断裂强震震级快速估计和有限断层滑动分布快速反演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该区域强震速报预警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高志钰李彦川单新建黄星
关键词:滑动分布反演安宁河断裂
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冲断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来自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的证据被引量:1
2024年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变形方式和时限是验证高原形成众多大陆岩石圈变形动力学端员模型的关键。近年发展起来的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技术为精确限定褶皱-冲断带变形时限提供了有效手段。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系作为伴随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山和高原物质侧向挤出过程形成的大型左旋走滑断裂系,其变形过程可为解译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应力向东传递方式提供关键证据。本文选取安宁河断裂冕宁—西昌段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构造解析以明确其构造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断层泥自生伊利石K-Ar定年研究,以期精确限定安宁河断裂脆性变形的时间。构造解析表明安宁河断裂在近EW向挤压作用下经历了冲断变形,断层带发育碎斑岩和断层泥,指示为脆性变形。安宁河断裂不同粒级断层泥样品的黏土矿物学和伊利石K-Ar定年分析揭示,随着样品粒级减小,高温2M1型伊利石含量相对低温1M/1Md型伊利石含量逐渐减少,其K-Ar年龄总体呈变年轻趋势,表明不同粒级伊利石K-Ar年龄是由碎屑2M1型和自生1M/1Md型两个多型端员组成的混合年龄。伊利石年龄分析获得自生1M/1Md型伊利石的年龄为(42.6±9.4)Ma,表明安宁河断裂经历了始新世中期的冲断变形。结合前人构造变形、沉积学、低温热年代学和古地磁等研究,我们认为始新世中期青藏高原腹地及其周缘褶皱-冲断带发生准同期的构造挤压变形,其动力学机制可能与印度-欧亚板块硬碰撞以及青藏高原地块的陆内俯冲所导致的先存构造带活化有关。始新世中期安宁河断裂发生冲断变形直接证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初期的远程应力已传递至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
童馗李智武刘树根I.Tonguç UYSAL施泽进施泽进李金玺武文慧武文慧刘升武李轲华天
关键词:安宁河断裂断层泥自生伊利石
安宁河断裂西支全新世活动证据
2023年
安宁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主要构成断裂之一,在冕宁县城附近因南河断裂与其汇交,导致该区域断层几何结构复杂。通过地质考察和探槽开挖,新发现了一段全新世活动断裂,命名为安宁河断裂西支。通过典型断错地貌位移测量和年代学样品测试得到调查点左旋滑动速率为(1.6±0.2)mm/a。开挖的古地震探槽揭示了2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2300±30)~(1700±30)a BP之间的一次地震和公元1536年7½级地震。已有研究在安宁河断裂南段获得的2次大地震事件与本次探槽揭示的地震事件时间较好地对应,说明安宁河断裂南段的大震事件可能导致了安宁河断裂西支同时破裂。
罗浩李佩朱志强徐伟余秋兵刘志成高玮周青春钟慧高战武
关键词:安宁河断裂古地震滑动速率活动断层
安宁河断裂带浅部结构与莫霍面深度研究
安宁河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东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接鲜水河断裂,南连则木河断裂,全长近200km。作为一条左旋走滑断裂,在青藏高原物质东向挤出和四川盆地阻拦作用下,安宁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非常剧烈。然而,该地区近期研究表...
陈则强
关键词:断裂带地震活动莫霍面
利用重复地震研究安宁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深部滑动速率
2023年
基于西昌流动台阵和安宁河断裂带附近固定台站2013—2019年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资料,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进行相似地震识别,同时对P,S震相到时进行校正。结合S−P相对到时差约束地震相对距离的方法,在安宁河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识别得到10组重复地震。对研究区内近震事件和重复地震分别进行重定位,并根据重复地震发震时间间隔计算断裂带深部滑动速率。结果显示:汶川—茂县断裂带西南段滑动速率约为4.37—6.09 mm/a;安宁河断裂带北段滑动速率约为2.30 mm/a;木里地区滑动速率在2.03—8.46 mm/a之间。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汶川—茂县断裂西南段处于持续蠕滑状态,与孕震凹凸体附近的断层运动特征相符,暗示该区可能存在发生强震的风险;由重复地震和地震重定位结果推测安宁河断裂带具有北段蠕滑、南段闭锁的特征;木里地区浅部地震事件数量多于深部,且浅部滑动速率高于深部,符合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
史克旭周聪张佩张蒙
关键词:重复地震安宁河断裂
龙门山和安宁河断裂带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
2023年
利用2008—2021年区域地震台网及部分流动地震台阵的近震走时观测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四川盆地浅部呈明显的低速异常,在前陆盆地低速异常可一直延伸至约15 km深,推测与该地区接收大量来自青藏高原东缘的沉积物有关;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中上地壳存在一些与断裂带平行的高速异常体,它们较好地揭示了该地区穹隆体和逆冲推覆体深浅部的分布特征,例如,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中部的彭灌穹隆体下延深度可达15 km左右,而与之相邻的雪隆山穹隆体下延深度不超过5 km。在安宁河断裂带与大凉山断裂带之间存在震源深度超过20 km的微震活动带,其分布形态与P波高速异常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推测高速异常体的存在可能导致地壳内部脆韧性转换带深度的增加,并且受安宁河与大凉山交会部位强烈变形的影响,该地区出现深度较大的地震活动。上述结果为认识该地区的深部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肖雨辰吴建平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青藏高原东缘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
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磁组构特征被引量:3
2022年
安宁河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高原隆升和侧向生长的理想对象。为了进一步厘清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本文对该断裂带中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磁组构研究,厘定了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和序列,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解析表明,安宁河断裂带存在三期构造变形。据切割关系判断,第一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SW向,造成局部断层的逆冲和右旋走滑运动。第二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E–W向,形成走向近N–S的劈理带。第三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SE向,以断层的逆冲活动为主。(2)岩石磁学结果表明,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主要载磁矿物为顺磁性的硅酸盐矿物。安宁河断裂带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磁化率椭球体以扁圆型为主,表明安宁河断裂带以挤压、剪切变形为主。最小磁化率主轴方位表明安宁河断裂带曾受NW–SE向和E–W向主压应力控制。构造变形与磁组构对比研究表明,多期脆性变形下,磁组构对应变的记录具有差异性。在脆性变形地区开展磁组构研究,应建立在构造解析基础之上。(3)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地层不整合关系以及年代学研究,本文推测早期NE–SW向挤压可能与印亚板块初始碰撞相关。NE–SW向应力场控制下,安宁河断裂重新激活。E–W向应力可能主要响应青藏高原的向东生长,可能主要发生在渐新世到早中新世。NW–SE向应力可能主要响应青藏高原的南东向生长,即川滇地块的侧向挤出。在此期间,鲜水河断裂安宁河断裂和小江断裂自北向南以走滑形式贯通。
华天李金玺李智武袁梦雨蔡鸿燕童馗王自剑李轲刘树根曾璐
关键词: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磁组构
龙门山和安宁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青藏高原持续隆升、扩张,青藏高原周缘构造活动复杂,深大断裂发育。龙门山和安宁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扬子块体的边界带,周边地区地壳结构横向变化剧烈。研究区地震...
肖雨辰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青藏高原东缘安宁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
安宁河断裂及周边地区应力场分布特征
2022年
1研究背景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现代地壳构造活动控制着地震的孕育发展过程和发震力学机制(阚荣举等,1977),应力场反演是研究大地震的发震断裂构造的有效方法(Hardebeck et al,2001,2004;Yoshida et al,2012),而地震震源机制解是研究构造应力场的基础数据。Gephart等(1984)提出一种通过对震源机制解进行网格搜索从而反演区域应力场的方法。Michael(1984)和Hardebeck(2006)提出一种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技术对应力场进行线性反演的方法,并由Martínez等(2014)于2014年将其写成Matlab程序M_(S)ATSI。诸多学者利用此方法对区域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王晓山等,2015;郭祥云等,2017;祁玉萍等,2018;崔子健等;2019)。
苏珊
关键词:安宁河断裂震源机制解应力场反演
震源岩石同震变形特征与机制 ——以安宁河断裂为例
假玄武玻璃和碎裂岩记录了脆塑性转化带和韧性流动层的瞬态地震滑移。研究假玄武玻璃的成因机制可以为揭示地震断层滑动和同震过程提供最直接的地质证据。安宁河断裂带强震频发,断层带内脆性破裂与深部韧性剪切变形共存,在韧性变形的构造...
戴文浩
关键词:假玄武玻璃碎裂岩糜棱岩安宁河断裂同震变形

相关作者

宫会玲
作品数:27被引量:26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安宁河断裂 晚第四纪 DEM 古地震
冉勇康
作品数:148被引量:3,418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震 地震 晚第四纪 大地震 探槽
陈立春
作品数:100被引量:2,12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古地震 地震 晚第四纪 M 汶川地震
闻学泽
作品数:147被引量:3,662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断裂带 强震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程建武
作品数:48被引量:30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晚第四纪 阶地 西南天山 剪切波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