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3篇“ 定期体检“的相关文章
- 定期体检:校正健康的坐标
- 2024年
- 如果说体检是一场属于大人的考试,那么体检报告单就是我们健康管理的成绩单。伴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体检已经成为健康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眼花缭乱的体检套餐和晦涩难懂的体检结果也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体检对于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到底有没有效果?到底应该怎么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体检套餐?拿到体检报告单后,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结果并采取下一步行动呢?
- 游星
- 关键词:定期体检体检结果报告单全民健康意识健康
- 定期体检,筑牢防控肿瘤的坚实防线
- 2024年
- 在医学领域,肿瘤是一大挑战,其早期识别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现代医学借助医学影像、基因检测等技术,已能更精准、快速地识别肿瘤。然而,公众对肿瘤早期症状的认知与警觉才是首道防线。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癌症病例数激增,且癌症正趋向年轻化。因此,提高肿瘤防范意识,加强对肿瘤的早期认知,至关重要。
- 刘家敏
- 关键词:定期体检肿瘤早期医学影像基因检测数据显示
- 连续定期体检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连续参加体检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老年人身心的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连续3年参加老年体检的213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问卷(B-APQ)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自我感知老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连续参加老年体检的老年人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46.24±8.83)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连续体检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休闲活动频次、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自我老化感知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连续体检老年人自我老化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应关注高龄和丧偶老年人身心状况,加强评估及健康指导,多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多样的文体活动,使老年人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改善老化感知,实现积极老化。
- 刘春燕
- 关键词:老年人
- 定期体检及健康管理干预在慢性病早期诊断及预防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研究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干预在慢性病早期诊断以及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招募的200例慢性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两组患者采取定期体检,对照组患者在体检期间不采取任何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体检期间采取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正确掌握率、健康行为保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病相关知识正确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保持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防中,应用定期体检以及健康管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对慢性病进行合理认知,并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价值较高。
- 张君
- 关键词:定期体检慢性病
- 多角色定位服务干预模式在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角色定位服务干预模式在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在本院定期体检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多角色定位服务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体检结果指标,并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风险感知指标和自我效能评分进行比较,评估两组患者对体检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体检时间少于参照组,体检效率和体检可信度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身体诊疗风险、社会心理风险和经济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沟通交流、服务礼仪及态度、主动引导和健康教育等体检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多角色定位服务干预模式可提高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体检效果,改善患者风险感知指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体检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朱丹谭杨艳
- 关键词: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
- 我国城镇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房屋安全事关生命安全和百姓福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镇房屋已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增量结构调整和存量提质改造、安全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城镇存量房屋规模大,“老龄化”严重,过去一段时间积累的房屋安全风险逐步显现,因此,加快建立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是消除城镇房屋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体检制度的现状特征、体检内容以及国外房屋体检实施模式等,并参考借鉴有关经验,对我国城镇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 王书鹏
- 定期体检中心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作用
- 2024年
-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定期体检中心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以50例体检中心2型糖尿病患者为样本,抽签后分组,有一般组、定期组,均有25例,一般组行常规体检中心干预,定期组行定期体检中心护理,调查时间为2022年4月-2024年4月,监测血糖指标并比较各组控制达标率,评估自管能力并统计安全事件。结果 施护前对三项血糖相关的指标实施监测,定期组和一般组未构成差异,P>0.05。施护后对三项血糖相关的指标实施监测,均有大幅下降表现,两组之中定期组更低,P<0.05。定期组有100.00%的空腹血糖达标率,有96.00%的餐后2h血糖达标率,有100.00%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一般组,P<0.05。施护前统计ESCA评分以及各患者的GSES评分,定期组和一般组未构成差异,P>0.05。施护后统计ESCA评分以及各患者的GSES评分,均有大幅上升表现,两组之中定期组更高,P<0.05。定期组有4.00%的低血糖率,有0.00%的急性发作率,均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定期体检中心护理方案下的血糖调控效果好,能维持较高血糖达标率,且能提高自管能力,减少2型糖尿病相关的安全事件。
- 张琪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安全事件
- “健康教育+症状监测+定期体检”的社区接触者中结核病患者发现模式实施效果浅析
- 背景要实现无结核世界的愿景,在结核病患者接触者中仅干预密切接触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社区接触者也纳入干预范围。接触者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到发生为结核病是一个隐蔽的过程,病程有快有慢,且仅有5%-10%的结核感染者会发展成...
- 秦玉宝房宏霞
- 关键词:吸毒人群
- 定期体检及健康管理对慢性病早期诊断预防的影响
- 2023年
- 分析定期体检及健康管理对慢性病早期诊断预防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取样1000例,皆为2021年08月至2022年08月招募的志愿者,按顺序编码分2组,500例/组,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组定期体检,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对比血脂、血糖、血压、尿酸指标,慢性病发病率和依从性评分。结果 管理后,观察组血脂、血糖、血压、尿酸指标更优,观察组慢性病发病率比对照组低,依从性总分(94.32±4.30)分,比对照组(87.45±4.88)分高,P<0.05。结论 定期体检及健康管理可提升受检者依从性,改善其血脂、血糖、血压、尿酸指标,有效筛查早期慢性病。
- 阮艳
- 关键词:健康管理定期体检
- 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对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对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风险感知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行定期体检的2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体检中全程等待时间和体检完成时间,干预前后风险感知、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SES)、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和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体检全程等待时间和体检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风险感知各维度(身体诊疗风险、社会心理风险、经济风险)评分、CDSES各项评分、ASAS-R-C评分和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角色定位服务模式应用于定期体检老年慢性病患者,能有效缩短体检时间,明显提高患者风险感知和自我效能,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护患关系信任度亦有所提高,应用价值显著。
- 贲婷梁媛潘立玉韩丹丹
- 关键词:慢性病体检风险感知自我效能
相关作者
- 马磊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定期体检 体检项目 城镇老年人 健康查体 老年人
- 孙文兵

- 作品数:290被引量:1,1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肝细胞癌 肝癌 肝细胞
- 王彦平

- 作品数:26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信息系统 健康体检 人力资源管理 体检 氧气湿化液
- 高君

- 作品数:103被引量:4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血管瘤
- 柯山

- 作品数:64被引量:343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研究主题: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治疗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