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篇“ 室内气流组织“的相关文章
某大型演艺场馆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k-ε湍流模型对某演艺中心的室内气流组织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夏、冬及过渡季三个季节场馆内空气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送风口角度和送风风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大空间的气流组织,探讨了大型室内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了室内环境的改善策略与优化方案.
韩腾张伟
关键词: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温度分布
医院门诊室内气流组织及空气品质优化研究
随着新冠肺炎和流感的周期性爆发,人们对室内通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许多建筑室内通风不足、空气质量较差,这不仅会增加传染性疾病的感染风险,还会影响室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
黄凌云
关键词:气流组织室内空气品质数值模拟
不同通风方案对医院门诊室内气流组织及空气品质的影响研究
2023年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诊室通风模型,将上送上排、上送下排、地板送上排3种送风方式与2种换气次数(ACH=3/6 h^(-1))相结合,对比研究了6种通风方案对室内气流组织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采用吹风感指数、能量利用系数及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换气次数,室内CO_(2)浓度均能从超标状态降低至标准规定的1000×10^(-6)以内,且降幅均超过200×10^(-6);采用上送下排方案,有助于提高人员舒适性和送风能量利用系数,但污染物去除效率最低,无法有效去除室内污染物;采用地板送上排方案时,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2种换气次数下分别为1.24和1.49,但在低风速下人员吹风感指数最高,影响人员舒适性,可通过提高换气次数有效缓解。
黄凌云吴晋程远达朱旭伟赵昱魏国栋
关键词:气流组织污染物浓度
排风方式对高速列车客室内气流组织和呼吸污染物扩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高速列车载客量大、运行时间长,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乘车舒适性和客室空气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CFD),建立了满载工况的全尺寸车厢模型.以客室顶部中间送风为例,针对两端排风、下端排风、上端排风以及改变两侧排风流量比的上端排风,对比分析了客室内的流场结构以及呼吸污染物扩散特性.采用不均匀系数、能量利用系数、通风效率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上端排风方式时,客室内的综合评价指标最优,室内平均浓度不足500 ppm(parts per million),稀释倍数超过10000倍.当乘客与污染源向前间隔超过两排或者向后间隔超过一排时,污染物浓度降低至500 ppm以下,可以有效控制前后扩散距离.根据污染物扩散规律,为进一步阻止乘客之间的交叉传播,应避免第B列与第C列乘客相邻乘坐.
吴松波李田易彩张继业张继业
关键词:高速列车示踪气体室内流场污染物扩散
空调器位置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空调房中的气流组织会直接影响体感舒适度。为提高空调器的应用效率,优化室内气流组织,本文以北京某商住楼项目为例,简述其空调器的要求与整体设计。基于对室内气流组织评价指标的梳理,即温度梯度、活动区风速、气流分布等,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确认模型边界条件,探究空调器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以期为同类型建筑的室内空调器安装设计提供参考。
乔哲明
关键词:气流组织温度场
送风高度对高大空间玻璃幕墙建筑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结合河北廊坊某高大空间玻璃幕墙建筑,采用CFD技术,对3种不同送风高度下玻璃幕墙建筑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模拟分析,其中3种送风高度分别是h=8 m、h=6 m、h=4 m,以此来研究送风高度对高大空间玻璃幕墙建筑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6 m送风高度可较显著地改善空间内气流速度分布和人员活动区域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提升人体热舒适度。
李庭逸彭定贵陈洁
关键词:高大空间玻璃幕墙
基于某宾馆采暖问题房间的室内气流组织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福建省某宾馆空调系统末端改造项目,针对采暖问题房间展开室内气流组织研究。经过现场检测,项目中问题房间的风机盘管进出风口都为顶部侧送顶部侧回,使空调系统送回风短路,造成室内温度过低。为改善此问题,选取现状方案和两个优化方案针对典型问题房间进行室内气流组织模拟,优化方案1送回风方式采用顶部下送顶部下回,优化方案2为顶部下送顶部下回。模拟结果显示,优化方案1和优化方案2室内各梯度温度均能达到设计温度要求20℃,在人员活动区0.9 m处最低温度23.55℃。并且方案2室内温度略高于方案1室内温度0.2~0.3℃。根据优化方案对问题房间的空调系统末端进行改造,改造后室内温度和噪声均可达到设计要求。
金海魁王颖王健
关键词:气流组织冷风渗透温度梯度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诊室内气流组织研究
2022年
诊室作为医护人员长期停留的空间,如若没有采用有效的空调通风方案,将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借助数值模拟获得了诊室在不同的空调通风方案下房间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污染物浓度场,通过对比分析,以满足污染物排放为主要指标,满足舒适性要求为次要指标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判,并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诊室采用多联机和分体空调方案均能满足舒适性需求,但由于诊室内部空间较小故而采用多联机方案时室内气流较为紊乱,因此多联机方案的污染物控制效果差于分体空调方案。此外,研究发现将排风口放置于污染物源附近能提升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物排放效果,借助此方法分体空调方案下诊室内污染物浓度从0.012%减小为0.005%。
王智华毕海权王宏林李孟柯
关键词:防疫诊室气流组织
农村装配式住宅侧墙送风系统室内气流组织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针对装配式建筑特殊结构形式对暖通空调(heating,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系统新的挑战与机遇,结合置换通风优势以及装配式住宅建筑墙体空间结构特征,开展了装配式住宅侧墙通风系统集成研究。采用数值建模研究手段,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平台,在诠释系统架构与运行方式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新型系统运行效果表征关键环节,即室内气流组织效果。选择了夏季室内三种不同送风模式以及传统射流送风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以风速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以及通风效率等作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制冷量限定条件下,大面积侧墙下送上回和中送风工况的风速不均匀系数、空气扩散性能指标、通风效率分别为0.432、0.963、1.279和0.386、0.926、1.574,优于传统射流送风方式的0.552、0.483、1.081。尤其采用中送风模式下,室内工作区内温度较低,在满足室内设计温度的条件下具有节能潜力。该装配式住宅侧墙送风系统,不仅可提高室内热舒适性,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能耗,为装配式建筑与暖通系统的融合与一体化设计开拓了新思路。
董俊伟李洪强张国强徐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室内气流组织数值仿真
一种能调节住宅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住宅室内气流组织形式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方法:在疫情时期或流感高发季节,在全屋形成微正压,避免室外的病毒、PM2.5等污染物渗透进来;当家人有不适症状(比如乏力、咳嗽、流鼻涕等),需要单独房间居住,让...
卢利华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陈曦
作品数:72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温度场 暖风装置 室内气流组织 热源 后墙
刘恺
作品数:67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加载 反力墙 调整装置 海水源热泵 冷却板
徐丽
作品数:33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WENO格式 NAVIER-STOKES方程 悬停旋翼 室内气流组织 重叠网格
杜震宇
作品数:76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日光温室 空调系统 竖直埋管 岩土体
黄翔
作品数:2,517被引量:2,089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蒸发冷却 空调机组 间接蒸发冷却器 间接蒸发冷却 直接蒸发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