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 篇“ 小江断裂带 “的相关文章
小江 断裂带 GPS监测分析研究2024年 小江 断裂带 是中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断裂带 之一。精选小江 断裂带 周边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站原始GPS观测数据,采用软件CAMIT/CLOBK对GPS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小江 断裂带 周边测站在欧亚参考系的运动速度。深入分析计算得出,小江 断裂带 两侧的相对运动速率为6.22 mm/年,相对运动方向为南偏西29°,计算结果表明小江 断裂带 现今活动性比较大。在小江 断裂带 的走向和倾向这2个方向上分解小江 断裂 的运动速度,得出小江 断裂带 为左旋走滑,且有一定的拉张特征。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小江 断裂带 现今所表现出的活动特征的深层机理。 康四林关键词:GPS监测 小江断裂带 震间期小江 断裂带 渗透性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目前,全球板块运动进入到较为活跃的时期,地震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小江 断裂带 是地震危险性和活动断裂 研究的热点区域,在我国地震危险区域划分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 廉晓阳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渗透性 应变场 地震活动 GNSS速度场的小江 断裂带 动态闭锁特征研究及地震危险性评估 2024年 针对小江 断裂带 地壳形变、应变特征分析,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估问题,该文利用1998—2007、2009—2014、2015—2021年3个时段的GNS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结合断层地表应变率、2008年汶川地震和1970—2021年小江 断裂带 主要地震资料,基于块体负位错模型,顾及莲峰-昭通断裂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的影响,计算了小江 断裂带 断层闭锁程度和断层滑动亏损速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小江 断裂带 北段巧家附近闭锁程度减弱并保持不变,深度10~25 km处为蠕滑状态,东川附近一直处于强闭锁状态,中段、南段的闭锁程度逐渐增强;整体滑动亏损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小江 断裂带 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特征,其中第1、3时段由北到南断裂 滑动速率呈减小的趋势,第2时段无此变化趋势;整体的地表应变率由“强-弱-强”变化;汶川地震对小江 断裂带 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随着震后影响的减弱,滑动亏损速率恢复震至间水平,滑动速率恢复震前的运动趋势。(2)以上结果显示小江 断裂带 不同段的动态活动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1970—2021年的小震分布与断层地震空区、第3时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地表应变分析,地震危险段为小江 断裂带 北段东川附近、中段。 徐良叶 刘湘南 王伶俐 牛甜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GNSS 应变场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 断裂带 区域构造地震发生的时空概率分布估计 2024年 基于安宁河–则木河–小江 断裂带 1983年7月15日~2023年12月31日Ms3.0及以上地震目录数据,按震级分组并创建发震时刻间隔序列,根据有感地震、中弱震和强震的不同,将数据划分为3.0级及以上、4.5级及以上和6.0级及以上三组,运用指示克里金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通过分组拟合的方法,构建了各阈值组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发震概率估计。将指示克里金时间与空间分布估计结果做乘积,得到时空概率估计,有以下几点结论:(1) 3.0级阈值组模型对于未来发震的时空概率估计结果为:2025年1月30日,在石棉县–冕宁县–宁南县–巧家县一带 发生大于3.0级地震的概率最大,为0.822,其前后50天概率大于0.804;(2) 4.5级阈值组模型对于未来发震的估计结果为:2024年1月15日,在陆良县–曲靖市、九龙县–石棉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一带 发生大于4.5级地震的概率最大,为0.63,其前后17天概率大于0.616;(3) 6.0级阈值组模型对于未来发震时间未能做出有效估计,但给出了6.0级及以上地震高概率发震区域为九龙县、曲靖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带 。这一分析结果可以为地震活动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分析方法和探索发震规律过程有利于解决地震安全性分析中待解决的科学问题。Based on the earthquake catalog data (Ms 3.0 and above) from July 15, 1983, to December 31, 2023, for the Anninghe-Zemuhe-Xiaojiang fault zone, earthquake events were grouped by magnitude, and an interval sequence of seismic occurrence times was created. The dat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thresholds for perceptible earthquakes, moderate to weak earthquake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Ms 3.0 and above, Ms 4.5 and above, and Ms 6.0 and above. Using indicator kriging, a variogram 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each threshold group by fitting the data in both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 The models were the 饶敏 薛源 薛源 姚欣雨 杨静巧家盆地第四纪洪积物沉积阶段及其对小江 断裂带 北段活动性的指示 2024年 通过对巧家盆地第四纪洪积物沉积阶段及其沉积年代进行分析,为小江 断裂带 北段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提供沉积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巧家盆地形成于早更新世中期,平均断陷速率为0.59 m/ka,共发育了5个洪积相沉积层。第四纪以来小江 断裂带 北段处于构造平静期与活跃期相互交替的阶段,期间共经历了早更新世中期~1.6 Ma,0.81~0.79 Ma,0.65~0.59 Ma,0.48~0.4 Ma,0.12 Ma至今等5期构造活跃期,其中0.48~0.4 Ma和0.12 Ma至今为小江 断裂带 北段构造活动最强烈的阶段。小江 断裂带 北段活动性与新构造运动过程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持续的侧向扩展挤出作用,但相较于断裂带 中段活动性偏弱。 台梓含 向芳 程万强 王运生 黄恒旭 宋良 周宇航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 断裂带 的三维构造模型:基于多元数据与隐式建模技术 被引量:1 2024年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 断裂带 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 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 的三维结构特征带 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主断层面本身的结构复杂特性;断裂 交切与主次关系的不确定性;隐伏断层的空间约束;微震活动区域的断层面限定等。传统上,三维构造建模主要依赖于高分辨率的地震反射剖面、三维地震数据体和钻孔等数据约束,可以三角面网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内使用数量有限的节点定义任意物体的几何形态,进而连接节点模拟物体的拓扑结构。然而,川滇块体东边界等大部分活动构造区域缺少这些高分辨率的数据,即使有相关数据,通常在空间上也非常稀疏。以往有研究利用大量精定位地震和断层地表迹线等数据建立了活动断裂 的初始三维模型,但这种方法忽视了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信息对建模的贡献,且未对多元数据采取差异化的权重分配策略。文中基于三维构造隐式建模方法,结合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深、浅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 断裂带 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建模流程充分利用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约束信息,将其与地表断层迹线、重定位地震震中等数据融合,纳入一个考虑差异化权重分配的多次迭代过程,最终实现利用多元数据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 三维复杂结构特性的目标。基于隐式建模方法构建的活动断裂 的精细三维结构模型可用于断面粗糙度和断裂 系统分析,对约束断面上的凹凸体分布与开展地震破裂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王毛毛 胡顺阳 马皓然 梁铂雨 张金玉 鲁人齐关键词:川滇块体 小江 断裂带 南端密集综合台阵建设及运行2024年 依托国家重点计划研发项目“新型便携式地震监测设备研发”,在小江 断裂带 南端(滇南玉溪地区、红河州地区)布设密集综合台阵,共计配置110套小型化磁通门传感器、电磁波传感器和温度压力传感器。参照国家与地震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对台阵仪器运行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部分站点观测仪器运行指标能够达到质量评估技术规范要求,可满足综合台阵长期连续观测要求。该成果可为区域密集台阵建设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黄家亮 滕云田 朱传东 生迪迪关键词:磁通门传感器 小江 断裂带 晚第四纪活动研究综述2023年 小江 断裂带 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边界断裂 ,是大型左旋走滑断裂 。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小江 断裂带 空间展布、滑动速率、地震活动特征、强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小江 断裂带 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其中中段又可分为东支和西支。整条断裂带 全新世的滑动速率为10 mm/a左右,其中北段和中段滑动速率为8~12 mm/a,南段滑动速率小于8 mm/a。小江 断裂带 沿线及周边地区地震频发,北段、中段地震活动性明显高于南段,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南段和巧家-东川段为地震空区,具有较高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对小江 断裂带 的论述,认为小江 断裂带 南段穿过红河断裂 并向南延伸,但小江 断裂带 向南延伸模式及小江 断裂带 南段速度亏损是否由曲江断裂 、石屏-建水断裂 和红河断裂 吸收,小江 断裂带 古地震是否与曲江断裂 、石屏-建水断裂 古地震相互影响,“Y”字形构造带 吸收和调节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 谭鑫 梁宽 马保起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滑动速率 地震活动 地表破裂 地震危险性 鲜水河—小江 断裂带 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2023年 在鲜水河—小江 断裂带 上布设10个测区,每个测区布设4条土壤气测量剖面,共640个测点,跨断层测量了土壤气CO_(2)、CH_(4)、H_(2)、Rn和Hg的浓度,分析了土壤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讨论了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断层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鲜水河—小江 断裂带 土壤气CO_(2)、CH_(4)、H_(2)、Rn和H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4%、12.0 ppm、5.3 ppm、13.53 kBq/m^(3)、11.29 ng/m^(3);(2)鲜水河断裂 炉霍段、安宁河断裂 冕宁—西昌段和则木河断裂 上高土壤气浓度值表明,历史大地震离逝时间越短、近期小震活动性越强、滑动速率越高的断层,其裂隙发育程度越高,从而导致土壤气浓度也越高;(3)鲜水河断裂 雪门坎段和小江 断裂 北段低土壤气浓度值表明,历史强震离逝越久、现今地震活动性越弱、滑动速率低的断层,其裂隙发育程度越低,从而导致土壤气体浓度也越低。 刘峰立 周晓成 李营 何苗 天娇 李静超 董金元 颜玉聪 欧阳澍培 姚炳宇 王昱文 曾召君 陈曲菲 罗志鑫 吉庚凤关键词:土壤气 地球化学 地震 小江 断裂带 西支中南段断裂 与地震活动性被引量:1 2023年 根据野外的实地调查与探槽开挖,对小江 西支断裂 中南段杨林—前所、乌纳—阳宗海、阳宗海—澄江等分支断裂 的展布特征、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条分支断裂 作多重左阶斜列展布,第四纪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倾向运动;其中杨林—前所、乌纳—阳宗海断裂 全新世以来左旋走滑活动强烈,为公元1833年嵩明8级大震的发震断裂 .阳宗海—澄江断裂 全新世活动显著,为公元1750年澄江61/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张雨梅 刘文龙 钟婷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相关作者
周仕勇 作品数:132 被引量:708 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活动性 伽师强震群 地震活动 小江断裂带 许力生 作品数:126 被引量:1,245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震源机制 M 震源时间函数 地震破裂过程 汪一鹏 作品数:66 被引量:1,069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青藏高原 晚第四纪 第四纪 小江断裂带 宋方敏 作品数:66 被引量:1,312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晚第四纪 断裂带 古地震 小江断裂带 俞维贤 作品数:33 被引量:239 H指数:12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断层泥 小江断裂带 断裂带 地震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