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篇“ 小花南芥“的相关文章
- 叶面喷施吲哚乙酸对小花南芥和玉米间作富集铅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var. parviflora Franch)与玉米(Zea mays L.)间作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富集铅(Pb)的影响,本研究设置Pb(1 000 mg·kg^(-1))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IAA(0、25、50、100 mg·L^(-1))对间作植物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和Pb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5 mg·L^(-1)浓度处理下间作小花南芥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单作提高80.1%,间作小花南芥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单作提高42.1%、20.3%和21.8%,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5.8%,间作玉米叶片SOD、POD和CAT活性较单作提高40.1%、44.4%和50.0%,MDA含量降低10.9%。随着IAA处理浓度的增加,小花南芥和玉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25、50 mg·L^(-1)处理下达到峰值后,100 mg·L^(-1)处理下有所减少。随着IAA处理浓度增加,间作小花南芥和玉米Pb富集系数先增加后减少,间作玉米转运系数增加。综上所述,25、50 mg·L^(-1)处理下,IAA通过提高玉米和小花南芥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光合色素的含量来增强光合作用,进而提升间作小花南芥对Pb的富集效应和玉米的耐受性。
- 肖峰刘才鑫祖艳群王磊李祖然王吉秀
- 关键词:IAA玉米小花南芥PB含量
- 硫素对小花南芥同化关键酶活性与铅富集的影响
- 2023年
- 为从生理学角度研究硫元素施加对小花南芥(Arabisalpina L.var.parviflora Franch)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富集铅的影响,设置铅(Pb2+1000 mg·kg^(-1))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0、25、50、100、200、400 mg·kg^(-1))硫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植株体内铅、硫和硫合成物质含量以及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分析施硫条件下小花南芥生长、硫同化关键酶活性、铅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硫同化关键酶对小花南芥累积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硫处理浓度为400 mg·kg^(-1)时小花南芥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25.80%和71.50%,在硫处理浓度为50 mg·kg^(-1)时,地上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但总根投影面积、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显著增加了1.2、1.4倍和4.5倍,小花南芥地上部硫酸化酶(ATPS)、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半胱氨酸合成酶(OAS-TL)、亚硫酸盐还原酶(SUR)活性分别增加了21.66%、29.80%、15.08%、48.95%,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半胱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8.10%、11.93%;硫处理浓度为100 mg·kg^(-1)时,小花南芥地上部乙酰丝氨酸水解酶(OASS)、螯合肽合成酶(PCSase)、腺苷酰硫酸还原酶(APSR)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24.27%、19.29%、36.71%,地上部的半胱氨酸含量增加了7.96%;在硫处理浓度为50、100 mg·kg^(-1)时铅的富集系数大于1。小花南芥地上部铅含量与地上部OAS-TL、γ-ECS和SUR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小花南芥地下部铅含量与地下部γ-ECS和APSR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地下部OAS-TL、半胱氨酸(Cys)和PCSase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研究表明,适当施硫(50~100 mg·kg^(-1))可以促进小花南芥的生长,改变根系形态,提高硫同化关键酶活性和含硫化合物的含量,增强小花南芥对铅的富集和耐受能力。
- 刘艺瑄刘才鑫祖艳群王磊李祖然王吉秀
- 关键词:铅硫素小花南芥酶活性
- 小花南芥相关转运蛋白及有机酸对锌迁移的响应
- 2023年
- 为探讨锌(Zn)在超富集植物中的迁移转运特征,采用小花南芥作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Zn(0、100、300 mg∙kg^(-1))对小花南芥体内果胶含量、果胶甲酯酶(PME)活性、阳离子/H+反向运输体(CAX)活性、重金属ATP酶(HMA)活性、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活性和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Zn处理浓度的增加,叶部Zn含量呈上升趋势,根部Zn含量在100 mg∙kg^(-1) Zn处理达到最大,且Zn含量在植株中的分布表现为根>叶。300 mg∙kg^(-1) Zn处理下,共质体汁液中的Zn含量比质外体汁液中的Zn含量高85.80%,韧皮部汁液中的Zn含量比木质部汁液中的Zn含量高4.56倍。随Zn处理浓度的增加,根中果胶含量下降;与对照处理相比,2个Zn处理根和叶中PME活性增大。300 mg∙kg^(-1) Zn处理下,叶中CAX和HMA活性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2.54%和38.73%。100 mg∙kg^(-1) Zn处理下,根中草酸含量最低,叶中草酸含量最高。300 mg∙kg^(-1) Zn处理下,柠檬酸含量在木质部汁液和叶中的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61.10%和107.88%。小花南芥根部Zn含量与PM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MA、ABC活性和草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小花南芥叶中Zn含量与CAX、HMA活性和木质部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小花南芥通过降低果胶含量、增强膜转运蛋白活性以及柠檬酸含量来促进体内Zn的转运。
- 廖雨梦邓随枫李祖然王磊王吉秀祖艳群
- 关键词:小花南芥ZN果胶转运蛋白有机酸
- 氮硫对小花南芥生理生化及Pb累积特征的影响
- 土壤铅污染不仅会改变农田土壤理化性质,还会被作物吸收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植物修复农田土壤铅污染受到学者的关注,但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限制修复效率。前人研究发现施硫肥改变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对铅的富集特征,因此,本文通过选取超...
- 刘才鑫
- 关键词:小花南芥氮硫
- 外源喷施吲哚乙酸对小花南芥与玉米间作富集Pb的影响
- 云南省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超富集植物修复法是矿区土壤修复最适的方法之一,考虑到超富集植物需要因地制宜的选取和周边土壤的经济性问题,因此采取矿区周边筛选出的超富集植物与作物间作的方式生态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传统...
- 肖峰
- 关键词:IAA间作小花南芥玉米PB
- 铅胁迫下添加硫对小花南芥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植株铅累积特性的影响
- 2022年
- 为探明在铅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硫浓度是否会影响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 var.parviflora Franch)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植株铅累积特性,采用盆栽试验种植野生小花南芥,通过测定土壤pH、S、Pb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植株铅含量,揭示铅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硫浓度对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植株铅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铅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硫浓度(1)使土壤pH从6.87下降到6.17;(2)对土壤Pb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土壤铅含量可达2 100.22 mg/kg;(3)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无显著影响;(4)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和地下部对铅的吸收,其中,地上部铅含量可达2 524.01 mg/kg,地下部铅含量可达1 672.94 mg/kg,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和转运量系数最高分别可达4.04、1.73和9.84。研究发现,铅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硫浓度可促进小花南芥对铅的吸收,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发生变化。
- 李青赵秋利郭佩王吉秀
- 关键词:硫铅小花南芥土壤微生物
- 硫素介导促进植物小花南芥超量吸收累积铅的调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素介导促进植物小花南芥超量吸收累积铅的调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土壤选择、植株种植、硫素溶液配制、硫素处理、生物量测定、亚细胞中硫和铅测定、铅含量测定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步骤。本发明研究不同价态和浓度的硫处...
- 王吉秀李博秦丽祖艳群湛方栋李明锐何永美蒋明
- 文献传递
- 硫处理对小花南芥累积铅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
- 矿区开采引起的Pb污染土壤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超富集植物生境范围狭窄、生长速度缓慢等制约着修复技术的应用,探索外源物质调节土壤Pb赋存形态、强化植物吸收转运的技术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硫对植物富集Pb具有...
- 牟凤利
- 关键词:PB植物修复含硫化合物转录组
- 野生小花南芥体内AsA-GSH循环对土壤Cd、Pb胁迫的响应被引量:8
- 2021年
- 为探讨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的防御机制,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云南省会泽县铅锌矿区三个采样区野生小花南芥(Arabisalpina L.var.parviflora Franch)体内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循环对土壤Cd、Pb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驰宏区、小马坪、三多多三个采样点的土壤Cd、Pb含量存在差异,驰宏区采样点土壤的Cd、Pb含量显著高于小马坪和三多多采样点,同时驰宏区小花南芥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株高均较高。驰宏区采样点野生小花南芥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含量显著高于小马坪。小花南芥根和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活性随土壤Cd、Pb含量的升高而显著提高;驰宏区野生小花南芥根部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reductase,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活性显著低于小马坪。综上所述,在土壤Cd、Pb污染条件下,野生小花南芥通过体内AsA-GSH循环保持较强的抗氧化物质再生能力,增强对Cd、Pb的耐性。
- 刘梅李祖然张光群王吉秀祖艳群
- 关键词:CDPB小花南芥
- 硫素对小花南芥体内含硫化合物与铅累积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探明含硫化合物促进小花南芥(Arabisalpina L.var.parviflora Franch)富集Pb的机理,采用外源添加不同硫浓度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测定谷氨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含量及酶活性,揭示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体内含硫化合物对Pb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硫浓度为50 mg·kg^(-1)处理下,小花南芥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85.0%和46.2%;硫浓度为150、200 mg·kg^(-1)处理下,土壤中有效态Pb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6%和4.1%,小花南芥地下部Pb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3.1%和32.8%;硫浓度为50、100 mg·kg^(-1)处理促进了小花南芥对Pb的累积,富集系数分别显著增加64.2%和107.8%;硫处理显著提高了小花南芥体内含硫化合物含量及酶活性;小花南芥地下部Pb含量与地上部谷氨酸(Glutamine,Gl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上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ase,γ-GCS)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小花南芥地下部Pb含量与地下部半胱氨酸(Cysteine,Cys)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下部γ-GCS、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适量施硫能促进小花南芥体内含硫化合物的合成,提高关键酶活性和对Pb的富集能力,有利于对Pb污染土壤的修复。
- 牟凤利杨京民刘翠刘才鑫刘梅陈建军祖艳群王吉秀
- 关键词:硫素PB含硫化合物酶活性
相关作者
- 祖艳群

- 作品数:409被引量:2,955H指数:29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UV-B辐射 镉 土壤 重金属 间作
- 李元

- 作品数:430被引量:3,255H指数:30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UV-B辐射 间作 玉米 镉 土壤
- 湛方栋

- 作品数:227被引量:1,16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镉 间作 铅锌矿区 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 何永美

- 作品数:185被引量:69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UV-B辐射 铅锌矿区 元阳梯田 镉 UV-B辐射增强
- 秦丽

- 作品数:82被引量:38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研究主题:续断 CD 镉 间作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