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6篇“ 展览空间“的相关文章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展览空间沉浸设计策略
2025年
科技日益进步的过程中,数字媒体技术获得快速发展,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展览空间设计相比于以往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使得展览空间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在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展览空间可从单一的信息传递转化成互动化的沉浸式展览,突破传统展览空间设计的局限性,使观赏者获得沉浸式展览体验。因此,展览空间设计人员应积极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加强展览空间的沉浸式设计,确保展览的效果和预期更为匹配。
聂凯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展览空间
展览空间的审美效应
2024年
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文物及艺术展览始终表现出活跃的气象,观赏一场好的展览可以说是体验一次丰富的学术盛宴。优质的展览可以浓缩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它具有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的特性。尤其是博物馆内各种类别的展示,就像舒展开一幅跨越时空的长卷,所展现出的是人类的演进与文明走过的历程。它会带给人们深远的思考和醒悟。每当全国性的艺术展拉开序幕,都会被赋予某种审美的倾向和意义。
乔维
关键词:艺术展览展览空间审美效应博物馆人类文明
展览空间与建筑空间设计的相互融合
2024年
展览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能够展示各种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和科技成果,帮助公众了解历史、感受文化、欣赏艺术。通过展览活动,展览馆能够向公众传递各种文化信息,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因此,展览馆的设计对于体现和传达文化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展览馆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及展览空间设计,如何将展览空间与建筑空间设计相互融合,对增强公众的观感体验和传达文化内涵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展览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特点及空间设计的融合原则,并分析了展览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融合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以供参考。
王苑玲
关键词:展览空间建筑空间
创造“阈限空间”:“展览空间”在艺术乡建中的困境与可能性被引量:1
2024年
乡村展览空间是当代乡村的特殊景致和基层配置,也是艺术乡建中的新兴载体之一。中国的乡村展览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紧密关联,学界关于其性质、功能、主体等问题的追索也从未停息。乡村展览空间可视为一种“阈限空间”:它具有双重性质,即展览场所的阈限属性与多主体身处其中产生的阈限体验;它兼具双重形态,即“乡村的展览”和“展览的乡村”,前者可理解为“在乡村中进行展览”,后者则可阐释为“关于乡村的展览”。随着展览对象和场域范围的不断延伸,乡村的展览空间将延展出更广泛的生活现场,成为乡村振兴中富有活力的建设力量。
刘姝曼
关键词:展览空间
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沉浸式展览已从单一的“被动式”展览转变为多元的“互动式”展览;在数字媒体技术影响下,沉浸式展览空间的设计需求不同于传统的展览空间设计需求,因此文章从展览空间的尺度划分、空间形态、虚拟界面融入沉浸式展览空间,以及展览空间物理环境设计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今后沉浸式展览空间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陈铭周悦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展览空间
建筑生态节能--基于装配式建筑理念下一种可移动展览空间的探索
2024年
展览建筑是艺术展示、传播信息、提供娱乐的重要空间之一。然而一些展览建筑在设计之初的针对性过强,导致展后很难二次利用,只能废弃处理,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设计,才能解决建筑污染的问题,既能实现建筑的功能价值,又可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为建筑生态节能和展览空间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王精赛刁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展览建筑
博物馆展览空间中的艺术性叙事
2024年
博物馆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展览技巧对游客讲述隐藏在展览背后的文本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因此,为了更好地讲述展品的相关背景、展品本身的故事和整个场域的文化脉络,创造出艺术性叙事这一概念。文章通过简述空间中的三种艺术性叙事手法,让读者理解在空间设计中艺术性叙事的建构方式,以及艺术性叙事引导游客的手段,实现游客对展览信息进行联想、理解并高效接受,最终达到信息传递的动态平衡。为达到让文物“活起来”这一目的,博物馆应通过艺术性叙事进行展览空间建构,让游客参与其中,给参观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邹德涵
关键词:博物馆
基于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展览空间设计研究
2024年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以文化展览为主题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更新项目,通过对废弃工业用房的“功能置换”,恢复其在城市空间中的活力,迎合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美术馆等展览类公共建筑,能够很好的保护旧建筑的艺术和美学价值,传递旧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改造的难点在于解决工业生产空间展览空间在功能使用上的矛盾。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展览空间设计应当在“尊重现状、面向未来”的基本原则下,通过对旧建筑空间、流线、环境的重构,实现建筑由工业性向城市性的转变。
隗抒悦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展览空间
面向重听人群的城市共享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 ——以展览空间为例
无障碍设计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更是确保包括残疾人与老年人在内的多元群体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残障和老龄问题。尽管我国在城市共享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已有所努力,但与...
陈露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共享空间
空间的立场——18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展览空间的现代化进程及当代思考
2024年
“艺术只有在被称为艺术史的历史中才能被定义。”【1】博物馆便是将艺术品盛放进历史中的代表性容器。而它始终是一个关乎“权力”和“记忆”的场所。这种“权力”属于其委托人,他们通过象征性的建筑来巩固在城市中的地位,这些建筑旨在体现一份集体的“记忆”。因此,博物馆有时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庙宇”。【2】从20世纪开始的博物馆,尤其现代艺术博物馆,还可被看作“探索其他可能”的场域。经过时代交迭更替的催化,艺术甚至不再集中于内部环境作展示,空间本身也发生了质的改变,明确了一种更为独立的身份,开放给美学和政治作为实验田。
黄睿羽
关键词: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空间委托人艺术史

相关作者

唐建
作品数:177被引量:412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建筑 环境设计 健康建筑 住区 乡村住宅
郝赤彪
作品数:65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建筑 城市 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
胡晔旻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建筑设计 展览空间 光影 建筑 之于
苑思楠
作品数:52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传统村落 虚拟现实 VR 虚拟现实环境 空间句法
李佳一
作品数:3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艺术 展览空间 艺术博物馆 当代艺术展览 博物馆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