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5篇“ 山地雨林“的相关文章
海南鹦哥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结构与相似性分析
2024年
热带山地雨林是热带雨林中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是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保障。为研究海拔和坡向对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结构与相似性的影响,选取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南、北坡向不同海拔的热带山地雨林内设置的8个50 × 50 m的固定样方,对比研究不同海拔和坡向乔木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结果表明:样地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共61科146属246种,壳斗科、山茶科、大戟科和樟科为主要优势科,各样地优势科、属、种的海拔梯度变化具有异质性。样地植被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分别符合“中峰分布”格局和“中间高度膨胀”学说。不同坡向对应海拔的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差异,主要受水热、地形等复杂多变的环境因子影响。不同海拔样地间的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大,群落相似性为极不相似水平。海拔梯度影响植物群落科、属的分布型;科的泛热带分布占绝对优势,属的泛热带、热带亚洲和北温带分布比例较高。因此,对热带山地雨林开展长期的森林动态监测,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类型雨林的群落构建规律以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吴红萍刘季刘磊李蕾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相似性
氮添加加剧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植物生长的磷限制被引量:1
2024年
人类活动改变了生态系统中氮(N)和磷(P)的有效性,正深刻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本研究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为对象,通过11年野外氮(N)、磷(P)和氮+磷(NP)添加实验,量化氮、磷添加对土壤和植物叶片N、P含量的影响,探讨热带森林的养分限制格局。结果表明:N添加对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和叶片N、P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和NP添加显著提高了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有效P含量,而对叶片N、P含量无显著影响;自然条件下原始林和次生林叶片N∶P均超过16,P与NP添加均显著降低了两种林型叶片N∶P;N添加显著增加了次生林叶片N∶P,而对原始林叶片N∶P影响不显著;次生林中土壤有效N和土壤有效P呈显著负相关,原始林中两者关系不显著,而两种林型中叶片N∶P均与土壤有效P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植物生长均受P限制,P添加可以有效缓解P限制;N添加加剧了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的P限制作用。该研究为增进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养分限制格局的了解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游慧敏查苏娜吴桂林陈德祥张涛旷远文吴建辉周璋
关键词:热带雨林氮磷比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幼苗物种组成、分布及数量特征变化规律,更深入了解热带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自然更新过程,为进一步探究幼苗分布与生长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南尖峰岭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基于2012年建立的1块60 hm^(2)动态监测大样地,连续7年监测其中290个样站(每个样站3个1 m^(2)小样方)的幼苗生长规律,区分幼苗的生活型、菌根类型和物种优势度,分析其物种组成及数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2013—2019年共记录到幼苗个体234种60750株,包括4种生活型(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和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类型AM、外生菌根类型ECM、内生和外生混合类型AM&ECM)。优势物种九节和厚壳桂幼苗广泛分布,其重要值、植株数量和出现频度均在所有物种幼苗中占据前2位。各幼苗样方物种数量分布不均匀,较大部分幼苗物种仅有稀少的植株数量。【结论】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幼苗物种组成丰富,存在大量稀有物种,研究结果对了解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幼苗的物种组成、分布及数量特征变化以及探究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佳竹许涵李艳朋陈洁骆土寿林明献李意德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幼苗物种组成
宿主身份与叶性状对海南热带山地雨林樟科和壳斗科植物叶内生真菌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揭示植物身份与叶性状在叶内生真菌群落构建中的作用,笔者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检测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优势植物叶内生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并探讨宿主身份和叶性状对叶内生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本研究共检测到来自8种樟科和7种壳斗科植物的叶内共生真菌的1539567条真菌的ITS2序列,并将它们划分为5471个真菌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隶属于8个门、30个纲、108个目、281个科、892个属。其中,子囊菌是叶内生真菌的最大类群,占所测真菌序列数的94.5%。单株樟科植物叶内生真菌物种数805±32OTUs显著高于壳斗科植物554±41 OTUs。相比之下,Shannon-Wiener、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两科植物的叶内生真菌间均无显著差异。偏冗余分析(partial redundancy analysis)结果表明,宿主科、属、种身份对叶内生真菌群落组成有显著的影响。去除植物性状的效应后,宿主科、属、种身份能够独立解释叶内生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异量分别达到2.9%、15.7%、33.7%。去除宿主植物身份的影响后,叶性状在总体上能够解释叶内生真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变异量达到21.3%(P=0.003),其中,叶钙含量、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和叶钾含量对叶内生真菌群落物种组成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宿主身份和叶性状是热带山地雨林叶内生真菌群落构建的重要驱动因子。
罗竹慧吴春玲王艳丽李萃玲万玲丁琼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叶性状
飞向海南 第5册 热带山地雨林与黎苗风情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科学院分会
基于代表性种群模拟的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该文以群落代表性种群空间分布信息为切入点,利用Max Ent模型拟合种群适宜生境,再结合Arc GIS平台完成海南热带山地雨林的空间分布数据获取,尝试探索一种快速、准确、大面积获取植被分布数据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代表性种群适宜生境模型拟合精度均高于0.98,拟合结果可靠性高,海拔和温度是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热带山地雨林空间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良好,通过比较霸王岭、鹦哥岭、尖峰岭、吊罗山等地区的山地雨林分布特征,明确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山地雨林总面积约612.68 km^(2),分布海拔区间为600m~1480m。该文在植被分类和空间分布范围获取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期望可为森林植被的精确分类、快速获取以及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冯巧吴庭天陈宗铸雷金睿陈小花李苑菱
关键词:植被分类山地雨林
海南鹦哥岭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
2023年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其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鹦哥岭不同海拔热带山地雨林的8个固定样地为实验样地,采用Biolog-ECO法,探讨了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部分海拔样地的土壤和凋落物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差异显著,且南坡和北坡不同。反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AWCD值的大小顺序为:YGL22 (591 m) > YGL32 (550 m) > YGL23 (458 m) > YGL21 (745 m) > YGL18 (1025 m) > YGL24 (800 m) > YGL16 (1355 m) > YGL34 (406 m);南坡745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南坡1025 m、1355 m与北坡458 m、800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I,南坡406 m、550 m和北坡591 m海拔处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模式为理论模式III。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符合“中峰分布”格局。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垂直地带性差异主要体现在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 < 0.05),与土壤酸性磷酸酶、凋落物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p < 0.05),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有效磷、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可能是导致鹦哥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海拔分布异质性的重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热带山地雨林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吴红萍刘季刘磊李蕾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海拔梯度BIOLOG土壤微生物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为深入理解热带天然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基于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从物种组成特征、数量特征、科属地理成分、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入手,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和特征。【结果】1)样地中物种丰富,组成复杂多样。6 hm^(2)样地内DBH≥1 cm的植物共有407种40783株个体,分属79科215属;平均植株密度为0.68株/m^(2),平均物种数为67.83种/hm^(2)。2)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热带分布的科、属分别占样地总科、属的68.35%和88.83%。3)群落更新良好。样地内所有物种全部个体的径级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4)优势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不同物种表现为不同的空间格局类型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依赖性。【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基本信息,可为热带天然林物种共存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也可为海南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有效保护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奠定研究基础。
姚杰丁易黄继红许玥黄继红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物种组成群落结构
热带山地雨林木本豆科和樟科植物叶内生细菌群落:物种与功能群多样性及驱动因子被引量:2
2023年
揭示热带木本豆科与樟科植物的叶内生细菌群落的物种与代谢功能群组成差异及其驱动因子有助于理解热带森林的植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本研究采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检测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豆科与樟科植物叶内生细菌,并采用FAPROTAX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代谢功能数据库注解内生细菌功能。从豆科植物的长脐红豆(Ormosia balansae)、软荚红豆(O.semicastrata)与樟科植物的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硬壳桂(C.chingii)共4种植物检测到叶内生细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OTUs)达1,123个,隶属于21门36纲51目92科160属,其中有600个OTUs被鉴定为变形菌门,72个OTUs为酸杆菌门,分别占总细菌序列数的57.17%和15.12%;噬纤维菌目的薄层菌属(Hymenobacter)及根瘤菌目的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的细菌物种最丰富,分别达37和27个OTUs。叶内生细菌物种组成在豆科与樟科植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NOSIM:R=0.5792,P=0.004)。基于群落非参数性检验的环境向量拟合分析(environmental vector fitting,Envfit)结果表明,对叶内生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影响最大的是叶全钾含量(leafpotassiumcontent,LKC)与比叶面积(specificleaf area,SLA)。有明确分类信息且功能已注释的叶内生细菌OTUs占总OTU数的54.63%,涉及28类代谢功能群,其中固氮功能群、好氧化能异养功能群、纤维素分解功能群、甲醇氧化功能群、甲烷氧化功能群、尿素分解功能群等6类功能群的相对多度在非豆科的厚壳桂属(Cryptocarya)显著高于豆科的红豆属(Ormosia)植物。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表明,细菌代谢功能群主要受SLA和叶全磷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tent,LPC)影响。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非豆科植物叶内生细菌群落中相对多度较高的碳、氮代谢功能群可能是其对低有效养分的土壤环境的适应性机制之一。
吴春玲罗竹慧李意德许涵陈德祥丁琼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豆科树木对邻体树种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海南典型热带山地雨林分布区域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豆科树种对邻体树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尖峰岭60 hm^(2)大样地的2012年和2018年2次调查数据,对样地内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非豆科树木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次调查期间,7种豆科树木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无显著变化。与非豆科树木相比,软荚红豆(Ormosia semicastrata Hance)、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Jack)I.C.Nielsen)和亮叶猴耳环(A.lucidum(Benth.)Nielsen)具有较高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而肥荚红豆(O.fordiana Oliv.)、木荚红豆(O.xylocarpa Chun ex L.Chen)、长脐红豆(O.blansae Drake)和薄叶猴耳环(A.utile Chun et How)具有较低的邻体多度和丰富度。软荚红豆、肥荚红豆和猴耳环具有较高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而长脐红豆、薄叶猴耳环、亮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具有较低的邻体树木的存活率;7种豆科树木对邻体多度、丰富度的影响与其叶片氮含量和固氮能力无显著相关关系,但邻体距离为4 m的豆科树木邻体存活率与叶片氮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总体上,不同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影响不尽相同,软荚红豆更倾向于对邻体产生有利作用,薄叶猴耳环和木荚红豆对邻体产生抑制作用,而其它4种豆科树木对邻体的多度、丰富度和存活率的影响不一致。
邓方立许涵陈洁林明献李意德
关键词:热带山地雨林多度丰富度存活率

相关作者

李意德
作品数:173被引量:2,57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山地雨林 热带森林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
周光益
作品数:157被引量:2,191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酸雨 常绿阔叶林 无瓣海桑
郑征
作品数:62被引量:8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研究主题:生物量 热带季节雨林 热带雨林 季节雨林 热带森林
陈永富
作品数:140被引量:99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森林资源 树冠 陆均松 信息提取 单木
朱华
作品数:167被引量:1,321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研究主题:植物区系 热带雨林 生物地理 物种多样性 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