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篇“ 岗松油“的相关文章
岗松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含岗松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该组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岗松3‑8份、八角0.5‑5份、金银花50‑200份和聚山梨酯(80)5‑20份。其制备方法为:取金银花100kg,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1...
莫兆钦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的生产岗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生产岗松装置,包括生产箱,所述生产箱的顶部设有顶板,且所述顶板与所述生产箱紧密焊接,所述顶板的侧面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于所述顶板中,所述生产箱的一侧设有输送管,且所述输送管贯穿设置...
李双双
文献传递
岗松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含岗松的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该组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岗松3‑8份、八角0.5‑5份、金银花50‑200份和聚山梨酯(80)5‑20份。其制备方法为:取金银花100kg,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1...
莫兆钦
岗松特征图谱的研究及多组分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建立岗松的气相特征图谱,研究岗松的化学成分,建立同时测定岗松中α-蒎烯、β-蒎烯、α-松烯、4-异丙基甲苯、桉精、芳樟醇、4-松醇、α-松醇、α-石竹烯、β-石竹烯10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采用GC-MS对岗松中的共有成分进行鉴定,含量测定采用GC外标法,色谱柱:DB-5气相毛细管色谱柱(柱长60 m,内径0.25 mm,膜厚0.25μm),载气为高纯氮气(99.999%),流速:1.0 mL·min^(-1),分流比10∶1,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为1μL,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保持15 min,以每分钟1℃的速率升温至90℃,保持2 min,再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10℃,每分钟25℃的速率升温至240℃,保持8 min。)结果:岗松中的14种共有成分得到鉴定,建立了岗松含12个主要共有峰的气相特征图谱,含量测定中10种主要成分得到良好的分离,在测定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7%以上。28批岗松样品10种成分的含量范围:α-蒎烯4.53%~27.51%、β-蒎烯1.10%~14.12%、α-松烯0.00%~3.69%、4-异丙基甲苯4.65%~17.55%、桉精6.91%~30.02%、芳樟醇2.75%~9.79%、4-松醇0.81%~11.19%、α-松醇0.64%~4.44%、α-石竹烯0.29%~5.93%、β-石竹烯0.18%~7.73%。结论:特征图谱结合多组分的含量测定,能更好地控制岗松的质量。
白桂昌罗轶陆敏仪
关键词:岗松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Α-蒎烯Β-蒎烯桉油
岗松特征图谱的研究及多组分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岗松的气相特征图谱,研究岗松的化学成分,建立同时测定岗松中α-蒎烯、β-蒎烯、α-松烯、4-异丙基甲苯、桉精、芳樟醇、4-松醇、α-松醇、α-石竹烯、β-石竹烯10种成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法. ...
白桂昌罗轶陆敏仪
关键词:岗松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
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岗松中α-蒎烯、β-蒎烯、桉精和芳樟醇含量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别用对照品法和对照提取物法测定岗松中α-蒎烯、β-蒎烯、桉精和芳樟醇的含量,探讨选择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测定岗松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DB-5气相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80℃,保持15 min,1℃/min升至90℃,保持2 min,10℃/min升至110℃,25℃/min升至240℃,保持8 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结果α-蒎烯、β-蒎烯、桉精和芳樟醇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96.5%~102.2%;t检验表明2种测定方法得出的含量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对照提取物法可用于岗松的质量评价。
罗轶白桂昌陆敏仪
关键词:岗松油Α-蒎烯Β-蒎烯桉油精芳樟醇
多指标测定用于岗松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用于岗松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岗松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精、芳樟醇、α-松醇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桉精、芳樟醇、α-松醇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RSD均小于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9%~99.74%(RSD为0.51%~1.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岗松的质量控制。
李嘉张赟赟姜平川
关键词:岗松油气相色谱法
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岗松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参数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均匀设计法制定岗松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实验方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影响包合物制备的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拟合,并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结果为:环糊精与岗松的用量配比7.1、包合温度46.6℃、时间149.9 min、搅拌速度417.8 r/min。参照优化后的工艺条件所制备的包合物,含率和包合率分别为11.89%和89.55%。结果可见,人工神经网络建模与遗传算法寻优相结合,为药物制剂工艺的多维非线性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张纪兴陈燕忠
关键词:岗松油Β-环糊精包合物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工艺参数
壮药岗松的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0年
岗松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Baeckea frutescens L.)的枝叶经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1-8桉叶素、芳樟醇、石竹烯、律草烯等化合物。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作为岗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芳樟醇和桉精为其质量监控的重要指标之一。岗松对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对巴豆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小鼠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麻醉猫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影响。岗松主要用于外用抗菌消炎、保洁护肤、洗液等,还可以应用于香料工业和轻化工等领域。岗松应用前景广阔,应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开发,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刘布鸣梁凯妮林霄
关键词:岗松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岗松治疗阴道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岗松对阴道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豚鼠组织胺致痒耐受试验、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试验、体外抑菌试验、体外抗阴道滴虫试验,观察岗松对阴道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岗松能显著提高豚鼠对组织胺的致痒阈;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体外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体外能杀灭阴道毛滴虫。结论:岗松具有明显的抗炎、止痒、抗菌、抗阴道毛滴虫等药理作用。
周军韦桂宁周智陈敬民
关键词:岗松油抗炎止痒抑菌抗滴虫

相关作者

刘布鸣
作品数:270被引量:1,082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挥发油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芒果苷 提取物
梁凯妮
作品数:17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相色谱 岗松油 岗松 化学成分 水半夏
严克俭
作品数:20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钩藤碱 岗松油 气相色谱 钩藤 化学成分
赖茂祥
作品数:133被引量:805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两面针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苦丁茶 化学成分研究
朱红霞
作品数:108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组合物 丹皮酚 聚维酮 止咳 快速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