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8篇“ 川西南“的相关文章
- 川西南TGT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TGT地区五峰-龙马溪组烃源岩特征及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划分了页岩气富集有利区。结果显示:(1)TGT地区TOC多为中碳和富碳,且具有高热演化特征,有良好的生烃潜力。(2)储集层特征显示出TGT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孔隙度平均在3.0%~6.0%,具有多种孔隙及裂缝为页岩气提供储集空间,含气量平均在2.3~5.0m^(3)/t,含气饱和度平均在61.8%~70.6%。(3)断裂发育规模及尺度、断裂发育密度、压力系数均会影响研究区保存条件,从而导致富集条件差异化。(4)根据建立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评价指标,将研究区分为三类有利区,自西向东页岩气富集条件有逐渐变优的趋势。
- 徐飞胡广范存辉夏自强刘永旸
- 关键词:页岩气川西南
-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层序格架及对滩体的控制
- 2024年
- 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是近几年重要的油气勘探层位,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有关该地区滩相发育及其展布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利用野外露头、测录井、岩心等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理论,在川西南地区的沉积认识基础上,针对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层序格架及滩相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南地区中二叠统可识别4个层序界面,发育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进一步可以划分为10个四级层序。滩体主要发育于的高位体系域(HST)内,并随着海平面下降而向海迁移,说明滩体的展布受控于层序旋回。
- 何成其彭军刘芳兰
- 关键词:层序格架川西南中二叠统
- 川西南部地区下二叠统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西接康滇古陆的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近年来展示出良好的勘探潜力,然而针对该地区地层充填规律及古地理格局的观点还并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盆内精细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方法】以四川盆地西南部下二叠统栖霞阶梁山组和栖霞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测录井等资料,在岩石类型与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原理与方法,对栖霞阶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三级层序为编图单位,结合优势相原则,分别绘制研究区栖霞阶SQ0+SQ1和SQ2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在栖霞阶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从下到上分别为梁山组底界面(I型)、栖一段内部界面(II型)、栖一段\栖二段界面(II型)和栖霞组\茅口组界面(I型),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域和高位域组成。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的对比分析,认为栖霞阶下部的SQ0层序大致对应于传统划分的梁山组+栖一段下部地层,仅发育于研究区内的栖霞阶地层沉积前古地貌低地,并且具有向古地貌高地超覆的层序充填特征,中部的SQ1层序和上部的SQ2层序则遍布全区。川西南栖霞阶层序岩相古地理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西接康滇古陆的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古地貌和沉积相带分异比较明显,自西向东依次为:康滇古陆及其东缘的潮坪、台内洼地、台内丘滩体,以及开阔—半局限海台地,而且沿台内坡折带发育的台内丘滩体往往具有环洼规模分布的趋势。【结论】通过剖析台内坡折带对碳酸盐岩成储的影响,指出SQ2层序(栖二段)是研究区栖霞阶最有利于台内丘滩体这一潜力储集相带发育的层位,环台洼坡折带发育的丘滩体相带附近是有利的勘探区。从层序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栖霞阶充填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为川�
- 汤艳玲李凌谭秀成谭秀成芦飞凡张本健
- 关键词:层序地层栖霞阶
- 巨石为葬——川西南的大石墓
- 2024年
- 川西南因独特的地理形势,构成了亚欧大陆上南北文化的交流通道“民族走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交融,造就了多样的文化。文章主要讲述了其中最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即“以巨石为棺椁”的“大石墓文化”。
- 刘通
- 关键词:川西南
- 川西南部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 2024年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规模发育,在川西坳陷的北部、中部均实现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但南部地区勘探效果较差。为了给下步勘探提供参考,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雷口坡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雷口坡组储层主要分布于雷三段、雷四3亚段,雷三段发育滩相白云岩储层,雷四3亚段发育颗粒滩叠合表生岩溶储层,储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向盆内方向逐渐减薄。2)雷口坡组天然气为典型干气,δ13C1和δ13C2同位素特征与典型的Ⅱ型干酪根生成天然气同位素分布接近,具有混源特征,二叠系海相烃源岩和须家河组烃源岩是主要天然气来源。3)雷口坡组发育构造-岩性和构造-地层圈闭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分布于龙门山断褶构造带,圈闭由挤压背斜结合储层横向相变控制,构造-地层气藏主要分布于斜坡区,由储层尖灭形成。4)雷四段岩溶储层发育程度、圈闭形成时间、后期保存及盖层条件是决定天然气是否成藏的关键。综合评价认为,平面上莲花山—高家场—雾中山—鸭子河一带为有利区,并进一步划分为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带和东侧的构造-地层圈闭有利带。
- 尹宏郑超王旭丽杨华田云英辛荣跃张兴宇
- 关键词: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雷口坡组
- 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8
- 2024年
- 综合利用地质构造、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物性、岩性等资料,从烃源岩、储层物性、有效盖层和输导体系等4个方面分析了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并对气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南地区侏罗系沙溪庙组致密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三叠系须家河组五段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平均TOC为3.31%,Ro为0.70%~1.75%,为沙溪庙组煤型气的规模聚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上覆遂宁组泥岩厚度大,泥地比大于0.8,突破压力高,是良好的封盖层;区内广泛发育的气源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②研究区致密砂岩气的成藏规模受控于源储距离和储层物性,气藏地质储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与源储距离呈抛物线关系;致密气的富集层位受控于源-储-盖配置类型,当源储分离、有区域盖层遮挡时,致密气富集于区域盖层下伏储集层,当源储分离、断穿区域盖层时,优势储层多层系富集;烃源岩生烃潜力与输导通道控制了天然气充注方式,区内整体充注程度高,烃源岩侧向运移排烃的成藏条件要好于垂向运移排烃。③研究区地质储量与成藏指数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8;成藏指数大于0.4、泥地比大于0.5、断层封闭性良好的区域为气藏有利分布区,沙溪庙组一段致密气主要分布在名山—邛崃—新津一带、天府含气区;沙溪庙组二段致密气主要围绕浦江、眉山、成都等地分布。
- 王小娟陈双玲谢继容马华灵朱德宇庞小婷杨田吕雪莹
-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储层物性沙溪庙组侏罗系
- 幕式热液作用对川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复合改造效应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 2024年
-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期构造挤压及推覆作用下规模性高温、深部富镁卤水沿基底断裂/伴生裂缝等渗滤通道对早期灰岩/白云岩幕式改造的结果。富镁热液作用时间主要为中—晚三叠世,其次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及喜马拉雅期,热液改造导致了硅质及方解石充填。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受断层、热液性质、流动路径及围岩岩性等因素复合控制,作用效果以物性“平均化”为主,热液对早期厚层块状颗粒灰岩/白云岩以热液白云石化/热液重结晶作用、破碎角砾化及缝洞充填等改造作用为主;对早期薄—中层泥粒灰岩以压裂、顺层白云石化、溶蚀及伴生矿物充填等产生的溶蚀-充填复合改造为主。热液作用下的破裂缝及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溶蚀孔洞与网状裂缝的有效连通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典型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发育于断裂附近1 km范围内,厚30~60 m,部分孔/洞-缝连通体系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具备勘探潜力。
- 冯明友尚俊鑫沈安江文龙王兴志徐亮梁峰刘小洪
- 关键词:二叠系热液流体白云岩
- 川西南地区云南松飞播林火灾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云南松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西南地区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提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云南松飞播林火灾危险性及特征,火灾形成条件和影响等。结果表明:现有云南松飞播林大部分是近熟林和成熟林,管护较好,林下可燃物载量大、连续性好,火源较多,火灾形成机制很复杂,火灾危险性高。要系统谋划飞播林的林下经济发展,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林地资源,拓展林间、林下发展空间,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能更好总结现行云南松飞播林火管理政策和方法,提出与时俱进的飞播林火灾防控措施,为积极预防和安全扑救提供理论参考。
- 杨洪平杨贤洪王洪胜周源洁金小弟张定鸿王秋华
- 关键词:火源可燃物森林火灾飞播林云南松
- 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 2024年
- 川西南筇竹寺组页岩气有机质受演化程度、矿物组分、地层水矿化度等综合地质因素影响,储层对象相对川南龙马溪组更复杂,测井评价时如直接采用类似龙马溪组的计算模型并不完全适用。本文重点对较常用的5种模型进行重新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碳计算时,总伽马与无铀伽马多元拟合法效果最佳,且相对误差小。从实际应用效果看,上述方法可操作性强,评价精度高,为深入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杨祥菊黎泽刚季凤玲
- 关键词:页岩气有机碳含量测井评价
- 川西南部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新认识
- 2024年
-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已发现气藏多为裂缝孔洞型灰岩气藏,规模有限。近年来,川北地区YB7井和JT1井相继钻遇茅口组高能滩相储层并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为了更好地指导川西南部茅口组油气勘探,在沉积、地质及古地貌等基础研究上,结合最新高品质三维地震、时频重磁等资料发现:1)川西南部茅口组发育开阔台地-台洼边缘-斜坡-台内洼地沉积,台洼边缘礁滩相大规模分布,在三维地震剖面上“丘状、杂乱、断续中弱振幅”反射特征明显;2)川西南部北东向基底断裂发育,主要形成于晋宁期,在峨眉地裂时期重新活动,产生堑垒拉分格局,是茅口组台洼边缘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3)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沉积叠加东吴期淡水岩溶,有形成规模优质储层基础,且其紧邻筇竹寺组生烃中心,基底断裂疏导,源储配置佳。研究对扩大川西南部勘探领域、增储上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杨柳梁虹王伦彭忻司国帅
- 关键词:茅口组基底断裂主控因素
相关作者
- 史军

- 作品数:18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彝族 川西南 杂居 教育语言 教育文化
- 钟永模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川西南 川东北 稻种资源 种质资源 褐飞虱
- 韩润生

- 作品数:375被引量:1,554H指数:29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铅锌矿床 滇东北 铜矿床 成矿流体 构造地球化学
- 冯志兴

- 作品数:14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锡铁山铅锌矿床 铅锌矿床 川西南 梁子 柴北缘
- 王剑

- 作品数:322被引量:2,429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羌塘盆地 新元古代 藏北羌塘盆地 地质意义 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