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9篇“ 工资差距“的相关文章
数字经济、非认知技能溢价与性别工资差距
2025年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力技能的需求结构,同时对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模型,引入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不可分割假定,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同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技能回报率的影响,并考察其如何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导致非常规工作任务部门就业的增加与非认知技能工资回报率的提升,从而相对非认知技能水平更高的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回报,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促进非常规工作任务职业选择概率提高与社会资本投资增加来实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由于非认知技能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导致常规工作任务职业内性别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因此,政府部门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劳动者非认知技能的开发和培养,以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结构的重塑,促进工资增长。
王杰张世伟张君凯
关键词:数字经济性别工资差距一般均衡模型
人力资本扩张能否缩小性别工资差距
2024年
通过构建两任务部门生产模型,并借助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将男性工资提高了6.2%,女性工资提高12%,最终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8.4%。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缩小了教育年限的性别差距,由于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进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降低。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扩张对服务业部门、中低收入、低学历、东部地区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影响更大。
孙广亚
关键词:性别工资差距共同富裕
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
2024年
平台经济的兴起伴随着发展不平衡的挑战。文章在构建平台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2013—2022年中国行业—地区层面数据探讨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呈“倒U”型特征,但目前仍未跨越拐点。机制分析表明,平台经济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行业工资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平台经济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大;对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等行业的工资水平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其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进一步分析发现,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交易水平对行业工资差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平台经济的作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张锐敏沈坤荣
关键词:平台经济行业工资差距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性别工资差距影响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外资势头十分强劲,从1979年到2009年,外资进入增长了22倍。到2020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外国企业直接投资金额最高的国家。外资的进入会对东道国的就业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这势必对中国男女工资...
薛潇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性别工资差距劳动参与率
数字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是实现中国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探究当前火热的数字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行业间工资差距逐渐扩大,该结论在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下仍成立;数字经济发展对各地区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于中部地区的正向影响最大。基于上述结论,为缩小行业工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启示。
闫曰奇
关键词:行业工资差距
人力资本外部性会缩小性别工资差距吗?
2024年
基于人口普查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考察了人力资本外部性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这一结论在考虑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替代效应和人力资本消费溢出效应的混淆影响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女性在交流互动行为上的比较优势使其从人力资本外部性中受益更大,从而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研究表明,增加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特别是提高大学生占比,以及降低劳动力之间的知识与技术交流成本和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成本,有助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性别平等。
康传坤赵书晨
关键词:人力资本外部性性别工资差距
工业机器人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工业智能化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伴随工业4.0时代的到来,工业机器人作为核心技术载体正在不断推动经济转型与升级,这一变革不仅深刻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组合构成与运行模式,更促进了新职业...
郑梅婷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性别工资差距职业性别隔离
数字经济发展与技能工资差距:理论与实证被引量:4
2024年
数字经济发展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产生差异化影响,技能工资差距因此发生重要变化。在理论方面,构建一个包含数字经济技术特征的生产函数,提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行业结构效应和技能提升效应扩大技能工资差距。在实证方面,利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各省级行政区宏观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已有的技能工资差距较大,但其随时间逐步得到缓解。(2)数字经济发展产生技能工资溢价,其程度与技能水平差距正相关。(3)对外贸易改善技能工资不平等状况。(4)存在相当程度且“顽固”的性别工资差距与合同工资差距。(5)数字经济发展在技能密集型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更大的技能工资差距。研究为新的经济形态下缩小工资收入差距提供有益启示。
罗杨帆王业强
关键词:性别工资差距
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的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
2024年
贸易开放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力工资变化改变了各国福利水平。工资差距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典型课题,系统梳理相关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以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理论,解释当下的经济问题。为此,本文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工资的相关理论,梳理贸易自由化与工资差距的研究脉络,阐述了国际贸易与工资差距研究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方向,发现已有研究中关于贸易开放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仍需深入探索。进一步探究国际贸易影响工资差距的微观机制有助于更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在面对外生冲击时如何变化,对缩小收入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毕一博
关键词:国际贸易工资溢价工资差距
信息化与性别工资差距——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城市数据,分析了信息化发展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发展显著扩大了不同技能水平下的性别工资差距。通过借助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研究还发现,信息化对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地区、中心城市和城市规模的异质性。为此,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数字经济带来生产效率变革的同时兼顾收入公平,加快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保障女性劳动力获得岗位的机会平等,推进信息和数字要素均等化,使“数字红利”覆盖更广泛群体。
胡善成张云矿张彦彦
关键词:信息化性别工资差距

相关作者

喻美辞
作品数:40被引量:520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进口贸易 相对工资差距 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 工资差距
李宏兵
作品数:102被引量:1,004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出口 企业 数字经济 工资差距 对外直接投资
李实
作品数:194被引量:8,625H指数:5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农民工 工资差距
赵春明
作品数:216被引量:1,965H指数:2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对外贸易 数字经济 企业
李晓宁
作品数:55被引量:437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公平 审计研究 工资差距 上市公司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