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2篇“ 巯甲丙脯酸“的相关文章
- 巯甲丙脯酸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促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研究巯甲丙脯酸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10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单独组53例与联合治疗组53例,各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两组分别以心功能分级进行亚组分析,将单独组分为单独Ⅱ级组、单独Ⅲ级组、单独Ⅳ级组,将联合治疗组分为联合Ⅱ级组、联合Ⅲ级组、联合Ⅳ级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1(ET-1)、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统计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V是(60.12±5.92)ml、LVEF水平是(56.83±5.17)%,高于单独组的(53.27±5.06)ml与(45.61±4.20)%,CO水平是(5.86±0.75)L/min,低于单独组的(9.81±0.96)L/min(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E是(109.21±10.64)ng/L、ET-1是(230.71±18.37)ng/L,低于单独组的(145.13±13.67)ng/L与(313.10±20.81)ng/L(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IL-6是(10.33±1.16)ng/L、CRP是(5.25±0.41)mg/L、TNF-α是(9.53±0.42)ng/L,低于单独组的(15.64±1.87)ng/L、(7.43±0.73)mg/L与(12.37±1.32)ng/L(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ICAM-1是(498.34±43.57)μg/L,低于单独组的(563.28±46.27)μg/L,T3是(7.01±0.83)μmol/L。高于单独组的(4.28±0.51)μg/L(P<0.05),TSH低于单独组(P>0.05)。相比单独组,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单独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联合Ⅲ级组的总有效率比单独Ⅲ级组的更高(P<0.05)。治疗后联合Ⅱ级组CO、LVEDD、LVESD、NE、ET-1、NT-proBNP、IL-6、CRP、TNF-α、sICAM-1水
- 龚玲刘玉芳吴勇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重组人脑利钠肽充血性心力衰竭促甲状腺素
- 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联合钙通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联合钙通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急症患者82例(2017-11~2019-04),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n=41)与参照组(n=41),参照组予以钙通道阻断剂,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对比两组疗效、降压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12%(39/41)较参照组78.05%(32/41)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水平较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降压起效时间较参照组短(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2/41)与参照组7.32%(3/4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钙通道阻断剂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基础上加用巯甲丙脯酸可提高疗效,缩短降压起效时间,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方中平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钙通道阻断剂SBPDBP
- 舌下含化巯甲丙脯酸在高血压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舌下含化巯甲丙脯酸在高血压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计算机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氨氯地平治疗基础上加用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血压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降血压起效时间为(9.86±2.35)min,短于对照组的(12.75±2.8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急诊治疗期间,采用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治疗,可促使患者的血压尽快下降,提高其血压控制效果,且安全性可靠,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风险。
- 陈健赖海波崔欲庭
- 关键词:急诊科高血压巯甲丙脯酸舌下含化
- 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对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究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对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 将85例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进行肾小球肾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25.58%,基本缓解率为37.21%,有效率为90.70%,均显著单独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尿24 h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素氮及血肌酐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应用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尿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血压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独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巯甲丙脯酸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魏酸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溶解血栓,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黄云芳刘昌璇贾琳黄敏谢立寒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阿魏酸钠肾小球肾炎
- 黄芪注射液与巯甲丙脯酸联用治疗难治性慢性肺原性心衰70例临床观察
- 2017年
- 目的:分析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巯甲丙脯酸对难治性慢性肺原性心衰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慢性肺原性疾病病人7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36例、观察组34例。观察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通过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巯甲丙脯酸实施治疗,对照组病人则接受单一的巯甲丙脯酸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44%,优于对照组的73.5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黄芪注射液结合巯甲丙脯酸对难治性慢性肺原性心衰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 李艳红张凤武屈艳陈健伟曹雪新
-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巯甲丙脯酸
- 巯甲丙脯酸结合复方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观察
- 2016年
- 目的研究巯甲丙脯酸结合复方氯沙坦在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治疗配合使用巯甲丙脯酸,实验组使用巯甲丙脯酸联合复方氯沙坦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00%和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巯甲丙脯酸结合复方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用药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范衡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
- 巯甲丙脯酸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副作用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使用巯甲丙脯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为这1000例患者使用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这1000例患者在服用了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后,共有17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率为17%。在出现不良反应的17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有16例患者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有30例患者出现了皮疹,有21例患者出现了高血钾,有12例患者出现了味觉迟钝,有9例患者出现了咳嗽,有28例患者出现了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在使用巯甲丙脯酸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用药,以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谢映香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心血管疾病副作用
- 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有小儿肾病综合征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即采用强的松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8~12个疗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情况(64.5%)和总有效率(8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情况(45.2%)和总有效率(74.2%),并且尿蛋白转阴时间、控制感染时间、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巯甲丙脯酸联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 彭拥军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小儿肾病综合征
- 巯甲丙脯酸 硝酸甘油及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难治性心力衰竭指症状持续存在且对各种治疗反应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我国2002年慢性心力衰竭(cnr)患病率O.9%,患者数量将近千万。近年有增加趋势,有人调查农村患病率1.61%。难治性心力衰竭往往病程长,病情复杂,同时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成为死亡和临床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采用巯甲丙脯酸、硝酸甘油、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心力衰竭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张惠英
- 关键词:难治性心力衰竭巯甲丙脯酸硝酸甘油多巴胺疗效观察多脏器功能不全
- 巯甲丙脯酸、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慢性肺心病心衰(CCPHF)急性加重期因缺氧致多种缩血管因子释放,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进一步加重。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降低HPH,改善右心泵功能的课题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用采用巯甲丙脯酸(CP)、
- 李薇
- 关键词:巯甲丙脯酸川芎嗪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关作者
- 唐朝枢

- 作品数:1,482被引量:7,595H指数:4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 研究主题:内皮素 肾上腺髓质素 高血压 硫化氢 牛磺酸
- 刘朝中

- 作品数:170被引量:626H指数:13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痉挛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绞痛 冠状动脉
- 谢美华

- 作品数:6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异喹啉 化合物 药物组合物 心律失常 心肌收缩力
- 王立赞

- 作品数:64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 研究主题:休克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家兔 血液流变学
- 朱凡河

- 作品数:51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 研究主题:血液流变学 休克 噻庚啶 家兔 山莨菪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