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6篇“ 已婚育龄妇女“的相关文章
已婚育龄妇女使用药具避孕效果研究
2024年
了解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已婚育龄妇女使用避孕药具的情况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我镇已婚育龄妇女6142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避孕情况,并以是否35岁进行分组,35岁及以下的纳入A组中,35岁以上的纳入B组中,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使用避孕药具的情况以及使用避孕药具后的避孕效果。结果 6142例已婚育龄女性中有1864例≤35岁,纳入A组;有4278例>35岁,纳入B组。6142例女性中使用避孕药具的有5310例,避孕率为86.45%,其中使用避孕套、使用宫内节育环、使用避孕药、皮埋的分别为1200例、2948例、124例、8例。A组中避孕率为95.60%,B组避孕率为82.47%,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选择避孕套避孕、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选择避孕药避孕、皮埋的分别占61.28%、11.95%、2.53%、0.28%,B组的则为3.06%、77.52%、2.24%、0.09%,两组比较中A组避孕女性中使用避孕套的几率更高、B组中使用节育器及药物的几率更高(P<0.05)。A组避孕女性中有41例避孕失败,多为未全程佩戴避孕套所致;B组避孕女性中有131例避孕失败,原因多为停用避孕套、未按时用药。与B组比较,A组避孕知识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 已婚育龄妇女中避孕率仍然较低,计生药具站以及社区应当重视对已婚育龄妇女采取避孕知识科普和避孕方法宣传,以此才能指导其更为合理的使用避孕药具,以此达到有效避孕的目的,以降低避孕失败的情况,提高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李祥芹
关键词:已婚妇女育龄妇女避孕药具
生育政策调整后山西省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计划的代际差异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后山西省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计划的代际差异。方法:于2020年7-8月对山西省已婚育龄妇女开展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代际已婚育龄妇女生育计划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0873例研究对象中,70、80、90年代出生的已婚育龄妇女分别占38.8%、44.8%和16.4%,有生育计划的比例分别为4.0%、15.7%和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278,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已生育男孩数和女孩数是不同年代妇女生育计划的共同影响因素,已生育男孩数、女孩数越少的妇女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性更大。70年代妇女文化程度越高,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性越大;其他婚姻状况妇女较初婚者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性更大。80年代妇女其他婚姻状况较初婚者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性更大。90年代妇女个体从业者较其他职业妇女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性更小。结论:生育政策调整后山西省育龄妇女生育计划存在代际差异,不同代际妇女生育计划的影响因素不同。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提高妇女生育意愿、改善生育行为。
宋志娇卫小兵李玉艳罗铭忠
关键词:生育计划代际差异影响因素
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应用趋势及落实长效避孕方法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已婚有偶育龄妇女避孕方法应用趋势,探讨落实长效避孕方法影响因素,为避免非意愿妊娠、减少人工流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库中15~49岁已经采取避孕方法的已婚有偶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111 799例已婚有偶育龄妇女应用长效不可逆避孕方法、长效可逆避孕方法、避孕套、其他短效避孕方法、传统避孕方法的占比分别是23.5%、40.6%、29.6%、2.3%、4.0%。2014年以来避孕套应用构成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现在子女数、少数民族、非流动人口、农业户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务农的已婚育龄妇女更有可能采用长效避孕措施。结论:已婚有偶育龄妇女避孕套应用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应加强避孕节育咨询、宣传及网络队伍建设,针对重点人群倡导高效避孕方法,避免非意愿妊娠。
刘冬梅刘鸿雁王晖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影响因素
新医改十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变迁及其公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 将健康政策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是我国医改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医改成效的考量作为研究热点之一,国内主要集中在横截面数据的现况研究,基于不同时点的纵向面板数据研究相对缺乏。目的 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在医改十年间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变迁,并剖析产生不公平的主导因素。方法 基于“农村居民家庭健康询问调查”2009年基线数据和2019年随访数据,采用直接标准化法对比分析新医改前后样本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变化,通过对集中指数(CI)的计算和分解来衡量公平性情况及各因素对不公平性的贡献度。结果 2009年共纳入已婚育龄妇女4 935例,2019年共纳入已婚育龄妇女3 509例。新医改前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两周患病就诊率稍有增加,增幅为1.29%;慢性病患病就诊率明显降低,降幅为18.77%;需住院者住院率、妇科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住院分娩率、产后访视率明显提高,其增幅分别为10.44%、8.53%、24.05%、36.52%、23.62%。2009年产后访视率CI为-0.034 5,2019年两周患病就诊率CI为-0.016 9,其他指标在两次调查中CI均为正数。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及年龄是不公平产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新医改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全面改善且更趋于公平,但仍略偏向于高收入群体。
高保锴虎昭言王文龙陈可心乔慧
关键词:妇女卫生保健服务农村卫生健康不平等卫生保健改革
已婚育龄妇女孕前TORCH检验的效果分析
2022年
分析淄川区已婚育龄妇女孕前TORCH[弓形虫(TOX),其他柯萨其病毒,衣原体等(Other),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检验现状,为淄川区育龄妇女的孕前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以淄川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从2019年1月到2022年9月期间孕前TORCH检验的6000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均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操作方法完成检查,回顾性分析对应的检查结果。结果 6000例妇女中,TORCH-IgM中TOX-IgM阳性0.83%、CMV-IgM阳性3.03%、RV-IgM阳性0.86%;TORCH-IgG中TOX-IgG阳性2.53%、CMV-IgG阳性95.73%、RV-IgG阳性率为97.13%。不同年龄段妇女对应的TOX-IgM阳性、CMV-IgM阳性、TOX-IgG阳性、CMV-IgG阳性、RV-IgG阳性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存在一定的比例的TORCH感染率,通过孕前TORCH检验,可针对性做好感染者的有效治疗,预防对妊娠造成的不良影响。
叶亮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孕前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实施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到淳安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28名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殖健康状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6~<31岁、31~<36岁妇女患各种妇科疾病的占比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316)、学历(OR=5.879)、职业(OR=2.479)为健康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需重点关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工作,加大对其生殖卫生知识的普及力度。
王娇琴唐渊霞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济南市莱芜区牛泉中心卫生院2021年7月至12月接收的100例自愿参与保健知识认知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室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其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并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分析显示,总分≥80分者共62例,总分<80分者共38例。保健知识认知水平高的已婚育龄妇女在文化程度、经济收入、职业以及婚姻满意度方面和保健知识认知水平低已婚育龄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良妊娠以及妊娠史方面和保健知识认知水平低已婚育龄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经济收入<4000元/月、职业为农民和农民工以及婚姻不满意是影响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经济收入<4000元/月、职业为农民和农民工以及婚姻不满意是影响其保健知识认知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帮助其提高保健知识认知水平。
焦海锋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素养促进的干预研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大量男性进城务工,农村妇女成为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关注农村地区妇女身心健康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
何清纯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知识
全面二孩政策下武汉市湖工社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选择现状及分析
2022年
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下武汉市湖工社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的现场调查方式于2018年4月—11月对社区年龄在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避孕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82份,所有资料经双人核对后输入电脑,收回有效问卷1 208份,采用Minita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湖工社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8.41%,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四位的依次是避孕套(59.18%),宫内节育器(29.40%),口服避孕药(7.02%),绝育(1.31%)。与全国调查数据相比,避孕套使用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宫内节育器使用率低于全国水平,口服避孕药及绝育使用率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女年龄、文化程度、现有子女数等是避孕方法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全面二孩政策下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式正在发生改变,选择避孕套等短效避孕措施所占的比重上升,长效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绝育)的比重在下降。计划生育服务模式需随之作相应调整。一是要宣传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知识,鼓励每次、正确、全程使用;二是要促使育龄妇女了解各种避孕方法的有效性及适宜人群,鼓励和动员她们采取更加有效的长效避孕措施;三是提供个性化的计划生育服务,保证有需要的育龄妇女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避孕服务。
雷燕琳李丽琪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影响因素
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状况与保健意识调查
2021年
目的调查并分析甘肃省某县已婚育龄妇女的健康状况及保健意识,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8—2019年甘肃省某县级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共1943人,并针对其身体健康状况如患病状况、“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及生殖道保健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妇女中,90.99%具有接受定期妇科检查的意识,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两周患病率17.91%、慢性病患病率10.71%,较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8,P<0.05);67.83%的人群生殖健康及保健意识较薄弱(χ^(2)=235.253,P<0.05),86.52%调查者对避孕节育措施有正确认识与选择(χ^(2)=353.669,P<0.05),51.84%被调查者不具备定期“两癌”筛查意识(χ^(2)=339.100,P<0.05)。结论目前,甘肃省某县已婚育龄妇女总体健康状况稳中有升,后续临床工作重心应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或文化程度特点有针对性地筛查干预,进一步强化人群生殖健康及保健意识,降低相关癌症发病风险。
姚力张雪莲
关键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意识

相关作者

高尔生
作品数:374被引量:2,90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殖健康 影响因素 性教育 避孕 性行为
武俊青
作品数:352被引量:1,65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性与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
陈锡宽
作品数:29被引量:26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已婚育龄妇女 知情选择 育龄妇女 影响因素 避孕节育知情选择
宋爱芹
作品数:126被引量:722H指数:13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已婚育龄妇女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医学生 社会支持
侯倩
作品数:29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已婚育龄妇女 病例对照研究 影响因素 不孕症 抽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