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并列复句“的相关文章
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问题
2024年
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涉及“对称量级”“对称模式”“对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诸问题。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受关联标记的影响,由此形成四种对称模式:不对称式、弱对称式、对称式和强对称式。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模式具有类型丰富、优势突出、整体呈U字形格局分布的特点,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语篇差异、语体差异和阶段性差异。与上古相比,中古并列复句的对称性有所增强。并列复句的对称性和对称化,是由汉语的自身特点、人的认知方式以及语言的功用共同驱动的。
刘利岳莉红
关键词:中古汉语并列复句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焦点结构的类型、演变特征与动因
2024年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的对比焦点结构类型可以根据焦点实现的句法单位来划分,主要分为分句式焦点结构和成分式焦点结构。其中,分句式焦点结构是最主要的类型。成分式焦点结构则通过焦点标记词和对称式来实现。从焦点的数量来看,并列复句可以分为单焦点结构、双焦点结构和多重焦点结构。上古汉语并列复句的焦点结构演变具有以下特征:成分式焦点结构的数量占比略有增长;复句内的焦点数量模式从单焦点结构向双焦点或多重焦点结构发展;焦点的实现方式更加多样化。这种演变的主要动因包括语义和谐、句法促动和语用强化。
杨丹
关键词:并列复句动因
《世说新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的类别、特征和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世说新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模式共有3类9种,总体呈现出多样性、优势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关联标记模式使用频率上,居中粘接式>前后配套式>居端依赖式;关联标记数量上,单标>双项双标>单项双标;关联表达式使用频率上,“A,co-B”>“A,B(co)B”>“A(co_(1))A,B(co_(2))B”>“co_(1)-A,co_(2)-B”=“A(co_(1))A,co_(2)-B”>“A(co)A,B”>“co-A,B”>“A,co_(1)co_(2)-B”=“co_(1)-A,B(co_(2))B”,其中前后配套式包含4种不同的关联表达式,涉及18种具体的关联标记,形式最为丰富。《世说新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模式特点的形成是联系项居中原则、象似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互相作用的结果。
岳莉红
关键词:《世说新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模式
基于“构式-语块”理论的并列复句研究--以“一边A一边B”和“又A又B”为例
近十几年来,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语法教学中,一些汉语的重点语法句型,如:存现句、兼语句、把字句、被字句等,以构式理论为基础,采用“语块”教学,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偏误语料情况,可以...
路露
关键词:构式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块教学法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而”的演变——基于《左传》与《史记》的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而"是上古汉语复句中最为活跃的连词性关联标记。"而"连接并列关系的功能来源于其承接连接功能。通过《左传》与《史记》的比较可知,"而"在上古汉语并列复句中的演变是伴随着并列复句复杂化和"而"关联功能的强化而产生的,体现为:从主要连接"一主两度陈述"发展到连接"多主两度陈述";标记模式呈现多样性发展趋势;句法功能扩展到可作为分句嵌入型标记在对待复句中表对比关系。"而"在并列复句中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前后分句的紧密性和连贯性,并凸显并列关系。
杨丹
关键词:上古汉语并列复句
汉语无标累积式并列复句的联结机制及其组合手段——以长篇小说《钟鼓楼》为例
2021年
通过分析长篇小说《钟鼓楼》中无标累积式并列复句的用例,发现汉语无标累积式并列复句的联结机制主要有三种:结构平行、尾首结构和回指。联结机制所体现的组合手段多达20种,结构平行和尾首结构这两种联结机制所体现的组合手段分别是结构平行和尾首结构,回指这种联结机制体现的组合手段却很多样。20种组合手段中不仅有单一组合手段使用的情况,还有组合手段之间配合使用的情况。总体来说,两个无标累积式小句并列在一起,其使用的组合手段基本上是单一的,单一组合手段又以零形回指的使用最为常见。
傅晓莉
《汉语教程》《发展汉语》并列复句比较研究
本文专题探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2)和《汉语教程》(1-3册)课文中并列复句的异同之处,并据此提出编写和教学方面的建议。并列复句作为语法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两套...
张静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程》并列复句
文献传递
上古汉语并列复句关联标记“亦”的使用与发展被引量:2
2019年
"亦"是上古汉语并列复句中较为常见的关联标记,"亦"的使用在上古汉语早、中、晚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列复句中"亦"在语义上主要表类同,语法上具有关联功能。其在上古汉语并列复句中的发展演变主要表现为:表义的抽象化与并列关系的明晰化、标记类型与句式的多样化以及"亦"的构式化。
杨丹
关键词:并列复句
有标因果复句并列复句嵌套的不对称现象考察被引量:1
2019年
汉语中关联标记配套共现的因果复句并列复句的互套情况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现实中此两种复句的嵌套存在四种类型:因标套并列、果标套并列、因标果标均套并列并列前后均套因果。经考察发现因果复句的套用能力强于并列复句,因果复句中果标的嵌套能力强于因标。从逻辑语义基础、关联成分的离析度以及心理认知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种不对称的原因。
郭争
关键词:因果复句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分类的拓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既有并列复句的研究太粗糙,单纯依据形式标记的分类并不能反映出汉语并列复句丰富的面貌,需要从功能的视角对并列复句进行重新的界定。在以功能为主,参考语义、韵律和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标准下,汉语并列复句内部可区分为七个次类:列举型、顺同型、近类型、分述型、对举型、连锁型、回环型。这些类型是基于汉语真实小说文本的句子归纳、梳理得到的,不但深化了对并列复句的认识,而且拓展了并列复句系统,将为语言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曹婧一
关键词:并列复句

相关作者

杨丹
作品数:26被引量:16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公司治理 并列复句 上古汉语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信息披露
张丽丽
作品数:21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研究主题:清代 并列复句 句序 流派 现代汉语
刘瑞莲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喀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并列复句 汉维语 帮扶 教学目标 教师教学
李行健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研究主题:顿号 句子 逗号 误用 书名号
王灿龙
作品数:93被引量:96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研究主题:现代汉语 词汇化 没(有) 名词 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