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2篇“ 延迟愈合“的相关文章
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4月某院手术治疗的120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的基本资料。根据骨折延迟愈合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延迟愈合组(n=26)和正常愈合组(n=94),术后检测血清25-OH-VD和骨代谢指标[甲状旁腺素(PTH)、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评估患儿的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和骨量减少程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明确影响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2组在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骨折原因、部位、类型、固定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锻炼自我效能是否良好、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术后血清25-OH-VD、PTH、PINP、β-CTX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锻炼自我效能是否良好(OR=2.032,95%CI=1.077~3.835)、合并骨质疏松(OR=5.114,95%CI=1.860~14.060)、术后血清25-OH-VD(OR=1.125,95%CI=1.040~1.217)、PTH(OR=1.132,95%CI=1.061~1.208)、PINP(OR=1.215,95%CI=1.027~1.438)、β-CTX(OR=5.966,95%CI=1.598~22.267)水平是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ROC曲线显示,以上因素联合检测AUC值为0.99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55%、89.65%。结论:四肢长骨干骨折患儿术后血清25-OH-VD、PTH、PINP、β-CTX水平和锻炼自我效能是否良好、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其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对相关因素予以有效控制,施以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骨折延迟愈合的发生风险。
朱豪伟郭占豪孙克明
关键词:四肢长骨干骨折儿童延迟愈合
参芪补肾活血汤改善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的机制初探
2024年
[目的]初步探讨参芪补肾活血汤对兔股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截除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股骨中段10 mm皮质骨的方法构建股骨愈合延迟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组(10 mL/kg)、参芪补肾活血汤低剂量组(5 mL/kg),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动物作为空白组。参芪补肾活血汤组按剂量每天灌胃1次,持续4周,空白组与模型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动物给药完成后收集血清样本与愈伤处骨组织样本,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骨组织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愈伤处骨组织中BMP-2、BMP-7、TGF-β1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显示,模型组骨组织愈合缓慢,损伤区域明显,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组则出现明显骨痂与骨组织形成。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与组织中BMP-2、BMP-7、TGF-β1和VEGF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芪补肾活血汤高剂量血清与组织中BMP-2、BMP-7、TGF-β1和VEGF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参芪补肾活血汤具有促进兔股骨愈合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促进BMP-2、BMP-7、TGF-β1表达,诱导骨缺损区域血管形成。
付学敬朱琳朱明喜韩崇涛
关键词:骨延迟愈合BMP-2
一种骨折延迟愈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量参数自动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骨折延迟愈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量参数自动预测方法,涉及医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病例冲击波治疗的影响因素数据;将影响因素数据输入至治疗能量参数预测模型中,得到目标病例的治疗能量参数预测结果;治疗能量参数预...
刘文勇杨欣彤王博洋刘岩
补肾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肱骨、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肱骨、胫骨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 2021年 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肱骨、胫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锻炼及阿法骨化醇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 2组骨折愈合程度、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 3个月后,观察组Fernandez-Esteve 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P、BGP、BMP-2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87%,高于对照组的 8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针刺治疗肱骨、胫骨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可改善骨代谢,有效促进骨痂生长,促进骨折愈合,为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黄升峰
关键词:延迟愈合补肾活血方针刺法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87)和延迟愈合组(n=33)。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愈合情况患者的微循环因子水平,并分析微循环因子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结果:正常愈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积分均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1、6.368、12.805、11.616、18.788和17.980,P值均<0.05)。正常愈合组血清内皮素(E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4和6.410,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襻周积分及ET、CRP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指标ET、CRP水平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中呈高表达,是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
李江
关键词:骨折愈合股骨颈骨折延迟愈合
赤参壮骨汤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的疗效评价
2024年
分析针对骨折患者,应用赤参壮骨汤对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限定时间:2023.02至2024.02;限定对象:骨折患者;治疗方法:常规治疗、赤参壮骨汤治疗。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针对骨折患者,应用赤参壮骨汤治疗,既可改善其愈合情况,还可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对调节骨生长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可观。
陈维聪
关键词:骨折中医证候积分
免缝拉合技术在山区门诊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免缝拉合技术在山区门诊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伤口延迟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免缝拉合技术。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4周后,两组的创面面积均小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换药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伤口面积、渗液量及创面组织类型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缝拉合技术应用于山区门诊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患者中,具有简单、方便等优势,可以减少瘢痕,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骆传丽陈倩倩
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SAP)水平与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取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71例为延迟愈合组,按1∶1病例对照形式选取创伤性骨折术后正常愈合患者71例为正常愈合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MP-9、PGC-1α、BSA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对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延迟愈合组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降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OR=1.097,95%CI:1.020~1.180)、糖尿病(OR=2.121,95%CI:1.078~4.173)、骨质疏松症(OR=3.933,95%CI:1.242~12.451)为影响创伤性骨折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BMP-9(OR=0.950,95%CI:0.919~0.981)、PGC-1α(OR=0.969,95%CI:0.954~0.983)、BSAP(OR=0.837,95%CI:0.750~0.935)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联合预测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大于BMP-9、PGC-1α、BSAP单独预测的0.778、0.791、0.788(P均<0.05)。结论 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降低与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密切相关,血清BMP-9、PGC-1α、BSAP水平联合对创伤性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王旭徐魁伟冯殿发张晓志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折延迟愈合
自拟促愈汤联合射频治疗仪治疗老年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
2024年
骨折延迟愈合是骨科常见的难治病。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而骨折延迟愈合是指超过同类骨折正常愈合的最长期限而未愈合,骨折断端间隙过大,骨质疏松、骨痂形成量少或无,但骨髓腔仍通,骨折断端无硬化。骨具有较强的愈合能力,但仍有5%~10%的骨折患者发生骨不连或者延迟愈合[1]。
郑贝郑明军
关键词:骨折延迟愈合骨折断端骨痂形成射频治疗仪难治病
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135例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病例,男85例,女50例;年龄19~80岁;所有病例使用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正常愈合组、延迟愈合组。对14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逐一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显著性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明确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共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延迟愈合与年龄、是否吸烟、复位方式、是否贫血、术前准备时间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49,95%CI(0.755,0.954),P=0.006]、是否吸烟[OR=0.020,95%CI(0.002,0.193),P=0.001]、复位方式[OR=23.924,95%CI(2.210,258.943),P=0.009]、是否贫血[OR=0.016,95%CI(0.001,0.289),P=0.005]是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像因素。结论:低龄、吸烟、闭合复位、贫血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段关节外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
何炜许兆光林蔚莘何发胜张建新周毅强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骨折愈合

相关作者

曾炳芳
作品数:870被引量:8,530H指数:4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固定术 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外科皮瓣
陈建民
作品数:100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隐性失血 营养状况 硫酸钙 股骨颈骨折 围手术期
陈宏
作品数:635被引量:2,001H指数:2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穿支 显微外科手术
滕晓峰
作品数:191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腕关节镜 皮瓣修复 皮瓣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周丹亚
作品数:131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内窥镜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