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5篇“ 建筑评价“的相关文章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权重研究
- 2025年
- 我国于2019年实施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完整的体系,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权重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研究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存在的指标体系权重不明问题的分析,使用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及指标中各加分项进行打分及权重计算,再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尝试提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权重优化改进建议,以利于我国绿色建筑的标准化、精确化评估。
- 裴博毅王兴田赵东淼宋蔚青林千琪
-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层次分析法
- 基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教学空间光环境评价需求研究
- 2025年
- 教学建筑对光环境的要求很高,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光环境的需求不同。该文对中、英、德、日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教学空间的光环境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光环境的评价以天然采光分析为主,对人工照明的评价差异较大。针对教室采光特征与使用需要,结合当前室内光环境研究文献,该文从空间特征和指标应用角度分析教室光环境评价的需求,建议增加对垂直面的光环境定量评价,对教室空间分区进行照度定量控制和辅助措施,同时考虑对定量指标进行分级细化和调研论证,使指标应用有更好的适应性。
- 宋一鸣刘佳奇羊烨
-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教学空间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局部修订的公告
- 2025年
- 现批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局部修订的条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登。
- 无
-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
- 标准推介:低碳建筑评价
- 2025年
- 近期,重庆地方标准DBJ 50/T-139—2024《低碳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发布,并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专门服务于重庆市民用建筑低碳性能评价,通过优化指标体系,促进低碳建筑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相较于旧版,新版标准在内容上实现了显著升级,新增了建筑能耗节约率、节水率以及绿色建材应用比例等一系列关键评价指标。同时,《标准》还明确界定了低碳设计、材料选用、建造过程及运维管理等四大类性能指标,并详细列出了相应的控制项与评分项,以鼓励技术创新与性能提升。DBJ 50/T-139—2024《低碳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将为重庆市的低碳建筑事业提供有力支撑,甚至将引领全国建筑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在本期的“标准推介”中,我们精心概括并整理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诚邀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提前了解、共同学习,携手为构建低碳、环保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 关键词:低碳建筑绿色建材低碳设计运维管理
- 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
- 《基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框架的BSA体系及适用性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可持续性评价面临的问题,如相关议题集中于建筑在环境领域的性能表现等,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辨析与度量出发,在探寻建筑可持续性的结构与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初步...
- 朱文莉
- 标准推介:绿色建筑评价与设计
- 2024年
- 当前,低碳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业,遵循国家绿色发展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业标准,有力促进了建筑业低碳发展。本刊长期关注建筑节能相关议题,现陆续推出绿色建筑标准最新发布或修订情况。本期推介已于近期修订实施的国家标准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地标DBJ 50-071-2020《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 50-052-2020《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介绍部分重要修订内容,供读者参阅。
- 关键词: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节能低碳经济
-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地域性研究
- 2024年
- 我国绿色办公建筑发展迅速,其评价体系也应不断更新。现有评价体系中的普适性问题和忽视地域差异问题,导致评价实践趋同化,地区针对性不足。为解决办公建筑绿色评价中忽视本地资源环境限制、设计阶段评价高而运行阶段评价低的问题,引入修正权重建立地域特征影响模型,系统地分析各省地域条件对绿色办公建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域因素显著影响评价得分,并且在绿色资源丰富地区及城市环境高压力地区评价要点的得分更高。
- 杨嵌何鑫唐庆何焱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 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噪声检测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了绿色建筑评价过程中的噪声检测与分析。首先,定义和目标构成了绿色建筑的基础,同时强调了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噪声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在仿生设计理念下如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其次,详述了建筑噪声检测的技术与设备,并详细解读了噪声检测与评分的方法,同时提供了建筑内外噪声环境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最后,研究中强调了识别建筑噪声源和评估声环境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改善绿色建筑的声学环境。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绿色建筑中成功降低噪声的实践,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 李伟位
- 关键词:绿色建筑噪声检测仿生设计噪声控制
-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声学要求之比较
- 2024年
-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一系列标准组成,建筑必须满足这些标准。绿色建筑提供更好室内环境的目标并没有完全实现,尤其是在声学方面。对8个新建非居住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声学要求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考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何评估声学性能及对声学的重视程度。比较研究的重点包括用于评估环境质量的声学指标、项目获得认证和认可的途径及每个评价体系对声学的重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一个绿色评价体系能够满足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所有潜在声学设计要求,许多体系忽略了对声学质量有贡献的重要参数,有些评价体系使用实验室测试参数而非现场测试参数,可以规避潜在的声学设计要求,从而将损害建筑的整体质量;所有评价体系都需要提交某种形式的初始设计文件,BREEANM、WELL和CASBEE要求竣工声学测试,WELL和Green Mark要求由公认的第三方进行强制性使用后调查;评价体系中的声学权重值低于声学舒适性对使用者的重要性,一半的评价体系中没有最低声学设计要求,WELL最重视声学要求,声学的权重值为10.91%,奇怪的是,LEED作为最大、最受重视的绿色评价体系之一,只对声学采纳了0.91%的权重。虽然中国ASGB中声学分值在评分项和加分项中的权重为4%,但是由于声学要求比其它评价体系低,声学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视程度依然需要提高。
- 崔建峰刘培杰
- 关键词:绿色建筑
-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应用
- 2024年
-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其评价体系对实现建筑项目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信息孤岛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阐述BIM技术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保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评价中得到有效运用,最终利用工程案例,发挥出BIM技术的作用,确保绿色建筑评价结果更加真实与准确。
- 吴鸿毅
-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资源管理
相关作者
- 叶凌

- 作品数:89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 GB 既有建筑
- 王清勤

- 作品数:247被引量:86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既有建筑 传染性隔离病房 生物安全实验室 隔离病房
- 宋凌

- 作品数:67被引量:3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城乡建设
- 程志军

- 作品数:176被引量:5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建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李宏军

- 作品数:68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研究主题: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建筑评价 建筑环境 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