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76篇“ 开放经济“的相关文章
数字贸易与开放经济
2024年
数字革命对国际贸易的挑战已远远超越数字贸易的范畴。数字贸易不仅无法全面捕捉数字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全面影响,而且还会误导人们对数字经济时代开放经济学的理解。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第一,开放性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需要从开放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待数字经济。第二,在学科体系方面,数字技术革命不仅会带来数字交付和数字订购这两种形式的数字贸易,而且会带来新的产品、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从而重塑国际分工模式、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效应。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对于多数研究者而言,大数据时代并不意味着“数据的海洋”,而是“数据的荒漠”;面对来自科技、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的丰富案例,应强化经济学理论思维能力,而不是盲目“一刀切”式地学习大数据分析方法。
王永进
关键词:数字经济开放经济学
嵌入金融支柱的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综述
2024年
在我国着力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利用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解决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问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根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将金融支柱嵌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早期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考虑的“金融元素”仅体现为与金融相关的核心变量(如利率、汇率等)动态,而建立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NOEM-DSGE模型将封闭经济刻画的金融摩擦、金融中介、金融冲击等金融元素推广到开放经济,不仅对国际金融领域一直关注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作出了新的回应,还对金融危机后涌现的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给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从模型设定、模型解法、模型匹配微观数据以及跨学科方法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突破,是未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江振龙
关键词:金融摩擦金融中介金融冲击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南北经济均衡发展——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的演进被引量:3
2024年
南北地区因初始经济禀赋的微小差异,政商互动分别演化出“开放经济秩序”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不同类型营商环境培育出南方“小企业铺天盖地”和北方“大企业顶天立地”的经济景观。“开放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以低制度成本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高水平集聚;以技术创新优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南方地区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限制经济秩序”的营商环境则带来北方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失速。本文采用南北城市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指标“两两捉对”回归的实证策略,直接识别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均衡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营商环境差异对南北经济差距的解释能力在5.8%~14.2%,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估计均佐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强调,实现南北经济均衡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优化地区营商环境,推进城市营商环境从“限制经济秩序”向“开放经济秩序”演进。
丁从明王聪陈昊
关键词:营商环境
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探析
2024年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变化对应用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深刻洞察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强调做强做优做大经济,推动应用经济研究可持续发展,以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因此,本文以“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转变”为研究点,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应用科学理论的语境原理,鉴于依存的学科语境发生重要改变,找到适合的计量技术应用,进一步探析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转变和研究体系建立的对策,从而引领大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天琛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
中国开放经济统计研究的两项新成果值得关注
2024年
官方公布的1950-198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数据和学术界估算的1550-194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填补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空白,为研究更长历史周期的中国开放经济提供了基础数据。国际收支统计是系统记录一国(或地区)对外经济活动最为全面和规范的国际标准。
马昀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统计对外经济活动基础数据
开放经济下研发资本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渠道检验
2024年
开放经济体而言,技术进步不仅来自内部自主创新,也来自国内资源与全球市场融通过程中吸纳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本文立足宏观视角,着眼于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信息通信、专利引用与人才流动渠道,选择研发资本占OECD国家份额超80%的G7国家测度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9~2020年数据,研究国外研发资本对中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和信息通信渠道显著促进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专利引用、人才流动渠道的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
谢媛陈守东
关键词:国际知识溢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发资本
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最优货币政策和货币状况指数研究——基于1992—2022年中国数据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2024年
本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显示在外部冲击下,利率、汇率和最终目标高度相关。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探究,发现其政策权重受消费者、生产者和中央银行的行为等模型参数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货币状况指数(MCI),其权重不仅取决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利率平价参数等的变化,还依赖于最优货币政策参数的变化。根据1992—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最优货币政策参数为1.1823,意味着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逆周期操作的,且赋予经济增长以更大的权重;估计出MCI的权重为0.7867,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1%相当于实际汇率下降0.79%,实际利率变动的影响弱于实际汇率。最后本文研究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目标变动的先行指标。
陆前进武磊
关键词:最优货币政策货币状况指数
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
2024年
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化形式的法定货币,为应对私人货币挑战,央行数字货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加快了其研发、测试和试点。本文在探讨央行数字货币概念与主要特征基础上,理论分析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框架运行和传导机制影响,构建包含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冲击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央行数字货币正向冲击对本国以名义利率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影响并不显著,对银行存款替代也并未发生明显的替代影响;外国央行数字货币正向冲击对本国货币政策影响仍然甚微,但能够观测到其通过汇率和贸易条件等渠道变化,传导到本国物价、产出,进而影响本国名义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易昌军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结构
中国经济学规划教材 中国开放经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的对外开放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本国国情又遵循发展规律的独特道路,而中国开放经济学理论研究正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实践成就展开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更加系统化、更具中国特色的开放经济学理论对推...
李雪莲
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吸收能力与绿色发展——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开放经济内生增长模型
2023年
本文首先将可耗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纳入内生增长模型,并将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化,构建了一个基于产品水平创新的六部门开放经济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的社会计划最优均衡,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和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接着基于理论模型的推导结果构建计量模型,以中国2004—2020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究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吸收能力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以及技术吸收能力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全国样本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样本下,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发展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对绿色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在全国和东西部地区存在U型调节作用,在中部地区存在线性的正向调节作用。
柳剑平蔡锐张萌旭
关键词:技术吸收能力内生经济增长

相关作者

赖明勇
作品数:348被引量:5,029H指数:37
供职机构:湖南省政协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 出口贸易 实证分析
梅新育
作品数:859被引量:648H指数:9
供职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研究主题:政治性风险 中国经济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祝树金
作品数:137被引量:1,618H指数:2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出口产品质量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赵瑞彰
作品数:3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开放经济 对外经济开放 经济增长率 经济系统 经济成长
张幼文
作品数:201被引量:1,170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经济全球化 新开放观 国际分工 全球化经济 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