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异位胸腺瘤“的相关文章
颈部AB型异位腺瘤误诊1例
2024年
患者女,44岁,因“无意发现左颈部无痛性包块3 d”于2023年1月9日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乳甲外科。专科检查:颈项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左甲状腺下极触及1枚4.5 cm×3.0 cm包块,质韧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甲状腺未见异常,于甲状腺左叶下极旁可见1枚4.8 cm×3.8 cm×2.8 cm的低回声包块,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短线状或点状强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呈分叶状,与甲状腺分界清(图1A);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包块边缘见较丰富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颈部实性包块。CT平扫+增强扫描于左甲状腺下极下方见一轻度分叶状密度略低肿块,边界清,增强后显著均匀强化。CT诊断:左侧颈部富血供包块。拟诊“左颈部占位”收住入院。入院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及血钙值均正常,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14.8 pmol/L。行甲状旁腺99Tc 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检查:早期相甲状腺99Tc m-MIBI显像剂摄取均匀、显著,于左叶下极旁见1枚5.0 cm×3.8 cm×2.6 cm的分叶状包块(图1B),与甲状腺之间可见脂肪分隔;延迟相病灶显像剂摄取较高、均匀减退;左侧甲状旁腺99Tc m-MIBI显像阳性。SPECT/CT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结合上述检查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左侧甲状旁腺瘤。于2023年1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甲状腺探查+左侧甲状旁腺探查术”手术。术中所见:左侧甲状腺腺体内未探及肿块,于下极旁见一肿块,大小约5 cm×4 cm,呈分叶状,质中界清,包膜完整,与甲状腺无粘连,完整切除肿块(图1C)。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提示为异位腺瘤(分型待常规病理)。术后常规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组织含纤维包膜,表现为双相型:部分区域上皮细胞丰富,呈梭形或卵圆形,核小,核仁不明显,核�
薛勤陈则君赵可邵清
关键词:胸腺瘤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
腺瘤术后肺内异位腺瘤伴重症肌无力(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报道1例腺瘤术后肺内异位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病理分型及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例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包括既往住院临床病历),完善新斯的明试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肺部及腺CT扫描、血清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及抗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测定、肿瘤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予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放射治疗、口服他克莫司胶囊等措施并随访9个月观察其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患者女性,54岁,自由职业者。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眼睑下垂伴视物重影,晨轻暮重。12年前曾临床诊断为MG(MGFA分型:Ⅰ型)伴腺瘤(B1型),行腺瘤切除术后长期口服溴吡斯的明至今。入院后,新斯的明试验阳性、RNS示左右斜方肌低频刺激衰减14.9%~33.8%、血清AChR抗体(12.91 nmol·L^(-1))和抗MuSK抗体(0.07 U·mL^(-1))增高,完善肺功能检查。部CT示:左肺上叶上舌段肿瘤性病变,故行肺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B3型腺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支持“左肺腺瘤(以B3型为主)”。术后经9个月随访MG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但复查血清AChR抗体浓度较前未见下降,不排除与异位生发中心的存在有关。结论肺内异位腺瘤伴MG罕见,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易与肺部肿瘤混淆;对有肺部肿块的患者,除考虑常见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还需警惕其他神经罕见病(MG)可能,根据肿瘤的分型和浸润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术及放射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血清AChR等抗体,并强化相关免疫治疗。
杨欣李金垚黄志强何微微王晓明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颈部异位腺瘤^(99)Tc^(m)-MIBI SPECT/CT显像1例
2024年
患者女, 44岁, 因意外发现左颈部肿块3 d就诊。体格检查:颈软, 左甲状腺下极可及3 cm×3 cm肿块, 质韧, 边界清, 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14.8(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 下同;1.3~9.3) pmol/L, 血钙:2.28(2.00~2.75) mmol/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均正常。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偏外侧分叶状低回声包块, 其内见点状高回声, 大小约4.8 cm×3.8 cm×2.8 cm, 与甲状腺边界尚清, 彩色多普勒成像边缘见较丰富血流, 内部未见明显血流, 超声诊断:左下颈部实性包块。CT平扫左甲状腺下极下方轻度分叶状略低密度肿块, 边界清楚, 增强后呈较均匀显著强化。甲状旁腺^(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 MIBI;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提供, 放化纯>95%)SPECT/CT(德国Siemens Symbia T16)显像示, 早期相甲状腺显像剂摄取均匀, 左叶下缘见分叶状明显显像剂摄取灶, T(病灶显像剂摄取计数)/NT(对侧颈部软组织显像剂摄取计数)为3.29(图1A), 延迟相病灶显像剂摄取仍较高, T/NT为2.66, 显像剂洗脱率为19%, 甲状腺显像剂摄取均匀减退(图1B);早期相SPECT/CT(注射后23 min)甲状腺左叶下极下缘分叶状肿块, 大小约2.6 cm×3.8 cm×5.0 cm, 伴明显显像剂摄取(图1C~1E)。
陈则君周斌薛勤单海琳
关键词:SPECT/CT彩色多普勒成像颈部软组织颈部肿块
颈部异位腺瘤1例
2023年
病例女,44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块3 d就诊。体格检查:颈软,左甲状腺下极可扪及3 cm×3 cm肿块,质韧,边界清,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血钙、甲状腺功能五项及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异常。
费锋陈则君
关键词:胸腺瘤头颈部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原发性心包异位腺瘤1例
2023年
63岁女性患者,活动后心悸、闷2个月余,休息后缓解。1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肺动脉左前见中等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可见"裂隙征"。增强CT、MR、PET-CT检查均提示心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腺瘤,B2型。原发性心包异位腺瘤罕见,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包压塞症状,术前确诊十分困难。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信息。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期相关。
宋兵张晓红袁国珍范东晨安国营刘飞飞
关键词:心包内胸腺瘤占位性病变
中纵隔异位腺瘤1例
2023年
腺瘤是起源于腺上皮细胞的的较罕见肿瘤,好发于前纵隔,极少异位于其他部位。腺瘤位置与腺对应,腺组织起源于第三或第四对咽囊,在胚胎发育过程迁移至前上纵隔,腺组织的错误迁移即可导致异位腺瘤的发生。异位腺瘤的诊断较困难,因其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无固定好发部位,极易与其他纵隔肿瘤相混淆。我院于2021年12月收治1例中纵隔AB型腺瘤患者,症状轻微,较为少见,本文对此病例进行报告。
郝胜璞包文君耿左军
关键词:中纵隔
颈部异位腺瘤一例
2022年
1.一般资料:病人,45岁,女性。1年前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彩超提示甲状腺双侧叶包块,左侧颈部局部疼痛,无吞咽困难、声嘶、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不适。专科查体:颈软,颈部气管受压左偏,未见左侧甲状腺明显肿大,可见右侧甲状腺Ⅱ度肿大,甲状腺左侧叶未扪及明显肿物,甲状腺右侧叶可触及一大小约4.5 cm×4.0 cm×3.5 cm的肿物,肿物质韧固定,边界尚可,无压痛,肿物向骨后方延伸,双侧颈部及锁骨上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李晓妹程胜君彭竹琴郭瑶尹万刘金星苏旭杨帆
关键词:异位胸腺瘤头颈部肿瘤
肺内异位腺瘤膜转移PET-CT图像1例报告
2022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67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喘息3个月”于2021年1月23日收治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患者入院前2周喘息症状加重,活动后明显,伴头痛、头晕、纳差、部闷胀感及少量咳嗽,不能平卧(左侧卧位时症状可减轻、右侧卧位时症状加重),无明显咳痰,无咯血,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等其他伴随症状。
黄世明徐葳尹亮岳建兰孙永锋林志春
关键词:异位胸腺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胸膜
脊柱旁异位腺瘤1例
2021年
腺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上纵隔肿瘤,发生在前上纵隔以外部位的腺瘤称为异位腺瘤,约占腺瘤的4%。我院收治的1例脊柱旁异位腺瘤罕见病例,患者因“间断性右侧腰背部疼痛1周”入院,结合CT和MRI,临床诊断为后纵隔肿物(神经源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示:腺瘤(AB型),现随访观察半年,患者恢复可。因此对于后纵隔的占位性病变。
刘欣龙孙滕张昊
关键词:病例报告胸腺瘤后纵隔胸腺切除术
颈部异位腺瘤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1例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颈部异位腺瘤的细针吸取细胞形态学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颈部异位腺瘤的临床资料,细胞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体检B超发现甲状腺左叶下极一界清结节,MRI示肿块大小约为2 cm×1.5 cm,边界较光滑,似有包膜。未能进行明确诊断。随后穿刺细胞学涂片中见大量小淋巴细胞中散在分布少量上皮样细胞。上皮样细胞胞质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蜡块免疫标记淋巴细胞表达CD3和Td T,上皮样细胞表达CKpan和p63。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为异位腺组织或腺瘤可能。肿块切除后组织病理证实为颈部异位腺瘤。结论颈部异位腺瘤比较少见,影像学方法难以诊断。我们的病例提示认识大量单一的小淋巴细胞及少量上皮细胞,可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染色鉴别诊断。
程凯唐福婷黄鹏飞林广饶秋刘蕾蕾石群立周晓军沈勤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

相关作者

廖美焱
作品数:105被引量:4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CT表现 CT X线计算机 文献复习 活组织检查
屈艳娟
作品数:46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CT CT表现 影像学表现 文献复习 异位胸腺瘤
张玉海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309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异位胸腺瘤 放射疗法 胸腺肿瘤 适形
张在鹏
作品数:74被引量:306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CT CT表现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CT诊断
罗锐
作品数:36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CT 活组织检查 CT诊断 CT引导 CT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