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89篇“ 弥散加权“的相关文章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
- 2025年
-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0例行MRI检查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管腔上皮(Luminal)A型26例,Luminal B型29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10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型15例。比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b值为800s/mm^(2)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值为1000s/mm^(2)时,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b值为1000 s/mm^(2)时,ADC值诊断Luminal A型的灵敏度、Luminal B型的特异度均低于b值为800 s/mm^(2)时,其余各分子分型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b值为800 s/mm^(2)时,TNBC型在两个b值下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b值为1000 s/mm^(2)时,ADC诊断TNBC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7(95%CI:0.553~0.769),约登指数为0.379,特异度为0.446,灵敏度为0.933。结论DW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 周鹏刘建军江文婷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分子分型表观弥散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17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通过MRI设备采集DWI图像,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所有患者在影像学检查后均进行病理活检确诊病变性质,并以此为金标准,分析DW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和肝良性病变患者的ADC值。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7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86例为原发性肝癌,93例为肝良性病变。DWI技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96.51%(83/86)、特异度为97.85%(91/93)、准确率为97.21%(174/179)。Kappa检验显示:DW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944,P<0.001)。原发性肝癌不同b值对应的ADC值均低于肝良性病变(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在b值取400 s/mm^(2)、800 s/mm^(2)、1000 s/mm^(2)时的ADC值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0.925、0.957,均有较高诊断价值。结论:DWI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表现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且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DWI影像学指标ADC值能有效区分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
- 施晓星谢斌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MRI平扫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30例,均实施MRI平扫及DW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联合DWI的诊断价值。结果:130例宫颈癌患者包括鳞癌117例(90.00%),腺癌8例(6.15%),腺鳞癌5例(3.85%);病理学分期显示Ⅰb期74例(56.92%),Ⅱa期32例(24.62%),Ⅱb期24例(18.46%),共清扫出1 854枚淋巴结送检;1 603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有245枚淋巴结短径≥5 mm,88枚转移淋巴结中19枚转移淋巴结短径<5 mm,5枚位于腹主动脉旁,DWI未扫及,最终共测得了64枚短径≥5 mm。转移淋巴结平均ADC值与最大、最小ADC值均小于非转移淋巴结,长径、短径及长短径均大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DWI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9.69%(51/64)、特异度97.96%(240/245)、准确率94.17%(291/309)、阳性预测值91.07%(51/56)、阴性预测值94.86%(240/253),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54,P <0.05)。结论:MRI平扫及DWI应用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效果佳,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李铭孟钢张虎
-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盆腔淋巴结转移特异性
- T1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预测浸润性乳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 2025年
- 目的观察T1 mapping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无创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143例浸润性乳腺癌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示TIL水平分为高水平组(TIL≥10%,n=73)与低水平组(TIL<10%,n=70)。记录临床-病理信息,观察乳腺癌病灶MRI特征,测量其平均T1值(T1 mean)、ADC值(ADC mean)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回归模型绘制列线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低水平组,高水平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占比较高(P<0.05),病灶呈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整占比较高(P均<0.05),而瘤周水肿占比较低(P<0.05)。组间病灶强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T1 mean、ADC mean均高于低水平组(P均<0.05)。强化模式、T1 mean及ADC mean均为乳腺癌TIL水平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联合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预测TIL水平的AUC为0.848,高于单一病灶强化模式(AUC=0.569;Z=5.384,P<0.05)及T1 mean(AUC=0.662;Z=3.876,P<0.05)而与ADC mean(AUC=0.8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8,P=0.11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临床应用价值较好。结论T1 mapping联合DWI可于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TIL水平。
- 孟帆袁军辉方少伯张孝先郭兰伟陈天东张宏凯曲金荣张仁知陈学军
-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5例行MRI检查的疑似PCA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DWI、DCE-MRI扫描检查,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DWI、DCE-MRI单独扫描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PCA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DWI检出PCA和前列腺良性病变分别66例、39例,DWI与病理活检诊断PCA的Kappa=0.918;DCE-MRI检出PCA和前列腺良性病变分别60例、45例,DCE-MRI与病理活检诊断PCA的Kappa=0.761;DWI诊断PCA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59%、96.19%,高于DCE-MRI诊断PCA的敏感度和准确度(85.29%、88.57%)(χ^(2)=4.168、4.330,P=0.041、0.037);DWI+DCE-MRI与病理活检诊断PCA的Kappa=0.937,且诊断PCA敏感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53%、97.14%。结论:DWI较DCE-MRI诊断PCA准确度和敏感性更高,两者联合诊断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前列腺癌诊断效能。
- 颜显杰王海朱文淼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前列腺癌
- MRI常规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应用MRI常规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月湖州市滨湖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均予以常规MRI及常规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TN分期结果。结果:MRI+DWI扫描诊断T1、T3、T4期及N0、N1、N2a、N2b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常规MRI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直肠癌术前诊断,常规MRI联合DWI扫描的诊断精确度更高,对TN分期的诊断效能良好。
- 张家兵许飞飞张惠美
- 关键词:直肠癌术前诊断MRI弥散加权成像
-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与超急性脑出血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与超急性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超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各35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8.69±5.16)岁,发病时间(2.45±1.02)h。超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8.42±5.05)岁,发病时间(2.39±1.03)h。所有患者进行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DWI和常规MRI对超急性脑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和病变部位信号特征,分析DWI检查超急性脑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病变位置特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DWI对超急性脑梗死的检出率为97.14%(34/35)、超急性脑出血检出率为94.29%(33/35),均高于常规MRI检出率[62.86%(22/35)、65.71%(23/35)](均P<0.05);DWI和常规MRI检查超急性脑梗死病变部位的信号特征主要为高信号,超急性脑出血病变部位的信号特征主要为混杂信号和低信号,且DWI对超急性脑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病变部位信号特征的灵敏度均高于常规MRI检查(均P<0.05)。DWI检查结果显示,超急性脑梗死病变位置在小脑、大脑皮质的检出率分别为54.29%(19/35)、25.71%(9/35),高于超急性脑出血[5.71%(2/35)、2.86%(1/35)];在脑干、基底节区的检出率分别为2.86%(1/35)、14.29%(5/35),低于超急性脑出血检查[22.86%(8/35)、65.71%(23/35)](均P<0.05)。结论DWI能提升超急性脑梗死和超急性脑出血的检出率,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评估病灶信号特征,为临床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远波杨晓庆李俊丽闫松
-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超急性弥散加权成像
- 超声弹性成像、双能CT、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癌的效能对比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双能CT、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乳腺癌的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3例,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双能CT、DWI检查。以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组(n=58)与良性组(n=35),比较两组的相关参数,分析3种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28)。恶性组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动脉期λ_(HU)、静脉期NIC、静脉期λ_(HU)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双能CT(动脉期NIC、动脉期λ_(HU)、静脉期NIC、静脉期λ_(HU))、ADC值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38、0.795、0.762、0.747、0.78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效能较双能CT、ADC值更好,其次依次为双能CT的动脉期指标、ADC值、双能CT的静脉期指标。
- 热娜古力·阿不都热以木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双能CT表观弥散系数乳腺癌
-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多普勒超声仪器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的诊断分析
- 2025年
- 目的: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50例子宫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DWI和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分析DWI图像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多普勒超声中的血流信号特征,对比两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中,观察组的准确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在对子宫肉瘤的诊断中,观察组的准确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并且子宫肉瘤的ADC值显著低于子宫肌瘤(P<0.05),通过综合分析DWI和多普勒超声的结果,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DWI联合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
- 林玉萍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多普勒超声子宫肉瘤子宫肌瘤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超声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中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超声应用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96例行产检并怀疑为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MRI-DWI及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剖宫产,以术中结果作为“金标准”,且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诊断结果。结果:术中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3例,阴性13例。其中术中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例20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7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7例。检测出粘连性胎盘18例,植入性胎盘33例,穿透性胎盘21例;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术中检查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33),超声和手术病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22);两种检查方式对前置胎盘及植入胎盘的灵敏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检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前置胎盘分型符合率57/64(89.06%)高于超声符合率48/64(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植入胎盘分型符合率(87.50%)高于超声符合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DWI与超声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均具有较好的检验效能,但在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分型中,MRI-DWI的检验效能更好。
- 田丰郭煜曾家琛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超声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相关作者
- 时高峰

- 作品数:358被引量:1,483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 食管癌
- 韩春

- 作品数:232被引量:1,565H指数:2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 王琦

- 作品数:172被引量:5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MRI 多层螺旋CT
- 王嵩

- 作品数:339被引量:6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浆细胞性乳腺炎 扩散加权成像 中医证型
- 许茜

- 作品数:155被引量:45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 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