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7篇“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相关文章
- 基于《黄帝内经》痹病传变规律窥探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多系统损伤的防治思路被引量:3
- 2022年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多归属于中医痹病范畴。在中医整体观认识下,痹病的传变具有由表及里、由肢体至五脏的传变特点,《素问·痹论》言:“诸痹不已,亦益内也”,是痹病总的传变趋势。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多系统受累特点符合痹病的传变规律。膜原与现代医学结缔组织结构相似,是痹病伏邪所在,亦是传变通路。痹病的预后与传变紧密相关,总的来说五体痹易愈,五脏痹难医,因此痹病防传防变是治疗的重点。文章从《黄帝内经》痹病传变趋势出发,基于伏邪是传变基础、膜原为痹病传变通路,启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防治思路。
- 杜芸徐江喜张清烽朱跃兰
- 关键词:痹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膜原五脏痹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9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回顾性分析山西白求恩医院2013年4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例弥漫性CTD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9例患者中急性脊髓炎7例,视神经炎3例;合并SS 5例,SLE 2例,RA 1例,未分化CTD 1例。9例患者均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SLE患者给予血浆置换治疗,病情均缓解。弥漫性CTD与NMOSD相关,明确诊断后尽早进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发展,防止疾病复发。对于NMOSD激素耐受的患者,可采用血浆置换和免疫吸附治疗。
- 杨和霖武泽文马丹张莉芸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总结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CTD)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报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例DCTD合并TM感染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DCTD合并TM...
- 韦静姗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诊疗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不良妊娠的诊疗体会
- 2019年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往往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合并多组织、多器官受累,常见的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等。因这类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故其与妊娠的关系备受关注。近十多年来,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地出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不良妊娠患者,诊疗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现总结体会如下。
- 麻贞贞刘湘源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良妊娠诊疗体会
- 感染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关系
- 2018年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一类,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多种疾病,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感染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感染对结缔组织病的可能作用机制包括靶细胞的改变、免疫细胞的改变、针对病毒和宿主共有决定簇的免疫应答及特异型抗体和抗病毒抗体与自身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
- 王晓璐李洋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血清学指标
- 抗内皮素A型受体抗体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抗内皮素A型受体(ETRA)抗体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P)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AH)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抗ETRA抗体作为协助早期诊断CTD-PAH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选择CTD-PAH患者(CTD-PAH组)60例和CTD患者(CTD组)60例,分别检测2组血浆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抗nRNP、抗Sm、抗SCl-70、抗ds-DNA、抗CE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抗ETAR抗体的水平,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min步行试验(6 MWT)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水平。结果 CTD-PAH组的抗ETRA抗体(+)29例(48.3%)、抗ETRA抗体(-)31例(51.7%)。CTD组的抗ETRA抗体(+)4例(6.7%)、抗ETRA抗体(-)56例(93.3%)。CTD-PAH组中抗ETRA抗体(+)和抗nRNP(+)的比例以及PASP、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CTD组,而6 MWT较CTD组短,FVC、DLco水平均明显低于CTD组(均P<0.05)。CTD-PAH组血浆抗ETRA抗体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224 6,P<0.05),CTD-PAH组抗ETRA抗体滴度与6MWD呈负相关(r=-0.327 4,P<0.05),CTD-PAH组抗ETRA抗体滴度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330 6,P<0.05)。结论抗ETRA抗体可用于CTD-PAH患者肺动脉压、心肺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抗ETRA抗体可作为新的生物标记物用于CTD-PAH的诊断。
- 付强王友莲陈红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生物标记物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早期诊断要点被引量:3
- 2016年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iffu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DCTDs)是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DM)、系统性硬皮病(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类风湿关节炎(RA)、重叠综合症等,每一种都可伴有干燥综合征(SjS)。
- 李明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ISEASE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
- 从温病学说论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可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筋膜、滑囊、肌腱等。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基础是免疫失调。由于其病因不清,病理机制复杂,病变可累及内脏器官,病程漫长,致残率高,因此治疗困难。中医学认为,...
- 马桂琴冯兴华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温病学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针对临床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冠心病病因及诊治情况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3年6月90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临床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结果90例冠心病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有79例患者预后效果不佳,占87.8%。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有8例患者死亡,平均死亡年龄70.6岁。结论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临床中并发冠心病的常见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对较为年轻,但病程发展较快。
- 李海男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冠心病
-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讨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对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入治我院的70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专业护理模式;观察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30天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激发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患者挑战病魔的信念与决心,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积极影响。
- 王蓓
- 关键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 张奉春

- 作品数:678被引量:3,21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胆汁性 干燥综合征
- 刘湘源

- 作品数:368被引量:1,64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
- 曾小峰

- 作品数:681被引量:4,373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硬化症
- 张晓

- 作品数:252被引量:1,03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肺间质病变 结缔组织病 狼疮肾炎
- 马桂琴

- 作品数:51被引量:19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风湿病 辨治 经方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