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1篇“ 弱者“的相关文章
- 体质弱者的运动策略
- 2025年
- 众所周知,运动锻炼可给健身者带来诸多好处,但是许多体质较弱的人却很难坚持运动,因为跑不动、跳不高、举不起、游不远……体质弱者可以提高体质吗?应该如何进行锻炼才是正确的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一介绍。
- 李志峰
- 关键词:运动锻炼体质弱者
- 改善先天有氧运动能力弱者运动表现之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 组合物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改善先天有氧运动能力弱者运动表现之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此复合益生菌组合物包含鼠李糖乳杆菌菌株G K L C 1、乳双歧杆菌菌株G K K 24以及丁酸梭菌菌株G K B 7,经投予先天有氧运动...
- 陈劲初陈炎鍊林诗伟陈彦博王启宪侯毓欣石仰慈林静雯陈雅君江佳琳蔡侑珊吴姿和
- 公平与资源双约束下地方政府何以改善弱者福利——基于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多案例研究
- 2025年
- 社会救助作为帮扶弱者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维护公平与资源短缺的双重约束。如何在双约束下追求弱者福利最大化是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弱者福利最大化理念,结合分配正义原则与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解释框架,并深入剖析多地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案例。研究发现:在服务类社会救助探索中,地方政府根据公平与效率的差异作用组合,形成了公平优先型、效率优先型、同步提高型等3种发展路径。分层分类与整体智治是双约束下地方政府改善弱者福利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通过以线分层满足底线福利需求、以层分类实现边际效用趋近,保障阶层间公平与阶层内公平;通过数字赋能降低供需双方交易成本、圈层动员整合多元救助力量、标准建设规范公权力与兼顾私诉求,实现有限政府与有限目标。
- 郭忠兴王彬
- 关键词:社会救助分配正义整体性治理
- 弱者也可以表达
- 本书是一个弱者的倾心表达:有对弱者生命状态的省思、探索,有从文学视角展露的体悟、情感,有作者身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讨论。本书也是一个弱者深挚的邀请,期盼能与关注精神和意义的心灵在此相遇。
- 吕伟红作
- 概念内涵、异同及其现实意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后台”到《弱者的武器》“隐藏的文本”
- 2025年
- 欧文·戈夫曼在20世纪60年代所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后台”概念,詹姆斯.C.斯科特于同世纪80年代著写《弱者的武器》提出“隐藏的文本”概念。两个概念对于研究社会互动和底层政治具有重要贡献和意义。深入梳理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与特点,并进一步进行异同比较研究和实时反思,对于当下开展社会底层互动等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此同时,以概念内涵为着眼点反思实践中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任国琴
- “弱者”不弱
- 2024年
-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由于某些弱点,有的人一时被当作了“弱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些“弱者”其实有着强大的力量。
- 晓行
- 关键词:弱者
- 避难弱者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综述
- 2024年
- 以老人人为主体,包括残障人士、妇幼人员等在内的避难弱者,是灾害中最脆弱的群体。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如何安全、迅速的将避难弱者转移安置到可以满足其避难需求的避难场所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和难点。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分析了避难弱者的避难行为特征与避难需求,梳理了针对避难弱者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技术指标与要求,并从避难弱者视角评价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模型。最后,提出基于避难弱者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指标及规划模型的展望,为完善和提升针对避难弱者的应急避难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 初建宇孙璐璐都锦健朱新宇
- 关键词:灾害
- 论可行能力视域下的数字弱者保护
- 2024年
- 数字化生存和发展既是数字社会人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更是数字弱者保护的旨归。当前,数字弱者保护的“权利进路”忽视了“能力进路”核心关注的个体性差异、行动的过程性、权利质量和数字能力发展,因而在内容与成效上弱于能力进路。可行能力视域下,数字弱者表现为数字权利弱化和数字失能的复合状态。技术权力对个人权利的挤压、个体性差异之内在能力不足、结构性失衡之结合能力羸弱是数字弱者问题的本质逻辑。为此,需将可行能力作为价值原则嵌入数字弱者的法治化保护;提升以权利之维的数字素养培育为内容的内在能力;形成以数字权力约束及责任性配置、多元协作数字能力评估、宣介援助,以及国家规范化、发展式、倾斜性赋能等为内容的结合能力,保障数字弱者可行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 杨俊鹏
- 苏珊·洛里·帕克斯《强者/弱者》中的暴力书写
- 苏珊·洛里·帕克斯是美国新生代剧作家,是继奥古斯特·威尔逊之后又一位多产的非裔剧作家。她的剧作《强者/弱者》获得了2002年美国普利策戏剧奖,帕克斯成为取得这项戏剧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非裔女作家。通过重复与改写,帕克斯将黑人...
- 栗瑞
- “生成”哲学视域下卡夫卡《城堡》中的“生成-弱者”
- 2024年
- 卡夫卡的代表作《城堡》呈现出主题的开放性、文本的分裂性和阐释的无限性。这些特征都可追溯到作品中的“生成-弱者”这一主题上。透过这一主题,人们既能窥探到《城堡》“迷局”的内在核心,又能串联起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多维视角,从而呈现出一整套具有系统性的卡夫卡式“生成图景”。以测量员K为核心的生存-弱者的发生过程,生动而透彻地揭示出欲望机器的运作机制,勾画出欲望因子和生命之流如何在多种意义上突破界限、消解二元对立机制,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逃逸线,并不断进入新的领域、产生新的状态,由此赋予存在不断变化的多元意义。
- 王微
- 关键词:《城堡》逃逸
相关作者
- 孙刚

- 作品数:15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 研究主题:强者 弱者 戏剧 《喜福会》 谭恩美
- 胡玉鸿

- 作品数:129被引量:1,701H指数:2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 法律主体 法理 法学 法律技术
- 范鹏

- 作品数:47被引量:15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运动器材 婴幼儿 弹力带 教具 锻炼
- 陈鹰

- 作品数:692被引量:2,195H指数:2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深海 上升流 热液 深潜器 取芯
- 邵华

- 作品数:29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调解 权利救济 弱势群体 社会整合 私力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