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微创锥颅“的相关文章
-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
- 2024年
- 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 时间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对象取25例行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作观察组;再取25例患者行传统钻孔引流术,作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显著(P<0.05)。(2)两组临床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P均<0.05)。(3)两组并发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显著。
- 薛洋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
-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40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巴塞尔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上述指标,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GCS、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呢、Barthel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意识、活动能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是更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 钟文娇霍晨
- 关键词:脑出血
- 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对侧脑室外引流结合术后血肿腔尿激酶注入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对侧脑室外引流结合术后血肿腔尿激酶注入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3年1月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31例行微创血肿清除结合术后血肿腔尿激酶注入结合对侧脑室外引流术,21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对照组,术后观察患者的动态颅内压监护值、血清NSE与TNF-α值及术后GCS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护值无明显差异(P>0.05),NSE和TNF-α值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5天出现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差异减少,GC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对侧脑室外引流结合术后血肿腔尿激酶注入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手术创伤小、时间短,且术后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顾涤恒王建金科陆惠新高甜甜钱耀华申华龙
- 关键词:尿激酶开颅血肿清除
- 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结局。方法 录入者均为院内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总量70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类型不同区分组别,对照组(35例)开展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35例)术式选择为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术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1)在手术效果方面,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2)在手术相关时间指标与术中出血量方面,研究组耗时明显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3)在机体炎症反应方面,尽管术后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相对来讲研究组较低(P<0.05),而在术前相比则未见差异性(P>0.05);(4)在预后情况方面,术后相比,研究组GOS与MBI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而在术前相比则未见差异性(P>0.05);(5)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总计占比更低(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效果更优,对改善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朱元快
- 关键词:微创血肿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血清学指标ADL评分NIHSS评分
- 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0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手术情况、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d观察组NIHSS评分及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的优势,能缩短血肿引流时间,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对其预后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有积极作用。
- 孙卫荣丁绪元
-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清除率
- 微创锥颅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对比慢性硬膜下血肿通过微创锥颅与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引流组与微创锥颅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康复情况。结果:微创锥颅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值均优于常规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常规引流组、微创锥颅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认知功能分数与生活能力分数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微创锥颅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均值、认知功能分数均值、生活能力分数均值与常规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引流组肺部感染(10.00%)、颅内积气发生率(12.50%)高于微创锥颅组(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外血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中,应选取更加简单的微创锥颅方法,更好地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等,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 梁亮
- 关键词:微创锥颅钻孔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穿刺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锥颅穿刺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67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微创锥颅穿刺术进行血肿清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患者(1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微创锥颅穿刺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HICH患者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血肿,减少患者术后不良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黄嘉斌许宏武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 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HICH破入脑室昏迷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选取46例采用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联合术后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组,另选取46例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术后14 d,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NF)-κB,血清神经细胞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α(NTF-α)水平的变化;出院后随访3个月评估两组预后康复程度。结果:术后,研究组脑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SOD、T-AOC均明显高于常规组,MDA、ox-LDL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NSE明显低于常规组,BDNF、NGF、NT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CRP、IL-18、TNF-α、NF-κB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应用于HICH存入脑室昏迷患者治疗中,能够更好的拮抗患者炎性反应,调节氧化反应,促进患者神经修复,从而发挥辅助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功效。
- 于向阳张晓玲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昏迷
- 脑脓肿采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 2022年
- 观察脑脓肿采用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8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42例脑脓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对照组(21例:药物保守治疗)与实验组(21例: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指标、完成治疗后24h炎症因子[CRP(8.18±1.3)mg/L、TNF-α(105.46±25.15)ng/L、IL-6(72.28±8.42)pg/mL]、脑组织氧分压[(26.13±1.43)mmHg]、脑动脉血氧分压[(44.62±2.10)mL/L]、颅内压[(12.55±2.41)mmHg]、总有效率(95.24%)、总有效率(4.76%)以及随访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脓肿患者微创锥颅穿刺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 刘玉峰慕玉波刘文卓
- 关键词:脑脓肿
- 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AHC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8南阳南石医院脑一科收治的98例AHC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开颅血肿清除引流术组(开颅组)和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组(微创组),各49例。比较2组手术效果(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术前、术后第3天检测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核因子-kB p65(NF-kB p65)、血清因子水平。术前,术后1周、1个月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颅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第3天的血清NF-kB p65、Nogo-A水平均低于开颅组,术后1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少于开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AHCH,可缩短患者意识清醒时间、清除血肿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调节血清NF-kB p65和Nogo-A水平,并可减轻脑损伤。
- 杨荣刚
- 关键词: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相关作者
- 茹超

- 作品数:13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原县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微创锥颅 血肿清除术 不稳定性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 张铁铮

- 作品数:460被引量:1,36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失血性休克 异丙酚 麻醉 麻醉处理
- 叶钦清

- 作品数:26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脑卒中 肺部感染 治疗压疮 便秘患者
- 郭玉臣

- 作品数:10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缺损 微创锥颅 引流 闭合性
- 郑志雄

- 作品数:39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脑梗死 预后 疗效 糖尿病 脑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