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心智哲学“的相关文章
心智哲学视角下马克·吐温小说中的言语反讽
2024年
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马克·吐温小说中言语反讽的生成发端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性。实现言语反讽表达的手段表层是迁移,而深层是心理随附性,涌现事物及其涌现的新质则是反讽的内容。言语反讽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的语境作用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操控下得以完成。从心智哲学视角对马克·吐温小说的言语反讽现象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读者对其作品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心智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唐建福
关键词:心智哲学言语反讽
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探究
2024年
以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为基础,考察了其核心理论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的互动关系。具体而言,体认语言学的下辖理论,包括体认语法、体认翻译学、体认整合论、体认参照点、体认教学法等,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所强调的心物随附性、意向性以及涌现-拓扑性等内涵存在多重互动,可表现为体认过程的相对独立性、意向性以及“变化中的不变性”。文章认为,体认语言学与心智哲学语言研究观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说明话语运作的机理互相提供支撑,也能从双方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以促进两者的交流与融通。
廖巧云翁馨
关键词:心智哲学
心智哲学视角下反语的英译研究
2023年
反语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反语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实际意图相反。本文试图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反语并恰当翻译才能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并基于心智哲学视角下语言运用双重结构的假设,提出反语的翻译标准是心理属性对等。心理属性随附于物理属性,在与语境的相互作用下,涌现出感受质。反语翻译过程就是源语到目的语的格式塔转换。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根据感受质的相似或相异性,译者可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例如感受质保留、感受质舍弃、感受质转换和感受质增补。
黄缅
关键词:反语心智哲学心理属性
心智哲学视域下的空间介词的语义关联性研究——以under和below比较为例
2023年
心智哲学认为语言的认知基础是心智的认知,这为近义介词的区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介词的空间语义可以看作是感觉,抽象语义可以看作是感受。相似的空间感觉导致了两者相似的感受,抽象域的相似性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介词词义拓展的重要途径,隐喻的发生势必涉及主体的心智过程。认知主体的意向态度差异促使主体选择不同的空间介词,从而可以解释近义介词在抽象域中的差异性。
梁彬
关键词:心智哲学认知语言学空间介词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国内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3年
本文以CNKI和CSSCI文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 Space文献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08—2023年国内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期刊共被引和主题词共现等数据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考察国内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热点分布情况、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文献、重要作者以及主要期刊。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国内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起到借鉴作用,促进我国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发展。
雷卿耿周
关键词:CITESPACE心智哲学语言研究
体认翻译学框架下“体”与“认”的关系探究——基于心智哲学“体认一元观”白的译学新思考
2023年
“体”与“认”是体认翻译学的核心术语,前者指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后者指主体意识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基于对心智哲学再思考提出的“体认一元观”,本文对“体认”内在逻辑关系展开论证:动态维度下,“体认”具有随附关系,“认”随附于“体”又兼顾独立性;静态维度下,二者既具有表层的涌现又突显深层的同一性关联。梳理“体认”多元关系组建特点并建构“体认”关系整体分布框架图,结合实例对译学体认观的随附、涌现和同一性关系进行阐释并分析其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旨在厘清“体认翻译学”重要概念的内部逻辑关系,对翻译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林琳林琳
关键词:随附性涌现性
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研究
2022年
作为一种异于一般语言的变异现象,网络语言变异的生成发端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性。实现网络语言变异的手段表层是谐音,而深层是心理随附性,涌现事物及其涌现的新质则是网络语言变异的内容。网络语言变异的生成过程是在特定的语境作用与言语行为主体的意向操控下得以完成。从心智哲学视角对网络虚拟空间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读者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也更有利于心智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唐建福
关键词:心智哲学网络语言语言变异
心智哲学视域下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研究
2022年
在当今社会,网络空间已日益成为人们彼此之间分享信息、交换意见,以及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域。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自主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特点,以及各种新媒体技术具有极高的表现力,人们的语言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网络语言随之也蓬勃发展起来。于根元(2001)指出,网络语言是一种网络空间常用的“独特的自然语言”。[1]一般认为,虚拟空间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临时、短暂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某些词语出现、消亡的整个过程。
唐建福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网络语言心智哲学情感交流
心智哲学视域中的意向性实在论叙事逻辑论析
2022年
心智哲学中有关意向性的讨论存在实在论、取消主义、工具主义等不同立场,其中占主流的是意向性的实在论立场。心智哲学中意向性的实在论需要说明的是,人们的概念、判断、信念等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存在的。福多受认知科学中表证计算主义心灵解释的影响,首先提出了他有关意向性的符号计算表征理论;而随着对大脑神经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联接主义解释中出现了丹尼特在演化论算法基础上提出的温和实在论立场;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多维工作模型推翻了以往受语言系统限制的一维表征方式,为意向性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多维表征模式。多维表征仍然要在计算主义支撑下才能对意向性给出实在论解释。
冯文婧
关键词:联结主义
心智哲学视角下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研究
由于其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英语中动构式生成机制的研究,前人多从生成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视角展开研究。但目前鲜有学者从心智哲学视角对英语中动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
高艺桐
关键词:心智哲学

相关作者

徐盛桓
作品数:190被引量:3,767H指数:4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学研究 隐喻 意向性 语言研究 含意
刘高岑
作品数:55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心智哲学 语言哲学 语境 历史演变 意向性理论
蔡曙山
作品数:83被引量:994H指数:2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逻辑学 语言哲学 心智 心理逻辑
成晓光
作品数:53被引量:78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哲学 心智哲学 言语 功能性言语 隐喻
何爱晶
作品数:33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转喻 心智 转类 意向性 哲学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