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591篇“ 心血管病患者“的相关文章
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预后改善所发挥的作用评价
2024年
研究心血管病人在接受干预后,其健康行为、情绪管理和生命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方法 将高龄冠心人8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通过对两个人的健康行为、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评估,运用规范化的评定手段对两个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 药物知识掌握程度、营养平衡、作息规律、适量锻炼、情绪调节和自我监控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缓解抑郁和焦虑方面,两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在生活品质评估中,试验组在生理功能、心理幸福、疼痛控制、心理健康、情绪沟通、社会参与、精力水平及总体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P<0.001)。结论 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一护理模式不仅可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加强患者的心理调适,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品质。
纪妍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心血管病
ECMO,重症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星”
2024年
ECMO,本质是体外循环。纵观心脏外科60余年的历史,体外循环的发明打破了外科领域的最后一个禁区--心脏外科,为了打破这一禁区,医学先驱们不惜“与天为敌”,冒着鲜血的代价踽踽前行。今天,这一技术在救治心肺功能衰竭中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新型冠状毒疫情期间,ECMO治疗得到进一步应用。
高扬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者心脏外科心肺功能衰竭ECMO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肌少症防控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调查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肌少症及其相关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肌少症知晓率的可能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精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通过典型抽样,选取2022年3—8月在浙江医院等12家医院就诊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576例,以问卷形式调查其人口学资料、肌少症及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等,同时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肌少症知晓率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肌少症的总知晓率为43.2%(249/576);肌少症导致握力下降、步速减慢的知晓率为39.9%(230/576)、39.8%(229/576);高龄或合并有慢性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肌少症的知晓率为37.8%(218/576)、29.3%(169/576);抗阻运动、补充蛋白质能够预防或改善肌少症的知晓率为33.9%(195/576)、37.0%(213/5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70~89岁是影响肌少症及其相关防控知识知晓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独居则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肌少症及其防控知识知晓率低,与女性、高龄、高学历、独居等因素显著相关,因此在肌少症的宣教过程中,应建立肌少症精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肌少症的知晓率,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延缓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
俞曦艳吴迪菲陈旭娇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衰弱评估工具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比较Fried衰弱表型与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衰弱指数(CGA-FI)预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价值,并探索优化预测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通过随访记录主要不良事件。应用Fried衰弱表型与CGA-FI进行衰弱评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不同评估方法的预测效能;通过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子,并进一步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20例患者,年龄为73.8(68.9,79.1)岁,男性223例(53.0%)。随访时间为1879(1833,1931)d,73例(17.4%)患者死亡。Fried衰弱表型和CGA-FI评估为衰弱的患者分别为107例(25.5%)和113例(26.9%)。Fried衰弱表型与CGA-FI评估为衰弱的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非衰弱患者(Log-rank P<0.001)。Fried衰弱表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5(95%CI:0.667~0.804),CGA-FI的AUC为0.777(95%CI:0.713~0.840)。通过LASSO回归从CGA-FI中筛选出6个预测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AUC达到0.882(95%CI:0.835~0.929)。经1000次Bootstrap法验证的AUC平均值为0.871(95%CI:0.866~0.877)。结论衰弱是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Fried衰弱表型和CGA-FI均具备预测价值,而新构建的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5年全因死亡风险。
王婷杨智凯曾雨徽何硙万宇皓林鹏严蕊王英峰蔺亚婷孟晨曾敏王华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衰弱老年人
血栓弹力图评价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及影响药物抵抗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评估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并分析患者发生药物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的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200例。收集其治疗7日后血栓弹力图测量结果。于服药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药物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比较2组AAi、ADPi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分析AAi、ADPi对ICVD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统计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药物抵抗组和非药物抵抗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CVD患者药物抵抗的因素。结果 治疗有效组AAi和ADPi均高于治疗无效组(P<0.05);AAi和ADPi有利于预测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其中二者联合检测评价ICVD药物治疗效果的价值最高,AUC为0.94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55%、73.94%;200例患者中发生发生阿司匹林抵抗21例(10.50%)、氯吡格雷抵抗38例(19.00%)、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药抵抗12例(6.00%);药物抵抗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比例高于非药物抵抗组(P<0.0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与ICVD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密切相关,AAi和ADPi越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越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多重用药>5种、使用阿托伐他汀均为影响ICVD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控制上述指标,以提高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
王晓华常亚张树敏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缺血性心血管病药物抵抗
心血管病患者如何科学减盐、减油、减糖
2024年
王老今年86岁了,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这几位“不速之客”已经“战斗”了8年。每个月,他都要去医院开一些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然而,尽管医生再三叮嘱他,要想更好地控制心血管病的各项危险因素,首先要改善自已的生活方式,但他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窦攀
关键词:心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聚集高脂血症减盐冠心病
贵州省某三甲医院1746例心血管病患者住院费用关联度分析
2024年
分析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病住院费用对其的影响,为优化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某三甲医院1746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K-W检验、费用构成情况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病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2 787元;不同年龄、住院天数、诊断结果、是否有并发症、是否手术的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差异显著(P<0.05);对住院总费用影响最大的是治疗费、检查费、西药费(P<0.05)。这说明住院费用给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较重,应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合理控制平均住院日、提高公众预防冠心等方面入手,合理控制疾患者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
陶婉菊吕轶娟梁启君王聪
关键词:心血管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
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的经常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153例,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60岁)46例,60~74岁老年组66例,≥75岁老年组41例,均按指南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选取同期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六、八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血脂控制不达标的年龄≥75岁心血管病高危未应用依洛尤单抗患者50例为常规治疗组,应用一种他汀类药物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用药第4、12周的血液指标和12周内药物不良反应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和≥75岁老年组用药第4、12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较基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老年组、60~74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用药12周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2.2%vs 3.0%vs 2.4%,P>0.05)。≥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第12周LDL-C、TC水平显著低于基线(P<0.05,P>0.01);≥75岁老年组用药第12周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36±0.44)mmol/L vs(1.87±0.56)mmol/L,P<0.01]。≥75岁老年组和常规治疗组用药12周内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12.2%vs 16.0%,P>0.05),2组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576)。结论各年龄组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均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疗效,75岁以上老年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治疗同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杞欣莲邹晓王海军李春林张莎孟现赛李扬司全金
关键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公共卫生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改善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2024年
对公共卫生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改善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在2022.4-2023.4的时间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到本院进行健康管理建立档案的患者100例,100例心血管病患者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公共卫生护理,研究分析患者进行护理前后患者生活的变化、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提升、饮食变化情况,是否进行健康合理的饮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吸烟与酗酒的频率进行比较 结果 100例心血管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进行公共卫生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的频率明显降低,护理后指标优于进行未进行公共卫生护理前的指标,吸烟与饮酒频率明显低进行公共卫生护理前,患者及高危人群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共卫生护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改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饮食引导、鼓励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以及戒烟戒酒等相关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的发生和发展。
郭颖
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分析
2024年
研究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血管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血管病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存在不良事件分为两组,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左心室功能间关系。结果 两组受检者的左心室功能比较(P<0.05);LVESV、LVEDV属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VSV、LVEF属于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通过全自动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评估其左心室功能,值得推广。
吴静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左心室功能

相关作者

胡大一
作品数:3,552被引量:28,772H指数:6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王玉军
作品数:58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护理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缪京莉
作品数:110被引量:345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年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郭艺芳
作品数:611被引量:2,595H指数:24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昼夜节律 降压治疗 心血管疾病 血压
侯晓平
作品数:158被引量:514H指数:11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