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135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相关文章
-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三形态
- 2025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可描述为三形态:原始自发型主体、阶级自为型主体和社会自觉型主体。
- 李仁卿彭意腾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研究
- 近年来,部分由民营企业以及由个人或个人及其团队运营的民办网络媒体,成为了当代中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新兴主体。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公有制网络媒体与民办网络媒体的同时存在,表明当前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了基...
- 覃夫杰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有制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出场的学理思考
- 2024年
-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集体化的政治性精神实践,依赖于有组织、有计划、有角色划分的劳动协作体系。从学理层面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的出场指向,有助于对主体合力问题进行系统性抽象和前瞻性把握。从效益层面审视,主体合力应当致力于提升集体实践效能,以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成长维度来看,主体合力的迸发应然地呼唤各级各类主体在存在方式上发生根本性变革,不断寻求自我超越;从生态维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由特定人群、政策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构成的内部生态系统,其影响因子众多且内在关系复杂,主体合力应然地指向于这一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
- 陈波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出场指向
- 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及其实现
- 2024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彼此情感交流融汇后形成的一种情感状态和情感成效。共通情感在理论维度体现为信仰马克思主义,领导维度表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现实维度展现为热爱伟大祖国,未来维度呈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通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情感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灌输的情感支持,也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情感纽带。要系统把握共通情感生成的基本要素、视野要素和情感要素,涵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论素养、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情感能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谐平等的情感交往关系、坚持共通情感与社会实践的内在统一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共通情感。
- 严辉龙闫丽萍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身份:构成、认同及其价值被引量:3
- 2024年
-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主体的身份变化和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身份是指网络主体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进行自我活动和相互交往所形成的数据集合和身份标识,是网络主体的自我复制和延伸,更是网络主体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的同构,实现技术、社会和主体的融合表达。数字身份认同则是指主体对数字身份的体认和理解,在结构上内含了自我身份展示、自我身份确认和自我身份稳定三个层次,具有身份特征的碎片化、身份构建的互动性和数字身份的多重性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教育主体对于数字身份认同的共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
- 董兴彬吴满意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身份
- 文化主体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论析
- 2024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与文化主体性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不仅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过程中进行内部确证,还需要在其与文化体系的互动中进行外部确证。文化主体性的引入,有助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思维模式,开拓一个重要的文化视角,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的三维结构中更深刻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新时代新征程上,认识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最重要的就是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
- 杨威赵媛
- 关键词:文化主体性
-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提升其数字素养不仅是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数字化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素养包含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数字化伦理与反思等多种构成要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素养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理论与应用研究,统筹数字资源规划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与完善制度建设,多措并举助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素养提升实践。
- 王楠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场域建构与情感体验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获得感的生成逻辑
-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场域,在新的教育场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全新挑战。本书从场域建构与情感体验两个维度﹐探索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和主体获得感的生成逻辑,提出了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获得...
- 程玉莲作
-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途径探索
- 2023年
-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阐述了主体性的概念与特征,明确了增强学生主体性的价值,并提出了确立主体性的培养目标体系、构建主体性的思政教育模式、凸显主体性的日常思政教育、打造一支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议,旨在全方位增强学生主体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白汇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 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精神交往探赜被引量:1
- 2023年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精神交往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价值追求和范式转变。立足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系统的符号化、全时空性和去中心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精神交往形式得到丰富,交往场域得到拓展,平等交往模式实现构建。网络社会的积极要素要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需要通过嵌入“多模态”语言符号来丰富精神交往的内容表达形式;建立“互通式”交流模式来实现精神交往人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打造“全方位”主流内容矩阵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
- 薛敏霞李晓璐
- 关键词: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