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19篇“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相关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被引量:11
2017年
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存在误区。人们难以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人"的思维定式,其实质是对客体概念缺乏彻底的理解,没有形成科学的认知,其最大的认识障碍和误区是将"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等同于"教育客体"。人不是教育客体,但教育客体绝不是"人"以外的物或现象。教育作为"成人"之学,归根到底,就是改变受教育者的某种或某些内在的功能性要素,使其更加符合生活和社会的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赵野田张艳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行为的外部性分析
2024年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不仅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也有助于推动学科领域的不断拓展。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尤其是教育客体行为的外部性。研究发现,教育客体行为外部性问题在群体内和不同群体间普遍存在,但针对外部性的影响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旨在对经济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交叉研究进行一些有益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钱稳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外部性
数字青年: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表征透视被引量:18
2023年
社会条件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条件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阶迭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重塑性的样态特征。在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数字青年”已然成为青年一代在新社会条件下具有显著时代印记的新身份标识。科学把握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新表征,全面透视“数字青年”的内在肌理,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亲和力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石。“数字青年”是社会条件变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具有现实与虚拟交融的新身份特征,展现“分布式认知”的新认知模式,青睐“相关性思维”的新思维模式,形塑多元扁平化的新交往模式,崇尚人机协同的新发展模式。同时,“数字青年”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满足“数字青年”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推动构建数智思政新模式。
贾兆帅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数据时代
数字青年: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表征透视
2023年
数字青年从小成长于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环境中,其成长过程呈现出数字与现实深度融合的特征。数字青年具有现实与虚拟交融的新身份特征,也就意味着他们在现实空间中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行为表现。在这些行为表现背后,展示的是数字青年思想、心理等深层次因素的特征与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与分析手段为其进行“现实画像”,凸显其在现实空间的基本特征;同时,数字青年借助数字身份,在网络空间中也能够通过其网络言行等展现他们的思想心理等基本状态。
贾兆帅
关键词:身份特征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话题、问题和破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刍议
2022年
当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争依然在持续。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既要呼吁教育主体解决好思想观念相对传统、综合素质相对欠缺和教育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寻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途径,解决好教育主体助推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要启发教育客体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健全参与机制,在主动与被动中探求人的自我完善路径,解决好客体主体性发挥能力不够的问题。
任静雷志佳夏小华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2021年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界定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存在局限,机械地套用哲学的客体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对的“人”或“物”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当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和行为,其客体性表现为客观性、能动性和可塑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明确,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既能增强学科的学理性和科学性,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实现教育价值。
张晨睿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的批判重构与实践推进
2021年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客体主体化这一转化过程和运行机制。学界对其意涵存在三种误读,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并非指客体在实物形态上成为主体,而是对主体吸收和同化客体的物质、能量、信息,客体性要素迁移并转化为主体性要素的运行机制的理论概括。我们应当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为一个具有特定边界的学术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下,对其作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判定,并探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
胡庆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误读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
2020年
以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任认同、行为认同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认同机制,同以教育引导、激励惩罚、文化化人、利益实现为主要内容的外部认同机制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要把对内、外部机制的深刻把握与联系紧密结合起来,要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利益诉求、人生价值实现需要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处的群体、环境、文化氛围等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机制的作用。
王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
2020年
以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信任认同、行为认同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认同机制,同以教育引导、激励惩罚、文化化人、利益实现为主要内容的外部认同机制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同机制。
王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教育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被引量:3
2019年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客体主体性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表现出不适应的一面,客体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关注客体自身实际需求,从客体多元化智能出发培育人才。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提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王志国魏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相关作者

赵野田
作品数:31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
赵恺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党内政治生活 以人为本 党的建设 严肃 客体
杨君子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党建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高校 辅导员视角 辅导员
马芳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涂刚鹏
作品数:32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大学精神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