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篇“ 急性脑栓塞“的相关文章
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术后并发急性脑栓塞的急救及康复护理
2025年
总结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术后并发急性脑栓塞的急救及康复护理。护理要点:加强病情观察、预防感染、预防下肢动脉血栓形成、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及护理、言语功能康复护理、强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时,该例患者的病情较前好转,肢体及言语功能较前改善,顺利出院。
曲军妹杨伟梅叶燕陆丽娟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急性脑栓塞康复护理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研究急性脑栓塞治疗采取尿激酶溶栓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rt-PA治疗,观察组增加尿激酶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NIHSS(12.52±1.76)分,GCS(12.69±2.2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NIHSS(18.24±1.85)分,GCS(11.40±1.80)分](P<0.05)。观察组FMA(69.50±4.89)分,ADL(68.41±6.40)分,高于对照组[FMA(62.45±5.72)分,ADL(58.34±6.17)分](P<0.05)。观察组FIB(6.18±0.82)g/L,D-D(466.95±70.35)ng/ml,显著优于对照组[FIB(6.79±0.79)g/L,D-D(510.34±82.58)ng/ml](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栓塞不仅可以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作用,取得良好疗效,同时也能改善肢体和生活能力,更有利于预后,不容易增加副作用,安全性也有明显优势。
谢新岘
关键词:急性脑栓塞尿激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右崁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酶原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酶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崁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凝血功能。
周剑黄娟江显萍
关键词:丁苯酞急性脑栓塞
改良直接抽吸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改良直接抽吸取栓术(ADAP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栓塞卒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2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改良ADAPT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栓塞卒中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该改良技术核心是血栓抽吸导管或颅内支持导管管头明确越过血栓后才开始直接使用20 mL的注射器进行手动持续抽吸;所有患者术后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启动规范抗凝药物治疗,每月门诊随访观察有无再发卒中。结果12例患者闭塞血管均成功再通,其中改良梗死溶栓(mTICI)2b~2c级3例(25%),mTICI 3级9例(75%);从穿刺到血管再通平均时间为37.7 min,首次取栓再通8例(66.7%),其中颈内动脉闭塞首次取栓再通成功率达80%,出院时平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0±9.22)分,与术前基础NIHSS评分相比,平均下降7分,术后90 d功能恢复良好(mRS评分0~2分)9例(75%);术后出血3例(25%),其中1例为小点状出血(HI1)而无明显症状、1例为血肿<梗死面积的30%并有轻微占位效应的出血(PH1)恢复良好、1例为血肿>梗死面积的30%并有明显占位效应的出血(PH2)术后自动出院,12例患者筛查病因均发现有心房纤颤,9例患者术后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在早期开展规范抗凝二级预防管理后无再复发。结论改良ADAPT是治疗急性大动脉栓塞卒中的一种安全可行选择,血管再通效率高,血栓逃逸概率低、临床疗效良好。对心房纤颤患者实施规范抗凝管理可有效预防卒中复发。
黄华锰胡桂和关秩诗欧阳樱君
关键词:卒中脑栓塞心房纤颤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栓塞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0.286,P=0.001)。治疗后,2组物质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3,P=0.28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栓塞临床疗效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夫清喻群英
关键词:急性脑栓塞依达拉奉血栓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栓塞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栓塞患者的应用抢救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94位急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跨度为2018年2月~2019年5月间,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等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按照课题要求分别实施优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急诊干预,实施后对组间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性脑栓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期间,选择优化急诊护理临床效果明显。
张东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栓塞梗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不同康复治疗方法用于急性脑栓塞梗患者群体中的效果,并做出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栓塞梗患者,44例予以常规治疗(纳入甲组),另44例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纳入乙组),比较两组康复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Fegl-Mevver积分高于同期甲组,NIHSS得分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评估两组患者肌力水平,发现乙组符合Ⅳ、V级评价标准占有率依次为34.1%、36.4%,均高于甲组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栓塞梗患者在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更有效地恢复受损神经功能,改善运动能力,增强肌力,值得推广.
吴化勇计仁军谢瑞红闫冬
关键词: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栓塞梗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早期综合康复对急性脑栓塞梗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中医院病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期间的急性脑栓塞梗患者共60例,在患者知情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早期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实验明95.61±3.97分显优于对照组74.14±3.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栓塞梗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临床意义较大.
王道兴
关键词:综合康复急性心理状态
丁咯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栓塞病人血小板及血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栓塞病人血小板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栓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病人采用丁咯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检测并记录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相关指标以及血流变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后运动功能FMMS分级、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酶原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病人的运动功能FMMS分级Ⅲ、Ⅳ级率为63.00%,高于对照组的37.50%(P<0.05)。治疗后2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栓塞可有效改善病人血小板及血流变等相关指标,提高病人的治疗有效率。
吴文琴皮海菊秦雪琴杨增强夏俊琳徐红菊李小燕
关键词:脑栓塞丁咯地尔川芎嗪注射液血小板血流变学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
2018年
目的:针对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脑栓塞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方法: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年所接收并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栓塞患者的治疗材料中选取11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常规方式的治疗,针对观察组56例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之上加以尿激酶的给氧治疗,给患者静脉注射溶解于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100万U的尿激酶,0.5 h注射完,然后继续注射溶于1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50万U的尿激酶,1 h内静注完。然后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相应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和比较性分析,从而对尿激酶在治疗急性脑栓塞过程当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最终治疗总有效率为67.86%,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综合效果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栓塞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具有很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预后。
戚可欣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脑栓塞静脉溶栓

相关作者

秦智勇
作品数:59被引量:223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脑动静脉畸形 重组链激酶 幼猪 急性脑栓塞 动静脉畸形
陈衔城
作品数:205被引量:1,359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研究主题:脑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重组链激酶 外科手术 动静脉畸形
王贵平
作品数:20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内 取栓 房颤患者 急性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吴铮
作品数:44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内 取栓 房颤患者 急性脑栓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崔永强
作品数:47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内 取栓 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