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5篇“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的相关文章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的应用对颅脑肿瘤患者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 方法:全身麻醉下接受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N和T两组(n=21),每组21例。N组患者只进行急性非等容...
- 朱玉民
-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氨甲环酸脑肿瘤凝血功能失血量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脑肿瘤手术中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CANIH)联合氨甲环酸应用对凝血因子和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脑肿瘤手术患者42例,分为N组和T组,每组21例。N组只进行ANIH,T组采用ANIH和氨甲环酸联合应用。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和尿量,记录术前1 d和术后1 d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记录分析ANIH前、ANIH后和自体血回输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T组失血量较N组少,自体血回输后,T组血红蛋白高于N组。T组和N组尿量和输血量无明显差异。两组对凝血因子影响不大。结论:ANIH联合氨甲环酸可以产生协同节血效果,对凝血功能影响不大,可以安全用于脑肿瘤手术。
- 朱玉民骆喜宝刘志贵覃祥玲黄志华王菲翟庶文
- 关键词:脑肿瘤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氨甲环酸凝血功能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在脊柱手术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将8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行择期脊柱手术的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术中补液包括术前体液丧失量、生理需要量、术中体液丢失量和出血量),B组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C组为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组,D组为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组。观察各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血气等。结果 B组、D组平均动脉压较A组、C组稳定;B组、D组在扩容治疗后中心静脉压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5);A组、B组术中输异体血,C组、D组术中未输异体血。结论 ANIH在脊柱手术中应用安全,可大大减少出血量,循环更稳定。
- 李卫刘文值朱月皓李泉霖邓义江
- 关键词: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脊柱手术节约用血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与术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研究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以探讨临床应用ANIH的安全性。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NIH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ANIN组采用6%羟乙基淀粉液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照组采用常规补充输液量;分别于ANIH前(T1)、ANIH后(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1d(T4)、7d(T5)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统计术后7d的感染率。结果两组在T1时间点的CD3+、CD4+、CD8+细胞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HH组T2、T3时间点的CD3+[T2(60.6±3.7)%;T3(58.8±3.1)%]、CD4+[T2(37.2±5.0)%;T3(36.4±3.8)%]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T5时间点的CD3+[T4(59.2±3.4)%;T5(61.2±4.3)%]、CD4+[T4(36.8±4.2)%;T5(37.5±4.9)%]细胞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内30例患者中有7例并发感染,其中,ANIH组3例,感染率为20.0%;对照组4例,感染率为26.7%,ANIH组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采用6%羟乙基淀粉液进行ANIH可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危险性。
- 吴林飞吴艳琴董小秋
-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免疫功能术后感染妇科手术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直肠癌患者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直肠癌根治术(Mile’s)患者3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75 kg,随机均分为C组(n=15):对照组,术中常规输液,术毕输异体少白细胞红细胞2 U;A组:ANIH组,于麻醉诱导前采血400~600 mL(循环血量的10%~15%),然后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HES130/0.4)1 000~1 200 mL,并于手术结束前将自体血回输.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麻醉前1 h(T1)、稀释后(T2)、术毕即刻(T3)术后第1天(T4)抽取静脉血,测定Hct和凝血功能(PT、APTT、FIB).结果稀释后A组CVP明显升高,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时2组患者均有一过性低血压,但C组较A组降低明显(P<0.05),术中A组尿量较C组明显增多(P<0.05).稀释后A组Hct、FIB明显降低,APTT明显延长,与基础值和C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及术后1 d A组Hct、PT、APTT与C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A组FIB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ANIH能增加循环功能的稳定性,可有效减少术中异体血输入,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戴春宇马良马良
- 关键词:血液稀释凝血功能直肠癌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直肠癌病人围术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抑制,手术、麻醉和异体输血又可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抑制,使术后感染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增加。因此围术期对肿瘤病人采取适当的措施,尽量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干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不仅具有血液保护作用,还可提高肿瘤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戴春宇赵光瑜吕志勇
-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TH1/TH2型细胞因子围术期免疫功能抑制癌病直肠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与控制性降压的联合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术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 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ANI H联合CH组(A组)和单纯CH组(C组),每组30例。A组于全麻插管后切皮前行ANI H;C组不行ANI H;术中两组患者均用硝酸甘油行CH,MAP控制在60~70 mm Hg。观察气管插管后ANI H前(T0)、ANI H后CH前(T1)、CH后30 min(T2)、切除病灶后(T3)和术毕(T4)的MAP、HR、CVP、CO、外周循环阻力(SVR)及动脉血乳酸(Lac)浓度的变化,计算氧供(DO2)、氧耗(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 T1时A组MAP明显高于T0时及C组,T2、T3时两组MAP均明显低于T0、T1和T4时(P<0.05)。A组HR在T1时明显减慢,T2~T4时C组HR明显快于T0、T1时和A组(P<0.05);T1~T3时A组CVP、CO、CI及ERO2均明显高于T0时及C组,T1~T4时A组SVR和DO2则显著低于T0时及C组(P<0.05)。T1~T2时A组Hct显著低于T0时和C组,T3、T4时两组Hct均明显低于T0时(P<0.05)。两组VO2及Lac在稀释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术前ANI H联合硝酸甘油CH不影响腹部手术时的机体氧代谢,可有效减少术中用血。
- 盛洪广邓福谋吴利东徐国海
- 关键词:血液稀释控制性低血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
- 围手术期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力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进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肿瘤患者分为2组,30例ANIH组围手术期进行ANIH,30例对照组术前为常规处理。所有患者稀释前、稀释后和术后24h用流式细胞仪测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观察他们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稀释后ANIH组与稀释前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稀释后24h与稀释前差异均不显著(p>0.05);稀释后ANIH组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显著(p<0.05),而稀释前与稀释后24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时间段或者不同组间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差异均不显著。稀释后ANIH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感染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ANIH可以提高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少感染等早期并发症比率。
- 刘旺
-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肿瘤免疫
- 全麻诱导期间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诱导期实施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腹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HH组和对照组。采用4-2-1法则补充基础生理需要量。于麻醉诱导前、血液稀释后即刻测定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10min(T4)、20min(T5)、切皮前即刻(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于AHH前即刻、AHH后4h和24h取中心静脉血,测定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体质量和基础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各时点的MAP、H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CVP升高。C组T1~T6的MAP均低于T(0P<0.05),HR组T1~T6时的HR均高于T(0P<0.05),CV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可预防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波动,且安全性良好。
- 刘丽丹韩宁苑妍新吴秀英郭燕辉
- 关键词:全麻诱导期血液稀释高血压
- 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
- 2008年
- 目的围手术期进行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ANIH)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患者分为2组,20例ANIH组围手术期进行ANIH,2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为常规处理。检测所有患者稀释前、稀释后1h和术后24h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在1min、5min时聚集力PAG(1)、PAG(5)和最大聚集力PAG(M)及聚集力达到最大值的时间T(M),凝血活酶时问(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等。结果①ANIH组术前,术中与术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②ANIH组与对照组患者稀释后1h或术后24h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除PT外)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③ANIH组稀释后1h相对对照组,血小板数量,PAG(5),PAG(M),T(M),FIB显著减少(p<0.05),APTT显著延长(p<0.05),PT,PAG(1)影响不大(p>0.05)。而术后24h,ANIH患者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已不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进行ANIH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的减少异体输血方法。
- 黄炎
-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量血液稀释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