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意志性“的相关文章
- 关于非意志性结果事件他动词构式的研究——基于汉语、日语对比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对日语中利用他动词构式编码非意志性结果事件这一形式与意义不匹配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并利用BJSTC中日对译语料库对非意志性结果事件的构式选择情况进行汉日对比考察。本文认为,汉语和日语均存在利用他动词构式(及物构式)编码非意志性结果事件的情况,但二者在主语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即对非意志性结果事件进行编码时,日语的主语既可以为动作主体,也可以为非意志性结果事件的经历者、受影响者,而汉语中大多将动作主体编码为主语,而很少将事件的受影响者编码为句子的主语成分。
- 宋佳馨汪宇彤
- 关键词:他动词构式语法
- 非意志性他动词句的因果事件结构认知研究
- 2022年
- 自他动词误用的类型众多,其中不乏源于教学引导方面的语用上的误用。本研究在因果事件结构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导入事件认知结构模型,试图引导学习者把握他动词句共通的因果事件关系和认知机制,明确意志性属于构式产生的语用义。在他动词句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同时列举意志性他动词句例和非意志性他动词句例,形成意志性由弱到强的渐变构式体系,预防将意志性与他动词捆绑理解。
- 陆艺娜
- 关键词:施事受事
- 从句法结构看日语动词的意志性与非意志性的相互转化——以“自我制御性”为中心
- 2021年
- 利用仁田提出的动词的“自我制御性”,分析日语中动词的意志性与非意志性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分析例句得知,在不同的连用语、语气和语态的修饰下,动作主体对动词本身可控度有所不同。根据可控阶段(如动作的发生阶段、过程阶段、结果阶段)和主体意图的差异,动词的意志性发生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转变。
- 李乐毅
- 关键词:日语意志动词意志性
- 日语“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表达式的构式选择——兼与汉语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以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的语言编码(「太郎はガラスの先で掌を切ってしまった」)为例,探讨了日语典型及物构式「-が-をVt」的语义扩展机制及构式选好的认知动因,并通过日汉对比考察了日汉语构式选择的差异及语言表征背后识解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日语选择及物构式编码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是以认知主体作为参照点,通过在说话者和非意志性变化结果事件之间建立心理通道,表达说话者本可以避免这一结果,却因为没有阻止或防止其发生而由此产生自责或后悔之意。是以基于同一认知域内部原因到结果的"转喻"认知加工为动因,反映了日语母语者参与事件内部互动关系的主观识解,突显了说话者的"责任性"。而编码同一事件汉语多以被动构式对应,反映了汉语母语者基于事件外部视点客观地观察事件关系,突显了说话者的"受影响性"。
- 姚艳玲
- 关键词:识解主观性
- 论日语动词意志性特征
- 2016年
- 日语动词按照语义有无意志性,可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两类。意志性特征可从两个层面观察,即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前者以他动词为主,具有命令、可能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义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绝对性;后者在词汇层面为非意志动词,通常缺乏意志、可能等表达,与上述绝对意志动词形成对照,但在句子中如有副词、助动词、助词参与,有时也会有意志性。该意志性主要体现在句法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相对性。对动词意志性特征的认识,这两个层面观察都不可或缺。尤其是使役态与助词「を」的参与,成为动词意志性的重要标志。
- 何哲
- 关键词:动词意志词汇句法
- 经验与信念意志性被引量:1
- 2015年
- 麦克道尔的概念论中包含了这样一个观点:主体能够搁置经验判断。这一观点招致了信念论的批评。信念论主张,经验是一种信念,经验本身就包含相信的态度,因而主体不具有在经验之外搁置知觉信念(经验判断)的能力。信念论认为概念论因此阻断了自发性在经验中应有的作用,因为搁置经验判断的可能性意味着理性在经验之外的优先决定地位。这一批评表明了两种理论在信念的意志性问题上的分歧。笔者将对意志性进行两个划分,然后分析上述两种理论在意志性问题上的立场,进而表明:一方面,信念论对概念论的批评是成立的,经验判断不可被搁置;另一方面,概念论对特定意义上的意志性的要求又是合理的,于是经验并不总是包含信念。作为结论,笔者认为,一个调和两者的出路在于,承认经验判断不仅仅包括知觉信念,还包括主体作出的理性接受。
- 黄原
- 关键词:意志性概念论
- 关于可能表现意志性的研究
- 由于现代日语语法中的可能表现相当复杂,因此充分理解并灵活掌握其使用方法对于日语习者而言不失为一道难题。而鉴于日语可能表现与意志性相关联的特点,研究可能表现的意志性对于理解可能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可能表现的意志性这一属性根源...
- 冉闻露
- 关键词:意志性
- 文献传递
- 高潮论、异文化与德意志性 读史腊斐的《德意志文学简史》
- 2014年
- 读这部著作,最为亲切的竟然是迎面撞来的中国德文学科史的叙述:“早在1959年,几位中国日耳曼学者便在冯至先生的带领下,集体编写了一部《德国文学简史》.”虽然史实略有出入,但毕竟唤起了吾辈亲切的文化记忆.
- 叶隽
- 关键词:德国文学意志性异文化读史文化记忆
- 从“眷注死亡”到“献身生命”——托马斯·曼对“德意志性”的反思被引量:2
- 2014年
- 《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标志着托马斯·曼由保守派转变为民主派,是其思想生涯的决定性时刻。托马斯·曼超越了此前以"文化"对抗"文明"、亦即以"德意志"对抗"西方"的思想框架,以"爱欲"和"人性"概念为中介,试图促成德意志传统与启蒙主义的和解,进而获得一种以德意志传统为基础的政治现代性方案。这种思想转型,最重要的机缘在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全面接受了歌德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种基础上,他重新解释"德意志性",从"眷注死亡"的浪漫派传统中发现了"献身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沿着人文精神的路向,他也开始对三位保守主义思想的精神偶像——瓦格纳、叔本华以及尼采——进行重新阐释。
- 刘忠晖
- 关键词:生命人文主义
-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研究——以法的意志性为视角
-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思想是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
- 姜大中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邓高

- 作品数:19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川端康成 《雪国》 爱情观 《伊豆的舞女》 生死观
- 李承贵

- 作品数:248被引量:5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哲学 儒学 中国哲学 佛教 佛教观
- 吴红哲

-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意志性 从句 高年级学生 接续助词 习得过程
- 刘淑梅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意志性 意志行为 否定式 格助词 可能态
- 段彦艳

- 作品数:19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 研究主题:译本 《孝经》 《秋声赋》 《聊斋志异》 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