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83 篇“ 感知研究 “的相关文章
甘南藏区居民对地方美食旅游价值感知 研究 2025年 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是提高旅游收入、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 案例地,以当地居民为研究 主体,探究当地居民对地方美食旅游价值感知 特征,构建旅游吸引物价值、经济收益价值、文化传播价值、旅游体验价值、服务效用价值等五个维度的美食旅游价值感知 量表,运用IPA分析方法,比较甘南藏区居民对各维度和各因子期望(重要性)和实际感知 (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表明,甘南藏区居民美食旅游开发存在依赖主观判断,忽视游客信息反馈,餐饮文化场景单一,健康营养饮食理念滞后,以及文化传播效能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服务设计、健康品牌、文化体验、场景融合及就餐环境标准等方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李东泽 张雪晴 张艳玲关键词:美食旅游 价值感知 基于模糊推理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感知 研究 2025年 电力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攻击,增加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感知 难度,为此提出对基于模糊推理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感知 方法。结合当前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感知 需求,先进行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模糊化处理,采用模糊推理技术缩小筛选感知 重叠区域,并搭建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风险感知 模型,结合去模糊化核验的方式来实现风险感知 。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的风险感知 误识次数较低,均可以达到10次以上,这说明此次在模糊推理的背景下,该方法更加灵活、稳定,感知 的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王莉鑫 李星宇关键词:模糊推理 电力系统 信息安全 数据整合 风险感知 基于网络评价的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感知 研究 2025年 旅游形象感知 研究 对景区旅游形象的传播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为例,基于2015—2023年热门旅游网站上的评价数据,借助RM 6.0软件,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基于“认知—情感—整体”理论,分别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3个方面对喀纳斯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喀纳斯景区的形象感知 中,自然类景区以及旅游活动方面最受游客关注,人文景观、民族特色以及项目体验方面热度较低。对景区的整体感知 以积极情绪为主,消极方面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管理以及内部管理方面。因此,应增强景区特色体验项目,通过增加文创类旅游纪念品等方式提升游客对景区人文方面的关注度,同时,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控制物价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谭薇 时卉 由亚男 葛守林 张鑫芮关键词:喀纳斯 形象感知 基于电磁技术的油气管道泄漏风险感知 研究 2025年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深埋油气管道安全运输为前提,将事前防范与事后抢修作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技术的油气管道泄漏风险感知 研究 方法。运用电磁技术检测目标表面磁场信号,测算检测区域漏磁感应强度均值,锁定油气管道泄漏位置,且在不考虑监控阀闭合时管道流量减少的情况下,推算油气泄漏量,确定油气管道泄漏程度;把环境、气温等元素拟作感知 标准划分风险等级,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和袋外误差理论计算风险指标重要度,并利用支持向量机组建油气管道泄漏风险感知 模型,引入模糊评价法求解模型,实现高精度风险感知 目标。实验结果证实,所提方法可准确定位泄漏具体方位,风险感知 精度高,具备极强的实用性。 李惠关键词:油气管道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甘肃省旅游形象感知 研究 2025年 基于携程旅游网中的甘肃省热门景点游客在线评论数据和“认知—情感”理论模型,对游客评论信息进行挖掘,采用词频、词云、情感、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从游客感知 角度对甘肃省旅游形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游客对甘肃省旅游形象的感知 呈现出“核心—次核心—边缘”的结构特点,具体定位为涵盖风景等核心特质,并能够合理规划“游览性价比”“客流量引导”等主要服务的整体形象.得出结论,游客对甘肃旅游形象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倾向. 苏上智 卢家璐 王倪璇 牛成英关键词:甘肃旅游 文本挖掘 形象感知 语义网络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感知 研究 2025年 视觉感知 研究 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视觉感知 研究 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观特征与公众感知 之间的关系。目前,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成环境视觉感知 研究 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河道景观视觉特征分析方法,以实现对大尺度河道景观灵活且高效的视觉评价。以伦敦泰晤士河为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水面视角的全景图像进行像素级语义分割,实现多种景观要素的识别与量化分析。同时,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获取受试者对城市河道景观的主观视觉感知 评价,并进行总体比较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探讨客观视觉分析与主观视觉感知 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影响主观视觉感知 的客观环境因素。研究 方法弥补了传统定性分析的不足,可为城市河道环境评价和优化提升提供依据,并为相关研究 提供新思路。 罗俊杰 雷泽鑫 孔欣雅 徐文辉关键词:河道景观 视觉感知 运用CiteSpace探索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目的地形象感知 研究 2025年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4—2024年关于网络文本数据对目的地形象感知 研究 的767篇有效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网络文本数据在目的地形象感知 方面的研究 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21年和2023年研究 成果显著增加。当前,该研究 领域的核心团队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为主,但合作较少。研究 热点主要集中在游客感知 和旅游体验方向,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是主要的研究 方法,尽管风景园林专业在目的地形象感知 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相关研究 仍处于初探阶段。因此,未来应集聚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加强风景园林专业在网络文本数据对目的地形象感知 方面的研究 ,并注重运用这些数据来指导设计实践和优化项目实施效果。 吴一凡关键词:CITESPACE 形象感知 人工智能辅助辨别虚假信息中的用户信任与感知 研究 2025年 [研究 目的]对虚假信息辨别中用户在面对AI辅助决策时的信任与感知 机制展开研究 ,旨在缓解虚假信息辨别中的知识失衡问题并为设计更加智能、用户友好的AI辅助决策系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 方法]以健康类虚假信息为例,采用控制实验法开展672次人机交互实验,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在AI辅助决策中用户参与度对用户信任与感知 的影响。[研究 结果/结论]在具有显著知识失衡的虚假信息任务中,用户参与度越高,用户对AI建议的接受度、信任、贡献与协作的感知 会提高,但过度参与会让用户产生依赖与过度信任。因此,人机交互中的用户参与能够有效缓解知识失衡,但仍需探究合理的交互方式,以优化AI在虚假信息治理中的应用策略。 蒋昀霖 夏志杰 谢妍曦关键词:虚假信息 交互模型 用户感知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河北省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研究 2025年 从游客视角探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获取游客诉求,发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目的地形象构建提供依据。以马蜂窝、同程旅行、携程旅行、途牛旅游为基础数据库提取网络评价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M 6.0软件从认知、情感、整体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滑雪、景色、动物是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形象的基本认知;(2)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整体情感较为满意,消极感知 体现在景区服务、景区配套设施、景区管理和价格方面;(3)游客对河北省度假旅游的整体形象感知 分为三个层次,对省内各度假旅游区的了解相对独立。 刘建平 焦菁华 罗楚怡 曾杰 刘小睿关键词:形象感知 度假旅游 上海游客对崇明岛非遗文化的感知 研究 2025年 崇明岛作为上海市的后花园,不仅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同时还有众多的非遗文化留存。为探寻上海游客对崇明非遗文化的感知 ,该文筛选了崇明岛的三大非遗类景点景区,并运用八爪鱼云采集器在携程、大众点评和去哪儿上的游客有效评论共计1592条。运用ROSTCM6.0展开文本挖掘,从而得出结论:上海游客对崇明岛的整体感知 较弱,非遗旅游不是其出行主要动机。崇明非遗项目中,崇明土布的认知度较高。游客对崇明岛非遗类景点的积极情绪占3/5,但满意程度一般;消极情绪占1/5,主要体现在体验感差、没有吸引力、基础设施不完善及整体性价比不高几个方面。 王哲 陈亚萱关键词:感知研究
相关作者
孔江平 作品数:105 被引量:2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声调 普通话 基频 感知研究 汉语普通话 陈金华 作品数:166 被引量:949 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旅游 感知 海岛旅游 旅游开发 卢松 作品数:109 被引量:2,490 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古村落 世界文化遗产 古村落旅游 旅游影响 旅游 张建国 作品数:394 被引量:2,196 H指数:2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休闲农业 咸水滴灌 果树 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 金健 作品数:16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感知研究 声调 降调 声学分析 方言